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購重組戰略技巧
並購重組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策略。被收購,實際上是“以退為進”,有利於企業的長期發展,世界500強企業中許多公司都是通過並購來實現多樣化經營,從而提高競爭力的。重組是一種盤活企業存量資產、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實現規模經濟和進行產業整合的重要手段,可以使企業由小變太、由弱變強,使企業綜合競爭力得到提高。
並購,壯大企業
在資本市場的舞台上,企業並購活動異彩紛呈,它作為一種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和企業經營的有效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乃至飛躍。中小企業的並購擴張從側麵反映了企業強勁的生命力和成熟的市場意識,從而推動了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
被收購,實際上是“以退為進”。被別人收購並不丟麵子,尤其是被有實力的公司收購。“換股”等現代交易方式實際也不再是傳統認知上的吞並,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戰略性聯合”。“部分現金+部分換股”的方式是一個交易手段上的創新安排,從買家角度減少了短期現金支付壓力,而對賣家則是可能分享到未來公司發展的長期收益。賣家不是單純地失去了公司,而是交換回了更大一張餅的參與權。
自己單打獨鬥,即使百分之百地擁有也僅僅是一張小餅,精英們聯手共同把餅做大,即使隻擁有百分之一也大於過去的小利益。此時,與其稱之為出售公司、被收購,不如叫做“價值交換”,有小失卻有大得。
所以,一個合格的企業家需要懂得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尋找持續的動力,懂得資本運營。企業不是自己的孩子,需要在不同階段找到合適的“婆家”或者“聯姻者”。一個隻會做實業經營的管理者還不能稱之為企業家,隻有懂得買賣公司、資本運作,懂得為自己的企業找到好東家,才是一個真正的企業家,因為這樣才是為企業、為企業的員工、為企業的股東真正負責。一個舍不得賣公司或者說引入戰略性投資者的創始人,往往是因為拘泥於自己的小利益或者是守護著虛幻的根本不存在的所謂“麵子”,而忽視了全體股東利益與企業長期發展的大局。
中國企業要想“做大做強”,除了依靠自主滾動積累發展以外,合並收購、戰略聯盟是必由之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缺一不可。
對於並購,有以下三種類型:
1.橫向並購
它是指同一部門或行業的企業之間的並購,並購前雙方生產相同或相似的產品,在同一市場中相互競爭,比如家電行業中生產電冰箱、洗衣機、空調企業之間的並購。橫向並購有兩個明顯的效果:實現規模經濟和提高行業集中程度。橫向並購使得企業的規模得以擴大,增強了對市場的控製力,但是在一些情況下會形成壟斷,因此也降低了整個社會經濟的運行效率,所以,橫向並購的管製一直是各種反壟斷法的重點。
2.縱向並購
它是指在不同部門或行業,生產經營有聯係的企業之間的並購。縱向並購往往是將原材料的生產和加工、產品的製造以及產品的銷售渠道等過程聯合在一起的。比如,鋼鐵行業中的礦山開采、加工、冶煉、軋鋼以及鋼材的利用等相關行業間的並購。所以,縱向並購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企業之間的商品關係變成一種企業的內部關係,從而實現綜合性經營。
3.混合並購
它是指企業打破部門或行業的界限,並購與自己原來的經營領域沒有生產經營聯係的企業,實現多樣化經營。一般來說,凡是發生混合並購,就必然會實現多樣化經營。
重組,優化配置
重組是一種盤活企業存量資產、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廣義的重組是一個與資產、股權、債權相關聯的概念,是兼並、收購、托管、資產置換、無形資產注入、債務重組等一切表述公司重大非經營性或非正常性變化的總稱。而狹義上的重組則專指企業資產置換及資產剝離兩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