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3)

國家恢複考試製度,望子女成龍成鳳的人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高分,要求提高教學質量的呼聲普遍高漲。縣教育局成立了進修校,著手有計劃地輪訓教師,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署假裏,於新在此之列。她也非常珍惜這次機會,培訓之後,就有資格永遠當教師了。她慶幸自己當初沒有冒冒失失返城,是多麼正確的選擇。當知青們興衝衝地準備返城,或者有的來道別,她哭了,真的哭了!別人都有家裏的來信或電報,催促自己的孩子早點回去,她卻沒有。母親隻不過是一個資本家的小老婆,如今一人在城裏維持生活。她思念母親,母親也惦記著她;看著一雙兒女,尤其是小女兒剛會走路,蹣跚著撲到懷裏,她百腸糾結,苦痛萬端一一離婚萬不可以,不能讓兒女沒有母親或父親;把一家人都帶回去,住在哪兒,沒工作吃什麼?這是最直接的問題。她留了下來,隨後享受國家優待政策,轉正了工作,並可以把一個子女送回城裏。這回母親來信很及時,沒等她與母親商量的信寄出,就讓她趕快把大孩子送去。眼下遇到的困難是她去進修小女兒咋辦?平常給學生上課,由她自己帶,家與學校緊挨著,出了屋門,幾步就是校園,這邊上課,那邊孩子哭都能聽見;遇到開會之類的特殊情況,麻煩嬸婆給照看一下。

把女兒送到外婆身邊給照看一個假期,順便也能看看大兒子,於新和曹向東商量說,可曹向東不同意。去時跟進修校請假,接時跟學校請假,能不耽誤事,影響有多不好!這是他勸說媳婦的表麵理由,其實心裏暗藏著隱憂:把孩子都送回了城,萬一不接回來,或那邊不讓接回來,哪天心情激動,你也抬腿走了,我咋辦?這種事最近也不是沒有發生過。曹向東想著萬全之策。孩子由自己帶著,隊裏或公社能沒個事,就算勉強能行,可到了晚間又哭又鬧咋辦?如有門親屬住在縣城該有多好,什麼事都解決了。於是他又想到叔嬸,鼓動媳婦去求兩位老人,他們對她比對他好,這事隻要她張口保準行。於新聽了這話,嘴上犯著嘀咕:你的叔嬸你不求,叫我求!可心裏也有了這層意思,隻是有些於心不忍。這些年叔嬸對她前前後後的照顧關懷,還沒有什麼象樣的事給予回報!雖然趕年過節都主動過去表示慰問,可心裏總存著虧歉之情。經過幾番斟酌,倆人選取了一個折中方案:孩子白天請叔嬸幫助照看,晚上還接回家;省下接送她去外婆那裏的路費買輛自行車,於新每天騎車來回跑縣城,這樣免不了趕早摸黑有些辛苦,但她還是感到滿意。家裏有了自行車,以後去學區開會或其他什麼事就方便多了;學校同事的自行車,她也曾借騎過,但一次兩次新鮮,次數多了總是難為情。曹向東不僅保證刮風下雨天的接送,並有信心能買到自行車。他立馬去找供銷社主任,必須幫忙搞到兩張購車券。供銷社主任的孩子妞妞喜歡畫畫,而且畫得有模有樣,於新在家裏提起過,與學校裏其他公社幹部子弟相比,不僅學習好,更懂事。當曹向東路過叔家門口時,見嬸正在院子裏剁豬食菜,心想每天接送孩子去叔嬸家,出來進去說什麼呢?突然一個電閃石光的念頭,在他頭腦裏誕生了。

星期天,於新洗完衣服,用洗衣水把自行車從車圈到每一根輻條都認真地擦了一遍,陽光下呈亮生輝。這是供銷社主任親自去縣五金公司的倉庫裏,把僅有的兩輛大鏈盒鳳凰牌自行車其中的一輛推了出來;於新騎在縣城的大街上,從人們驚奇的目光中,感覺到更多的是嫉妒。她叫回在學校操場領女兒玩耍的妞妞,給指導畫了兩幅素描;打發走妞妞之後,她牽著女兒的小手向叔公家閑散地走來。那天,她抱著孩子委婉地說明情況,並請求給予照看,叔公嬸婆爽快地應允下來。嬸婆說:孩子大了,能走會跑,知渴知餓,照看一下,很輕鬆的事!不送這裏來,反而是她的不對,似乎她的顧慮太多,產生了生份之感。

女孩兒喊著奶奶,揚起小胳膊,向院裏跑去。她已在這裏呆習慣,一天不來,就吵鬧著要走。嬸婆在院牆的陰涼下,正在切豆角絲,忙放下活兒,親昵地迎著小孫女。孫女在她的懷裏,炫耀地舉起玩具,小手捏來捏去,膠皮孩“吱吱’響個不停。

昨天星期六,下午進修校的老師休息不上課,中午放學的時侯,於新推車剛出校門,被同事小王老師堵住,非要請她去家裏吃飯。知青返城之後,學校教師嚴重缺員,為了保證正常開課,學區隻好向社會招聘一些臨時教師,小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以臨時代課的身份進入學校的。在學校裏,倆人的關係較之其他男教師密切。吃完飯,小王慫恿去逛街,勸於新等天涼快點再走。倆人還沒動身,小張老師闖了進來,見到於新反而顯得有些尷尬,小王也不好意思,看樣子倆人似乎在處對象。為打破窘境,於新把話題引到自己的新自行車上。小張發現車輻條鬆緊不齊,主動提出給調均,便於車圈的平整,於新欣然接受。然後倆人走出小王家,在縣城唯一的百貨商店裏,小王買了兒童玩具,送於新帶回給女兒玩;更多的人們擁擠在布匹櫃台那裏一一擠出來的人美滋滋地捧著白的確良布。‘你也買塊吧!於老師。’小王拉著於新奔了過去,似乎她己做了主。賣布匹的售貨員有一人是小王的母親,見女兒向她招手,又指指身旁另一個女人,她明白了。她中午在班,沒能回家招呼客人,不知客人是否高興?她拿起上匹布剩下的布頭,從櫃台裏走出來,熱情地塞到於新的懷裏。憑她的經驗,這塊布足夠於新做件半截袖上衣。於新隻好掏錢問價。小王的母親自豪說:按布頭算是可以減價的!寒暄過後,小王母親回去賣貨,於新和小王走出商店;在商店門口,於新花了一角錢,從一老頭那裏買了兩隻冰棍請小王。倆人邊走邊吃,去一家知青服裝廠裁衣服。一輛解放卡車在路中間直衝過去,揚起嗆人的塵土;小王的冰棍還剩一口沒吃完,為躲灰塵轉身的過程中,不慎脫落掉在地上。倆人笑著隨手扔了冰棍竹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