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者不知心有心不見心
心起想則癡無想是泥洹
是法無堅固常立在於念
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
四事品第三
菩薩有四事法。疾逮得三昧。何等為四。一者所信無有能壞者。二者精進無有能逮者。三者所入智慧無有能及者。四者常與善師從事。是為四。菩薩複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何等為四。一者不得有世間思想。如指相彈頃三月。二者不得臥出三月。如指相彈頃。三者經行不得休息。不得坐三月。除其飯食左右。四者為人說經。不得望人衣服飲食。是為四。菩薩複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何等為四。一者合會人至佛所。二者合會人使聽經。三者不嫉妒。四者教人學佛道。是為四。菩薩複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何等為四。一者作佛形像若作畫。用是三昧故。二者用是三昧故。持好疋素令人寫是三昧。三者教自貢高人內佛道中。四者常護佛法。是為四。時佛說偈而歎曰。常當樂信於佛法。誦經念空莫中止。精進除睡臥。三月莫得懈。坐說經時安諦受學。極當廣遠。若有供養饋遺者。莫得喜。無所貪慕。得經疾。佛者色如金光。身有三十二相。一相有百福功德。端政如天金成作。過去佛當來佛。悉豫自歸。今現在佛。皆於人中最尊。常念供養。當供養於佛。花香搗香飯食具足。當持善意。用是故。三昧離不遠。持常鼓樂倡伎。樂於佛心。常當娛樂。為求是三昧者。當作佛像。種種具足種種姝好。麵目如金光。求是三昧者。所施常當自樂。與持戒當清潔高行。棄捐懈怠。疾得是三昧不久。嗔恚不生。常行於慈心。常行悲哀。等心無所憎惡。今得是三昧不久。極慈於善師視當如佛。嗔恚嫉貪不得有。於經中施不得貪。如是教。當堅持諸經法。悉當隨是入。是為諸佛之道徑。如是行者。今得三昧不久。
佛告颰陀和。如是等菩薩。當慈心常樂於善師。所視師當如佛。悉具足承事。欲書是三昧經時。若欲學時。菩薩敬師如是。颰陀和。菩薩於善師有嗔恚。有持善師。短視善師不如佛者。得三昧難。譬如颰陀和。菩薩明眼人夜半視星宿見星其眾多。如是颰陀和。菩薩持佛威神。於三昧中立。東向視見若幹百佛。若幹千佛。若幹萬佛。若幹億佛。如是十方等悉見諸佛。佛告颰陀和。是菩薩如佛眼悉知悉見。如是颰陀和。是菩薩欲得今現在諸佛悉在前立三昧。布施當具足。持戒如是。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度脫智慧身悉具足。時佛歎曰。如淨眼人夜半上向視星宿不可計。晝日思念悉見。菩薩如是逮得三昧者。見不可複計百千佛。從三昧中覺以悉念見。自恣為諸弟子說。佛言。如我眼清淨常見於世間。菩薩如是得三昧。以見不可複計佛。見佛不視身相。但視十種力。不如世間人有貪。消滅諸毒以清淨不複想。菩薩逮功德如是。聞是經。遵是經如泥洹。聞是法空空。無有恐怖。我當作是說經。用眾人民故。皆令得佛道。佛言。如我比丘阿難黠慧聞經即受持。菩薩如是逮得是三昧。以聞不可計經卷悉受持。佛言。如阿彌陀佛刹諸菩薩。常見不可計佛。如是菩薩得三昧。以常見不可計佛。所信常有哀心。譬如渴者欲得飲。常有極大慈。棄捐世俗事。常樂持經施。用是故清淨得三昧不久。
譬喻品第四
佛告颰陀和。菩薩慈求三昧者。得是三昧已。不精進行者。譬如颰陀和。有人載滿舡珍寶。欲持度大海。未至舡中道壞。閻浮利人皆大悲念。亡我爾所珍寶。如是颰陀和。是菩薩聞是三昧已。不書不學不誦不持如中法。一切諸天人民。皆為大悲憂言。乃亡我爾所經寶。用失是深三昧故。佛言。是三昧經者。是佛所囑。佛所稱譽。聞是深三昧經者。不書不學不誦。不守不持如法者。反複愚癡自用以為高耶。不受是經意欲高才。反不肯學是三昧。譬如颰陀和。愚癡之子。有人與滿手栴檀香。不肯受之。反謂與之不淨栴檀香。其貨主語其人言。此栴檀香。卿莫謂不淨乎。且取嗅之知香不。試視之知淨不。癡人閉目不視不肯嗅。佛言。其聞是三昧者。如是不肯受之反棄舍去。是為不持戒人。反舍是珍寶經。是為愚癡無智。自用得禪具足為度。反呼世間為有。不入空。不知無。其人聞是三昧已。不樂不信。不入中。反作輕戲語。佛亦有深經乎。亦有威神乎。反形言。世間亦有比丘如阿難乎。佛言。其人從持是三昧者。所去兩兩三三。相與語雲。是語是何等說乎。是何從所得是語乎。是為自合會作是語耳。是經非佛所說。佛告颰陀和。譬如賈客持摩尼珠。示田家癡子。其人問賈客。評此幾錢。賈客答言。夜半時於冥處。持是摩尼珠著冥中。其明所照至直滿其中寶。佛言。其人殊不曉其價。反形是摩尼珠言。其價能與一頭牛等不。寧可貿一頭牛想。是不複過此。與我者善。不肯者已。如是颰陀和。其人聞是三昧不信者。反形是經如是。佛言。如菩薩持是三昧。受信者便隨行。四麵皆擁護無所畏。持禁戒完具為得高明。黠慧深入為他人說之。菩薩當持是三昧分布語人。展轉相傳當令是三昧久在。佛言。癡人自於前世佛所。不供養。不作功德。反自貢高。多行誹謗嫉妒用財利故。但欲求名。但欲嘩說。不得善師。亦不明經。聞是三昧已不信不樂不入中。反誹謗人言。是彼不知愧為自作是經耳。是經非佛所說。佛告颰陀和今我具語汝如是。颰陀和。求菩薩道者。若善男子善女人。持是三千國土。滿其中珍寶。施與佛。設有是功德。不如聞是三昧。若有菩薩聞是三昧信樂者。其福轉倍多。時佛歎曰。是三千國土。滿其中珍寶施於佛。持用求佛。複有異人。持是三昧者。是佛所稱譽。聞信者其福倍多。佛言。是迷惑自貢高人。不信者及與惡知識從事。聞此經不信不樂。是為於我經中怨家無異。是不持戒人。在自大中。其餘人展轉聞其言信隨之。此為壞佛法。其人相告言。是經為非佛所說。直作是誹謗。佛言。有信是三昧者。其人宿命曾見過去佛。已用是故我為是信者說是三昧耳。是輩之人。常護佛法。聞是經信樂者。當作是知離佛不遠。若持戒堅者。常正心恭敬於經。我用是故為是人說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