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3 / 3)

糧食上了場院,堆成小山一樣。打過場揚出的苞米大豆,金燦燦黃登登。胡主任旁邊陪著曹向東,曹向東旁邊跟著記者;記者脖子上掛著照像機,手裏拿著本子,以及看熱鬧的社員,一行人來到場院。曹向東遞給胡主任一把木掀,自己拿把掃帚,作揚場狀;記者雙手捧著像機,低頭貓腰試換各種角度,突出了糧堆的高大,就沒了胡主任的全景,有了胡主任的全景,糧堆就顯得矮小,最後記者跪在胡主任的腳邊,即抓到了領導的全景,糧堆也比人高出許多,才按下快門。隊裏的幾輛大車被趕進了場院,在記者的授意下,一字排開;幾十名社員拿著各式工具,往嶄新的麻袋裏裝著糧食,聽說要照像,強作歡顏,媚喜在眉,記者又拍了第二張像。車上都裝滿了整齊劃一園鼓鼓的麻袋,停在隊部的院裏,記者又照了像。場院裏,胡主任一邊指點著還沒打場的穀垛和麥垛,一邊眉飛色舞地敘說;記者一邊在本子上記著,一邊頻頻點頭。曹向東讓辛中良裝了一麵袋瓜仔,請記者帶上,並歉意地說:今年隊裏沒有加工粉條,否則也可送上,等過三過五一定另給捎去。記者的采訪本該到此結束,但胡主任突發靈至,非讓馬車趕到公社大門外,馬頭上著紅掛綠,配戴響鈴;他站在門旁,擺手告別,記者又照了第四張像。整個程序進行完,大半天的時間過去了。記者在胡主任的陪同下,去公社食堂進餐。

既然糧食己裝上了車,也就沒必要脫褲子放屁費二遍事,直接往糧庫拉吧!何況麻袋也要及時還給糧庫。曹向東立馬組織能扛麻袋的青壯勞力,跟車進城,由老會計帶隊壓車,結帳花錢,並負責把他借來的麻袋還給人家。

場院裏還堆著糧食,曹向東派人趕緊通知那些公社統一分派而來夾七雜八既吃不上商品糧又不勞動的家戶來領糧。一時間,場院裏又站滿了人,手裏拖著長粗不等各色裝糧之袋,象來搶山似的。辛中良拿著老會計開出的清單,逐戶核對並秤取各家該分得的糧食。正趕上工地已停工,工人往回收拾工具,房建喜推著工地用的小推車也來了。他先幫著師傅推回這次分的口糧,再秤得隊裏借他家糧票該還的大豆,先放到機管站去,等有方便車再捎回城裏。大豆是好東西,做醬榨油換豆腐,與糧票一斤頂一斤,要的並不多;隊裏再搭上十斤八斤給的也不少,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偌大的兩堆糧食很快被瓜分近半。

往年裏,白天揚出的糧食並不過多,差不多能夠社員們吃過晚飯、夜晚來下場入庫即可。每當那時,社員們少撮快裝,少扛快跑,一個攆著一個,這是喜慶的時刻。糧食入庫之後,隊裏還要預備夜飯,讓社員們吃上一頓,以示慶賀。老祖宗遺留下的規矩,烙在社員們的心理,潛移默化地遵守著,用這種古老的方式祈望下場入庫的糧食越多越好。可是,今年的情況特殊,連續揚了兩三天場,積存下的糧食或許過多,在家的勞力沒有了夜晚入庫的力量,即使勉強入庫,也烘托不出往年那種莊重緊張內心興奮的氛圍,因此曹向東繼續象上兩宿一樣安排人看守場院,防止糧食丟失。天已漸晚,他讓社員圈好糧堆,留下記號,似乎這樣就可以防盜。辛中良拉亮場院裏的電燈,可沒等燈的光輝顯現出來,卻停電了。白天漸短,家家戶戶用燈時間加長,用電高峰電量不足,開始拉閘限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