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血淚東遷(1 / 2)

部落的居民焦急地等待著獵人的歸來,人們站在寨外向遠處張望,心裏充滿恐慌,人們期盼著著獵人的凱旋。雪花又飄落起來,烏雲把天空遮掩的讓人喘不過氣來,雪已經覆蓋住了地上密密麻麻的腳印。過了很久人們仍然焦急而又期待的望著遠方,他們是自己的衛士同樣也是自己的親人,沒有人不擔心,沒有人不期待。

寨外的路上突然出現了一個人的黑影,人群頓時沸騰起來,隻有一個人這又讓人們的內心焦慮起來。“或是回來報平安的,”有人這樣說了一句,人們的內心又燃起了希望。人群上前迎了上去,當人們迎上了那個跌跌撞撞的獵人時他卻倒了下去,他暈倒了這無疑是在人們心中焦急的火焰上又澆了一桶油。部落的女人給獵人喂了一些熱水,過了一會獵人漸漸地蘇醒過來,看著那麼多眼睛慌亂的盯著他時突然痛哭起來,“怎麼了?你快說啊,”他稍稍的平複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講述了所發生的一切,人群頓時砸開了鍋,人心像被撕裂了一般痛苦的哭喊著。部落最勇敢的男人們都犧牲了,隻剩下是老人、孩子、婦女和一些快要成年的青年,部落失去的不僅是獵人還有居民的衛士。

這樣的危急關頭在考驗著部落的青年們,他們沒有豐富的戰鬥經驗,甚至體格也不夠強壯,但是有一顆充滿熱血的心和保衛部落的強烈責任。一個青年組成的衛隊成立了,頓科成為了衛隊的領導者,我們暫且稱之為隊長。衛隊的首要職責就是保衛部落不再被狼群襲擊,衛隊時刻保持著警戒,狼群也在時刻堤防著獵人的偷襲,兩股力量相互僵持著,但是誰也不敢再發起新一輪的偷襲,經過這兩場災難它們都認識到彼此的可怕。狼群不斷地在地上灑下尿液,用種種方式向人類一遍又一遍的宣誓自己的領地,部落的獵人用弓箭讓狼群不敢靠近部落,我們可以引用現代著名軍事家毛浙東的論述稱之為“戰略相持。”

但是居民的心並沒有安定下來,他們的親人還生死未卜,一想到親人拋屍荒野就忍不住的落下淚來。他們的親人還活著嗎,狼會不會吃掉人的屍體,這些疑問一直縈繞在頓科的耳邊。新的考驗來了,頓科必須帶領衛隊將死去獵人的屍體找回來,同樣他的父親也生死未明,可是這必須要深入狼的領地,這是一個大冒險,頓科明白如果成功那麼部落會重拾信心堅強的活下來,如果失敗部落將遭受滅頂之災走向毀滅。

頓科決定冒險,他認為戰士血灑疆場無論輸贏都是一種榮耀,年輕人都有一種敢於冒險的特性並且無所畏懼。頓科的衛隊隻有六十多人,他不能硬拚,頓科很嚴厲的告誡大家如果遭遇狼群絕對不能首先攻擊它們,但是也絕不能逃跑示弱,一旦逃跑狼群必然追擊,如果主動進攻無疑會暴漏衛隊的戰鬥力不強,最好的辦法就是和它們對峙。講明了原則以後,頓科命令將部落的一些圈養的野豬、山羊、野兔等在遠離部落的各個方向放養,並在放養的走獸身上撒上雞血。狼的嗅覺極其敏感,鮮血的味道激起狼群的食欲和捕殺的欲望,狼群很快散開分頭去圍捕獵物了。

黎明時分頓科帶領衛隊悄悄地出發了,除了長矛和弓箭他們還帶了一些鋒利的竹簽,這些可以設置路障抵禦狼群的衝鋒。頓科帶領大家到達湖邊,湖麵上到處都是凍僵的屍體,頓科在高處設立崗哨後就立即投入對屍體的打撈之中。屍體的打撈與運輸持續了整整一天。部落的居民在悲痛之中認領自己親人的遺體,有些遺體已經殘缺不全,隻能靠身上的衣物和飾品進行辨認。頓科也找到了父親的遺體,頓科的眼中滿含淚水,母親在生下頓科後就去世了,爺爺照顧著頓科父親出去打獵,為了給頓科弄一些鳥蛋吃他冒死爬上陡峭的山崖去掏鳥窩,在狼的口中奪食。頓科的父親很少說話但卻是一位勇敢的獵人,頓科取下父親脖子上的飾物戴在自己身上,有了這個飾物頓科似乎找到了情感的寄托。爺爺和頓科在萬分的悲痛之中埋葬了父親,生活還將繼續,活下的人必須要將強的活下去,這是對逝者最好的祭奠。部落的居民安葬好自己的親人後,驚奇的感覺到部落的鋼鐵長城已儼然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