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3 / 3)

於新領著孩子來了,用軍背壺給叔公帶來一壺酒,另外還有兩本書。小弟入校上學,由於沒有預定,所以當時沒有分到課本,日間上課與同學合用,放學之後如需要,於新就從辦公室把教課書拿出,借給小弟帶回家,第二天再還上。這套課本是在其他小學都沒有剩餘的情況下,於新囑托小王小張兩位老師去新華書店從後到的課本裏均出。尤梅接過書,自然地看了書後的定價,被於新隨手又翻了回來,同時笑道:‘你看啥?我一月的工資,還墊不起這幾毛錢嗎!’開學時奶奶去送小弟,於新主動迎出來,說小弟這麼大的小夥子,上學還用奶奶送,直接勸回奶奶。放學之後奶奶向小弟打聽情況,並叮囑要聽老師的話,不可跟同學打架,其實是怕這個她一手喂大摟大的孫子被欺負。小弟雖然稱不上是大小夥子,但在村學校也是高年汲的學生,可在奶奶眼裏仍是個孩子。於新關懷小弟也許是極其自然的事,但尤梅總感到應該有替奶奶和小弟謝於新的情份。於新儼然以主人自居,洗手剁餡和麵,不讓尤梅插手,隻管看孩子,免得她纏磨人。小女兒在媽媽的慫恿下與尤梅還真親熱,拉著尤梅的手屋裏屋外歡天喜地,一不小心摔個前趴聲淚俱下,媽媽忙喊沒事沒事,奶奶也說摔摔皮實,被扶起沒等眼淚擦幹又恢複天真活潑童趣,卻把尤梅摔個大紅臉。

南北炕上分別放了兩張炕桌,擺滿盛著餃子的小盆大碗。柱子媽自嫁到曹家大概是笫一次坐在炕裏吃飯吧,也許是因為醃菜炕燒火過多而熱,她臉上泛起紅暈,按著小孫女的指點要求,一會兒給夾這個餃子,一會兒又給夾那個,還要不時地端起盆琬翻動絞子,怕沾在一起,根本沒吃幾個,更是忘了品嚐餃餡的鹹與淡;拉一把坐在炕邊的尤梅,讓她把一條腿盤在炕上,免得扭身吃飯不得勁,又要給夾不同餡的餃子,滿麵笑容問餃餡咋樣?尤梅慢嚼細吞,哪裏去感覺餃子的滋味,隻能說挺好。於新拿過軍背壺,讓叔公喝點酒,不要等向東了。向東他拿兩瓶玉泉二曲和一條大前門煙,去銀行行長家為隊裏串門去了。老更倌嘴上客氣,拿這麼多酒幹啥,但經不住侄兒媳婦的勸,找出裝二兩半的白瓷酒壺,倒了多半壺酒,與柱子坐在北炕自斟慢飲;看著自顧低頭虎吞狼咽的兒子而麵色凝重。柱子笫一個吃完,悄然走出屋,要去隊裏看看。吃飯時他突然想起,他那輛車的幾匹馬,被二渣子使用了一天,不知給使成啥熊樣。

明月升起,村裏戶戶輪廓分明;家家窗戶暗紅的燈光,透著節日的詳和。小女兒被柱子媽連哄帶騙留下,於新和尤梅走在村路上。如果是路遠,尤梅應該被留住宿,她本人也沒有理由不住下,但同村相居,不肯住也就不便強留。兩人同時走出來,於新也就起到了相陪相送的作用。於新笑問吃飽了麼?尤梅肯定地答道吃飽了!想不飽能行嗎?經不住再三相勸。於新說起自己第一次進這個家門沒有吃飽飯,因為那時還不十分熟悉農村生活;叔嬸更是不知怎樣招待她這個城裏的侄媳婦,做菜幾次加油都嫌少而忘了放鹽。往事的回想使她沉浸在濃濃的親情之中。突然間她感覺到尤梅沒在聽她的講話,略遲疑一下,她猛轉身一下抓住尤梅的雙臂,隨後又捧起尤梅的臉,讓她的頭抬起,隻見融融的月光下淚珠晶瑩;她反被尤梅緊緊地抱住,並強烈感受到心胸的震顫,同時耳邊聽到微弱的一聲叫:‘姐”!她撫慰著尤梅的雙肩,靜默片刻,似乎是自言自語:‘你還是不同意呀!’尤梅搖頭,聲音雖輕,但語氣堅定:‘不’!於新不解,幾乎同時倆人彼此鬆開擁抱。於新追問到底咋回事。尤梅囁嚅:

‘我想給柱子找個對象。’

‘什麼?你說的是啥?’

於新就勢又抓住尤梅的雙臂,並不停地搖動,急切搶白道:

“你這是什麼想法呀!不同意可以,結婚還有離婚的,可這算哪家事啊。”

‘我知道不對,沒敢跟別人說。’

“讓我幫你?可這話怎麼說呢,就說你給柱子介紹新對象,完事你們就黃了?”

‘我有個好朋友,可能願意嫁到這邊來。’

“你的朋友?願意嫁來,就願意嫁給柱子?柱子就願意娶?’

“不行,就求你家哥,給我好朋友再介紹一個。’

‘我明白你的好心,也理解你的難處,可這是兩碼事呀!’

‘我,一一讓你為難了。’

‘不是為難,是沒想清楚,讓我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