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3 / 3)

菩薩心自念言。今當降魔官屬。即放眉間毫相光明。感動魔宮。魔大惶怖。心中不寧。觀見菩薩。已在樹下。清淨無欲。精思不懈。心中煩毒。飲食不甘。妓樂不禦。念是道成。必大勝我。欲及其未作佛壞其道意。魔子須摩提(漢言賢意)。前諫父曰。菩薩行淨。三界無比。以得自然神通。眾梵諸天億百皆往禮侍。此非天人所當沮壞。無為興惡自毀其福。魔王不聽。三女自占。一名恩愛。二名常樂。三名大樂。父王莫憂。吾等自往壞菩薩道意。不足勞父王。勿複憂念。於是三女。嚴莊天服。從五百玉女。到菩薩所。彈琴歌頌。淫欲之辭欲亂道意。三女複言。仁德至重。諸天所敬。應有供養。故天獻我。我等好潔。年在盛時。願得晨起夜寐供侍左右。菩薩答言。汝宿有福。受得天身。不惟無常。而作妖媚。形體雖好。而心不端。譬如畫瓶中盛臭毒。將以自壞。有何等奇。福難久居。淫惡不善。自亡其本。福盡罪至。墮三惡道。受六畜形。欲脫致難。汝輩亂人道意。不計非常。經曆劫數展轉五道。今汝曹等。未離勤苦。吾在世間處處所生觀視老者如母。中者如姊。小者如妹。諸姊等各各還宮。勿複作是曹事。菩薩一言。便成老母。頭白齒落。眼冥脊傴。柱杖相扶而還。魔見三女還皆成老母。益大忿怒。更召鬼神王。合得十八億。皆從天來下。圍繞菩薩。三十六由旬。皆使變成師子熊羆兕虎象龍牛馬犬豕猴猿之形。不可稱言。蟲頭人軀蚖蛇之身黿龜之首。而有六目。或一頸而多頭。齒牙爪距。擔山吐火。雷電四繞。擭持戟鉾。菩薩慈心。不驚不怖一毛不動。光顏益好。鬼兵不能得近。魔王便前說偈問言。菩薩慈心。所問盡答曰

比丘何求坐樹下  樂於林藪毒獸間

雲起可畏窈冥冥  天魔圍繞不以驚

古有真道佛所行  恬惔為上除不祥

其成最勝法滿藏  吾求斯座決魔王

汝當作王轉金輪  七寶自至典四方

所受五欲最無比  斯處無道起入宮

吾睹欲盛吞火銅  棄國如唾無所貪

得王亦有老死憂  去此無利勿妄談

何安坐林如大語  委國財位守空閑

不見我興四部兵  象馬步兵十八億

已見猴猿師子麵  虎兕毒蛇豕鬼形

皆持刀劍擭戈鉾  超躍哮吼滿空中

設複億垓神武備  為魔如汝來會此

矢刃火攻如風雨  不先得佛終不起

魔有本願令我退  吾亦自誓不空還

今汝福地何如佛  於是可知誰得勝

吾曾經身快布施  故典六天為魔王

比丘知我宿福行  自稱無量誰為證

昔吾行願從錠光  受拜為佛釋迦文

怒畏想盡故坐斯  意定必解壞汝軍

我所奉事諸佛多  財寶衣食常施人

仁戒積德厚於地  是以脫想無患難

菩薩即以智慧力  申手按地是知我

應時普地軯大動  魔與官屬顛倒墮

魔王敗績悵失利  惛迷卻踞前畫地

其子又曉心乃寤  即時自歸前悔過

吾以不複用兵器  等行慈心卻魔怨

世用兵器動人心  而我以汝等眾生

若調象馬雖已調  然後故態會複生

若得最調如佛性  已如佛調無不仁

垓天見佛擒魔眾  忍調無想怨自降

諸天歡喜奉華臻  非法王壞法王勝

本從等意智慧力  慧能即時禳不祥

能使怨家為弟子  當禮四等道之證

麵如滿月色從容  名聞十方德如山

求佛像貌難得比  當稽首斯度世仙

菩薩累劫清淨之行。至儒大慈。道定自然。忍力降魔。鬼兵退散。定意如故。不以智慮。無憂喜想。是日夜半後。得三術闍(三術闍者漢言三神滿具足)。漏盡結解。自知本昔久所習行。四神足念。精進定欲定意定戒定。得變化法。所欲如意。不複用思。身能飛行。能分一身。作百作千。至億萬無數。複合為一。能徹入地。石壁皆過。從一方現。俯沒仰出。譬如水波。能身中出水火能履水行虛身不陷墜。坐臥空中。如飛鳥翔。立能及天。手捫日月。欲身平立。至梵自在。眼徹視。耳洞聽。意預知。諸天人龍鬼神蚑行蠕動之類。身行口言心所念。悉見聞知。諸有貪淫無貪淫者。有嗔怒無嗔怒者。有愚癡無愚癡者。有愛欲無愛欲者。有大誌行無大誌行者。有內外行無內外行者。有念善不念善者。有一心無一心者。有解脫意無解脫意者。一切悉知。菩薩觀天上人中地獄畜生鬼神五道先世父母兄弟妻子中外姓字。一一分別。一世十世。百千億萬無數世事。至於天地一劫崩壞空荒之時。一劫始成。人物初興。能知十劫百劫至千萬億無數劫中。內外姓字。衣食苦樂。壽命長短。死此生彼。展轉所趣。從上頭始。諸所更身。生長老終。形色好醜。賢愚苦樂。一切三界。皆分別知。見人魂神。各自隨行。生五道中。或墮地獄。成墮畜生。或作鬼神。或生天上。或入人形。有生豪貴富樂家者。有生卑鄙貧賤家者。知眾生或五陰自弊。一色像。二痛癢。三思想。四行作。五魂識。皆習五欲。眼貪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細滑。牽於愛欲。或於財色思望安樂。從是生諸惡本。從惡致苦。能斷愛習。不隨淫心。大知毛發。受行八道。則眾苦滅。譬如無薪亦無火。是謂無為度世之道

菩薩自知。已棄惡本。無淫怒癡。生死五陰諸種悉斷。無餘災[薜/女]所作已成。智慧已了。明星出時。廓然大悟。得無上正真道。為最正覺。得佛十八法。有十神力四無所畏。佛十八法者。謂從得佛。至於泥曰。一無失道。二無空言。三無妄誌。四無不淨意。五無若幹想。六無不省視。七誌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定意無減。十智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度知見無減。十三古世之事悉知見。十四來世之事悉知見。十五今世之事悉知見。十六攬眾身行化以始所知。十七攬眾言行化以始所知。十八攬眾意行化以始所知。是為佛十八不共之法。十神力者諸佛悉見知。深微隱遠。是處非處。明審如有。一力也。佛悉明知來今往古所造行地。其受報處。二力也。佛悉分別天人眾生彼彼異念。三力也。佛知眾生若幹種語及度世語。四力也。佛悉了知世間雜種無量情態。五力也。佛能現禪解定行。餘眾勞諍。六力也。佛知欲縛知欲解要在所宜行。七力也。佛智如海善言無量追識一切宿命所更。八力也。佛天眼淨見人物死神所出生。善惡殃福。隨行受報。九力也。佛漏已盡。無複縛著。神真睿智。自知見證。究暢道行。可作能作。無餘生死。其智明審。是為佛十神力也。四無所畏者。佛神智正覺。無所不知。愚人或言。佛未悉知。至於梵摩眾聖。皆莫能論佛之智故。獨步不懼。一無畏也。佛漏盡悉止。愚惑相言。佛漏未盡。至梵摩眾聖。莫能論佛之誌故。獨步不懼。二無畏也。佛說經戒。天下誦習。愚惑相言。佛經可遏。至梵摩眾聖。莫能論毀佛正經故。獨步不懼。三無畏也。佛現道義。言真而要。能度苦厄。愚惑相言。不能度苦。至梵摩眾聖。莫能論佛正道故。周行不懼。四無畏也。佛得是意。一切知見。坐自念言。是實微妙。難知難明。甚難得也。高而無上。廣不可極。淵而無下。深不可測。大苞天地。細入無間。養育眾生。如視赤子。承事諸佛。積德無量。累劫勤苦。不忘其功也。今悉得之。善自頌曰

作福之報快  眾願皆得成

速疾入眾寂  皆得至泥洹

今覺佛極貴  棄淫淨無漏

一切能將導  從者必歡豫

是時佛在摩竭提界善勝道場貝多樹下。德力降魔。覺慧神靜。三達無礙。度二賈客。提謂波利。授三自歸。及與五戒。為清信士。念昔錠光別我為佛。汝後百劫。當得作佛。名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號佛世尊。度脫眾生。如我今也。吾從是來。建立弘誓。奉行六度四等四恩三十七品。善權隨時。一切諸法。積累不倦。高行殊異。忍苦無量。功報不遺。大願果成。佛說經已。一切眾會。皆大歡喜。為佛作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