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借雞生蛋,銀行貸款(2 / 2)

另一種相反的心態是,貸款融資後,背負較大的壓力,由於沉重的債務,改變了原有的正常經商心態,變得過於小心,畏畏縮縮,似乎被債務綁住了手腳,給別人一種缺乏自信心的形象,從而影響了正常經營活動,使企業失去了以往的激情和活力。充分認識企業的債務承受能力,做好貸款融資計劃是克服以上兩種極端融資心態的關鍵,貸款融資前能做到心中有數,對以後可能發生的不同情況,要有相應的對策和辦法,這樣才能有利於企業在融資後保持良好的融資心態,促進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發展。

4.多使用票據融資

票據貼現融資是指票據持有人將商業票據轉讓給銀行,取得扣除貼現利息後的資金。這種融資方式的好處之一是銀行不按照企業的資產規模來放款,而是依據市場情況(銷售合同)來貸款。企業收到票據至票據到期兌現之日,往往是少則幾十天,多則六個月時間,資金在這段時間處於閑置狀態。企業如果能充分利用票據貼現融資,遠比申請貸款手續簡便,票據承兌和貼現隻需帶上相應的票據到銀行辦理有關手續即可,一般在3個營業日內就能辦妥,而且融資成本很低,與取得等額銀行貸款相比,其財務費用要節省40%~60%。

在目前國有商業銀行收縮機構、實行集約化經營的情況下,票據承兌和貼現已成為金融業支持縣域中小企業的重要融資渠道。對於中小企業來說,票據融資是“用明天的錢賺後天的錢”,這種融資方式值得中小企業廣泛、積極地利用。

5.巧借銀行的錢,賺取銀行信任

作為中小企業,要主動與銀行建立聯係,目前雖然由於各種因素的製約,中小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難度較大,但是中小企業的經營者必須明白貸款再難也要努力地鍥而不舍地去爭取。哪怕剛開始向銀行貸八萬、十萬的小數額,一旦貸款成功,並按時還貸付息,這樣就可以建立銀行對你的企業的信任感,你的企業就具備了銀行的信用記錄,也就成功地登上了向銀行貸更多資金的第一個台階。

銀行貸款經典案例

卓津蜂業是海南省海口市著名的蜂蜜加工企業,對每年收購蜂蜜資金的及時性要求非常高。企業主陳昌卓每年根據花期、蜂群等的變化估算資金的使用量和使用時間,“時間差必須把握得很準”。陳昌卓曾從農信社獲得多筆個人貸款,全部及時還清,有很好的信用記錄,但其年齡已超過60歲,不符合銀行個人貸款的條件。擔保公司將貸款轉入陳昌卓的兒子名下,並設計了陳昌卓及其企業承擔連帶還款責任的反擔保方案,僅用一周多時間就完成50萬元貸款程序。

“拿到錢的時候我差點就哭了。”陳昌卓說,“如果資金再晚到兩天,我在蜂農中的信譽就會受到損害。”

中小企業要想發展下去,融資問題顯得非常關鍵,就像上述的案例中,如果不是銀行貸款支持的話,陳昌卓的養蜂事業就很難開展下去。從這個案例我們很容易明白,銀行擔保貸款是新興中小企業融資業務的最大優勢。完成一筆擔保貸款一般需要2周左右,傳統的銀行貸款則可能需要兩個月,而多付出的成本僅僅是相當於銀行利率一半的擔保費。對於以短期貸款需求為主的中小企業相當有吸引力。

銀行業內人士指出,對中小企業而言,籌措渠道比較狹窄,目前可行的一般有兩條路:一是投資基金,尋求合作方、投資方;二是銀行融資。前者中小企業要付出較多的股份予以回報,對於有實質性、技術性優勢的中小企業來說不合算,後者對中小企業而言隻需付出利息費用,不涉及股權,但由於中小企業多自身實力不強,亦未能提供有力擔保,一般難以操作,怎麼圓滿解決這樣的問題呢?銀行建議企業的一種思路是:有實質性優勢,特別是有技術性優勢的中小企業在融資時,首先確定向銀行借款;然後,借用銀行所掌握的信息,尋找願意提供擔保的合作方;最後,利用自身優勢借用他人信用為自身融資提供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