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勁由丹田下過襠後,再由長強逆行到百會,降下至肩,前進運至捶,周身精神俱聚於捶,方有力。左右足踏地穩重如山在地上,莫能搖撼,方為有力。”
“在拳純是浩氣流轉於周身,勢不可遏。”
腹
“腰勁算下,尻骨微泛起,小腹自然合住勁。”
“胸腹寬宏廣大,向前合住,中氣貫住,上下全神,實有麵蓋背氣象。久用其功,到是境地,自然知其神情;即至其境,亦但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也。”
“調息綿綿,操固內守,注意玄關,功久則頃刻間水中火發,雪裏花開,兩腎如湯熱,膀胱似火燒,真氣自足。”
腰
“腰為上下體樞紐轉關處,不可軟,亦不可硬,折其中方得。”
“腰上上下體之關鍵,腰以上氣往上行,腰以下氣往下行,似上下兩奪之勢,其實一氣貫通,並行不悖。”
“腰勁貴下去,貴堅實。”
“腰勁磁下不可軟。”
“腰勁下去,腰是上下交關處,不下則上體氣浮,足不穩。”
“腰勁要下去,下去要勁,兩膝撐開,襠合住,要圓要虛,自然下體又虛又靈又穩當,搖撼不動。”
“腰一扭轉,則上體自然扭轉,與下體體照,是腰為上下體之樞紐。”
“腰中要虛,一虛則上下皆靈。”
“腰勁下不去,不能氣歸丹田;氣不歸到丹田,則中極、會陰失於輕浮,因而胸中橫氣填塞飽滿,即背後陶道、身柱、靈台左右,橫氣亦皆填塞充足,而前後胥滯澀矣。蓋不向前合失之一仰,向前合則襠勁輕浮,足底不穩,上體亦不空靈。”
“訣竅以兩腰之中,兩腎之間命門,為上下體之管鍵樞紐。”
脊、背
“脊骨是左右身之關鍵。”
“內外轉徐徐(纏皆內向外),中氣貫脊中。”
“若問此中真消息,須尋脊背骨節中。”
“背用中氣貫住。”
“背折舒開,頂勁、襠勁足。”
襠與臀
“腎襄兩旁謂之襠,貴圓貴虛,不可夾住。”
“襠要圓,圓則穩。”
“兩大腿根要開襠,開不在大小,即一絲之微亦算得開,蓋心意一開,襠即開矣。不會開襠者,腿雖岔三尺寬,不開仍然不開。是在學者細心參之。”
“襠固不得不開,然會陰要虛,小肚要實。”
“襠撐圓,虛虛合住。……(停勢時左右足)纏絲勁法,從足趾自內而外上行斜纏至腿根,以及會陰,……合不到會陰,則無襠勁,且不能撐圓,此纏絲勁之不可離也。”
“下腰勁,尻微翻起,襠勁自然合住。”
“襠尤要虛,虛則回轉皆靈。”
“濁氣下降,合住襠勁。”
“下盤穩當,上盤亦靈動。”
“後臀翻起,前襠合住,後臀自然翻起。”
“尻骨、環跳蹶起來,裏邊腿根撐開,襠自開;兩膝合住,襠自然圓。”
“中間襠開圓,要虛,不可岔如人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