西漢鄭當時,字莊,喜推士。為大司農。客至,無貴賤,執賓主禮。每朝候上間說,未嚐不言天下長者。其推轂及官屬丞史,常引以為賢於己。未嚐名吏與官屬言,若恐傷之。聞人之善言,進之上惟恐緩。
韓琦稱人,陳瓘抑己。
宋韓魏公琦,聞人有小善即稱之,曰:“琦不及也。”
宋陳忠肅公瓘,謙和,與物無競。與人議論率多取人之長。雖見其短,未嚐麵折,惟微示意以儆之,人多退省慚服。尤好獎進後輩,一言一行苟有可取,即譽美傳揚。自抑以為己不能。
司馬錄善,歐陽詞美。
宋司馬溫公對賓客,無間賢愚長幼,悉以疑事問之。有草簿、筆數枝常置座間,苟有片善,隨手錄之,字皆端謹,率以為常。
宋陳恭公執中,素不喜歐陽公。知陳州。歐陽自潁移南京過陳,拒而不見。後為相,換觀文。歐陽當草製,陳謂必不得美詞,至雲:“杜門卻掃,善避權勢以遠嫌;處事執心,不為毀譽而更變。”陳大驚曰:“使非與我相知深者不能道,此得我之實也。”手錄一本寄其門下客李師中曰:“吾憾不早識此人。”
不忘人之德
王隨奏石,趙玉負琦。
宋王章惠公隨,時家貧,逋人飯錢,執而入縣。石務均父為縣吏,償錢又飯之,館於其家,其母尤所加禮。一日,務均醉,令王起舞,不中節,毆之,王遂去。明年登第,久之,為河東轉運使,務均恐懼逃竄。一日因事敗,文潞公為縣,捕之甚急,往投王,王已為禦史中丞矣。未幾,封一鋌銀至縣葬務均母,事少解。尋而王為參知政事,奏務均為團練,使務均亦改行自修。以此知王公長者不忘一飯之恩如此。
五代趙玉,幽、薊之義士也。客呂袞門下,劉守光破滄州,族呂袞家。袞子琦年十四,玉負之逃,丐衣食以資之。後仕晉,至兵部。玉每遇疾,琦親自扶持,供其醫藥。玉卒,代其家營葬,事玉子文度,甚幼,琦篤訓,逮其成人,薦於知貢舉,遂擢第,出官。議者謂:“非玉之義,不能存呂之嗣;非琦之仁,不能撫趙之孤。仁與義,二公得之矣。”
朱暉賑友,無己事師。
朱暉與同縣張堪為友,堪執暉臂曰:“欲以妻子托公。”堪卒,暉聞其妻子貧困,乃自徑候視,厚賑給之。曰:“堪常有知己之言,己信於其心矣。”
宋陳無己,名師道,號後山先生。有《妾薄命》,蓋為曾南豐作,乃以自表見其不更他師也。詩雲:“主家十二樓,一身當三千。古來妾薄名,事主不盡年。起舞為主壽,相送南陽阡。忍著主衣裳,為人作春妍。有聲當徹天,有靈當徹泉。死者恐無知,妾身長自憐。”
樓護共食 成千隔居
漢樓護,有故人呂公無子,歸護。護身與呂公共食,妻與呂嫗同食,及護家居,妻子頗厭之,護流涕責妻子曰:“呂公故舊窮老托身於我,義所當奉。”遂養呂公終身。
孔叢子曰:“郈成子自魯聘於晉,過衛,右宰穀止而觴之,陳樂不作,酒畢送之以璧,成子不辭。其仆曰:“不辭,何也?”成子曰:“夫止而觴我,親我也;陳樂而不作,告我哀也;送我以璧,托我也。由此,衛其亂乎。”行三十裏,聞衛亂,右宰穀死之。成子迎其妻子還其璧,隔宅而居之。
王達救主,延嗣恤孤。
王達者,屯田郎中李曇仆夫也,事曇久,頗信之,既而應募為兵。會曇以子學妖術,械係台獄,獄急,親友無敢訪問者,達旦夕給飲食、候信問者四十餘日。曇貶溫州別駕,諸子流嶺南,達哀送,防者遣之,達曰:“我主人也,豈得不送之乎?”曇河朔人,不習嶺南水土,家人皆辭去,曰:“我不從君之異鄉也。”曇數日感恚,自縊死,達使母守曇屍,出為治喪事,朝夕哭,如親父子,見者流涕,殯於城南佛舍而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