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上的山娃被槍聲驚醒了,哇哇地大哭起來。墩兒走過去,把孩子抱在懷裏。劉老豆戰戰兢兢地湊到馬三身邊,把趴俯在地上的馬三翻轉了過來,見他的眉心有一個黑洞洞的槍口,泛著黑乎乎的血水。
墩兒抱著山娃,看著劉老豆,問:爹,怎麼辦?劉老豆盯著地上死得透透的馬三,沒說話。
墩兒說:讓狗子刨個坑,趁著夜色把他埋了吧。
劉老豆沉吟半晌,說:不能埋,埋了更麻煩。突然,他似乎想起了什麼,從炕台上端起了那盞雙頭燈,一隻手捂著跳躍的燈火,慢慢地出了屋門口,來到了墩兒寢室的窗口外邊。狗子也跟了出來。
墩兒更不敢獨自留在屋裏,她瞅瞅地上的馬三,抱著孩子就往門口走,可馬三的屍體正橫在屋地正中,擋住了她出去的路。墩兒抱緊了孩子,一個大跳,跨過了馬三的屍體,跑了出去。
劉老豆蹲在窗口外的地上,端著雙頭燈,像是在尋找什麼,一會兒,他從地上撿起了一個像指頭一樣的東西,那是一個子彈殼。過了一會兒,他像是又發現了什麼,將燈頭靠近地上一遛兒象白麵一樣的東西,他用指頭醮了些許,然後在舌頭上舔了舔,又吧嗒了一下嘴唇,輕聲說了一句:石灰粉?。
劉老豆站了起來,又端著燈貼著窗戶紙仔細地查看著,在窗口的下方,他發現了一處破損的窗紙,劉老豆用手指一試,還濕濕的。他就斷定那個人站在這裏,舔破了窗紙,朝著馬三開了槍。而馬三當時拿槍頂著狗子,臉正對著窗戶,那顆子彈也就打中了他的眉心,但他一直想不明白,神秘人為什麼會在地上灑上石灰粉,難道他是石灰窯的工人?。
三個人又重新進了屋,劉老豆把雙頭燈重新放到炕台上,把剛才撿的那個子彈殼翻來覆去的看了一會兒,說:這是三八大蓋的子彈,是一杆狙擊步槍。
墩兒不知道老公公還懂得這麼多,頗有些驚愕。
劉老豆看著狗子,說:背上馬三的屍體,跟我來。這個時候,墩兒就覺得缺了那個一個人,猛然想起了娘家爹,問劉老豆:我爹呢。劉老豆說:你爹昨晚跟我喝酒,喝多了,此刻正睡著呢。這事兒別跟他說,他這人喝了酒,嘴沒個把門兒。墩兒點了點頭。
狗子背起了地上的馬三,劉老豆打頭領著,兩人人乘著夜色,出了門。墩兒害怕,不敢一個人呆在屋裏,也要跟著一起去,被劉老豆說了一頓,讓她在屋裏待著,看好孩子。
墩兒看著剛才馬三死的那個地方,還留著一灘黑乎乎的血漬,她心裏害怕極了,抱著山娃,就跑到了院子裏,坐在石碾上,眼睛還不斷地向著北屋張望,那盞昏黃的燈火從窗紙上映出來,忽明忽暗,她就覺得屋裏好像有千軍萬馬、來來回回的穿梭著,她頓時感到頭皮一陣陣的發麻。
院牆外麵傳來幾聲犬吠,又引得其餘的幾條狗叫了幾聲,很短促,一會兒就都停下了。
卻說劉老豆當頭領著,狗子背著馬三的屍體,一瘸一拐地來到了村口磨坊那裏。劉老豆讓狗子把馬三的屍體擺在磨盤上,劉老豆便把那把駁殼槍塞在了馬三手裏,他又退後了幾步,端詳了一陣子,覺得哪裏不對勁兒,又湊過去擺了擺馬三的屍體,把塞在馬三手裏的那把槍又拿了出來,插進了馬三腰上的槍套裏。反正就是盡量擺出他被突然襲擊致死的樣子。劉老豆又圍著磨坊轉了一圈,最後在磨坊門口將那枚子彈殼扔在了顯眼的位置。劉老豆不慌不忙,從地上又拿起了幾根玉米秸,將地上的腳印一掃幹淨,這才招呼狗子,兩人一起離開了現場。
回來後,見墩兒抱著山娃正坐在石碾上,瞅著院門口發呆。劉老豆說:你在這裏幹嗎?快進屋。墩兒正等得著急,見兩人回來,忙站了起來,跟著劉老豆和狗子進了北屋。
劉老豆的目光把屋裏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指著地上的一灘血水,對著狗子說:找塊濕布,把它擦幹淨。然後看著狗子和墩兒說:大家都別怕,這事兒跟咱們沒關係,就當什麼事也沒發生。說完,走出了屋門,去了自己那屋。狗子從外麵拿來了一塊布,仔仔細細地將地上不大的一灘血水擦洗幹淨。然後退到門外,反手就想把墩兒的屋門帶上。
狗子……,墩兒喊了一聲,聲音帶著膽怯、顫抖。狗子在門口站住了,抓著兩扇門的雙手僵在那裏。墩兒喊住他,卻不知下一句該說什麼,隻能垂下了頭。狗子兩手撐著門僵持了好一陣子,最終還是閉上了。門外傳來由近而遠的腳步聲。狗子進了西偏房,一會兒,窗紙上的燈光暗了下來,想是已經吹燈睡了。
孩子折騰了半宿沒睡好,已經在被窩裏沉沉睡去。屋裏死一般的沉寂,就連山娃往日微弱的呼嚕聲此刻也聽不到了,墩兒隻聽到了自己急促的呼吸聲,但她又懷疑那種聲音不是聽到的,而是自己用緊張敏感的神經感受出來的。
墩兒坐在炕沿上,死死盯著剛才馬三死的那一塊地兒發呆,血漬已經被狗子擦去了,但那裏還留著一塊像腦袋一般大的濕地,黑乎乎的,像馬三那張翻著蝌蚪眼的馬猴臉,正朝著她獰笑著。墩兒越是不想看,越是忍不住看,她突然從炕沿上站起了身子,向著屋門口跑去,跑過馬三死的那個位置的時候,她又像第一次出去那樣,使勁地蹦了起來,一下子跨了過去,就好像馬三的屍體還擺在那裏一樣。她拉開了屋門,衝到了院子裏,在院子中央來來回回踱著步,走了幾圈,一抬頭,發現屋門沒關,她就覺得那大開的黑洞洞的屋門,像是一張血盆大口。她想起了屋裏睡覺的山娃兒,怕天涼凍著孩子,便硬著頭皮走到屋門口,輕輕地把門帶上,又迅速地返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