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關於官骸十三目的語錄
頭“頭為六陽之首,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體此為向背。”
“頂勁領過則上懸,領不起則倒塌。”
“至於頭,耳能聽敵來之聲,眼能視敵發之色,頭能前後左右觸之,且左右手又能上行助之。”
眼“其精神在何處?曰:在眸子。心一動則眸子傳之,莫之或爽。”
“運行根於一心,而精神看於眼目,眼目為傳心之官,故眼不旁視,足證心不二用。”
“眼神尤為緊要,當隨主要之手運行,不可旁視,旁視則神散,誌亦不專。”
“手眼為活,不可妄動。”
“眼神注於(主要)手中指,不邪視。”
“眼看住前手中指,中指的也,故必視此,不可旁視令渙散無著。人之一身,運用全在一心,而傳神全在於目,故必凝神注視。攬擦衣勢右手為主,左手是賓,右手發端,眼必視之,眼隨右手而行,至右手停止,眼必注於右手中指甲,五指肚要用力,此前後手運畢歸宿處,故必用力。此時運動手似停止而其運動之靈氣實不停止,一停止則其氣息矣,即與下一勢隔閡。此即天地陰陽運轉不息,曾二氣之在吾身獨可息乎哉!惟不息故氣越運越實,至運到十分滿足,則下勢即發起,此即陽極陰生,陰極陽生之意。”
“目能眼光四射。”
“目平視前,光兼四射。”
“眼睛顧視左右,要快。”
“收視返聽,含光默默。”
耳
“耳聽身後兼左右。”
“耳聽身後,防敵暗算。”
“敵人之來,必先有風,急者其風大,緩者其風微,即無風亦必有先兆,敵在前目能視之,其或在右、在左、在身後,是即先兆,……惟憑耳聽心防。”
“耳聽左右背後,恐有不虞侵淩,人有以後來者,必先有聲音,可聞其聲音。有聲自與無聲不同,故心平氣靜,耳自聰靈。”
鼻、口
“呼吸順其自然。”
“調息綿綿。”
“心息相依。”
“打拳以鼻為中界。”
“口唇輕閉,舌尖輕抵上顎。”
項
“項豎直不可硬。”
“項要端正豎起,如中流砥柱,不前不後,不左不右,不至倒塌方得。”
“項要靈活,靈活則左右轉動自易。”
手
“以心運手,順勢轉圈。”
“手上領之時,腰與襠一齊俱下,上體周轉自覺活動,下體亦不死煞。”
“手上領轉圈,手指之畫圈與胳膊之纏勁,是一股勁,不可視為兩段。”
“手虛虛籠住。”“勁運到指肚頭。”
“眼看中指甲,中指與鼻準相照。”
“中指以鼻準為的,用纏絲勁自肩纏到手,中氣行到中指頭方為運足。中指勁到,餘指勁也到。柔住勁,不可稍留硬氣。”
“以手運行止物,必得剛氣行乎其中。”
“手如紅爐出鐵,人不敢摸。”
拳
“去時撒手,著人成拳。”
“拳力如風又如雷。”
“一擊如雷之霹靂一聲,不及掩耳。”
“捶由後向前擊如山上之雷,迅不及防,其進比鳥飛還迅。”
“近身屈肘用努力,去遠何能不展肱?”
“用周身全力用拿勁打,不露粗率,方合法度。……勁由後腳根越腿肚,順脊上行串至肩臂,轉過由胳膊背麵運至手背,故拿住勁打有力。然雖勁由腳根起,其用本在心;心機一動,中氣即由丹田發出至手,周身全力皆聚於此。至於擊人則視人之遠近,遠則展開胳膊可以及人,近則胳膊不能展開,故用屈肘合捶打,極有含蓄,外麵全不露形跡,被擊者即跌倒,方為上乘。蓋遠擊易,近擊難,故得多下功夫才能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