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不哭 ,畢業需要快樂

我打小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爺爺是個老北京,來湖南多少年了都還是一副北方口音。他特愛說話,尤其喜歡添油加醋地講一件事,家人總是吐槽他太能編了。

我想,我講故事的能力大概就是從他老人家那兒遺傳下來的。

好吧,還是把“能力”換成“愛好”比較好,畢竟能力是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可的。

雖然我很高冷,但我還是挺想知道你對這次閱讀打幾顆星。看在學長這麼厚顏無恥的份上,請給五星好評好嗎?

回北京跟我爺爺的幾位親兄弟一接觸,我以為話癆真的是家族防偽標識。後來,我又跟當地的出租車師傅、賣煎餅的大爺,甚至是路人聊天,這才發現或許地道的北京人都是很能侃的,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講出花兒來。

北京人愛講故事,湖南人愛聊八卦,南北合璧的我,就成了一個愛把聽來的、看來的八卦講成故事的人。

至於真實的生活,就交給你們自己去演繹。

出本書不容易啊,為了寫這本書,我出賣了多少朋友們的真人真事。

上天對我還是很好的,知道我要寫這本書,給我安排了那麼多形形色色的畢業生在身邊,不然憑我自己的能力,估計也得被人吐槽“編,你倒是繼續編呀!”了。

本書如有雷同,真是抱歉。抱歉我又一次戳到了你內心最羞於告人的世界。

那麼作為賠禮,學長需要最後囑咐你幾件事,可以好好思辨一下,也可以當成耳旁風。

1 貧窮,它不是什麼問題,它是一場災難。

你要非來“身體隻是我聖潔靈魂的容器”“物質是虛幻的”那一套我也沒辦法,隻要你真的不羨慕人家比你吃得豐盛、住得寬敞、過得滋潤,連朋友圈都比你金光閃閃,隻要你能善用“開一百萬的豪車有啥了不起,大爺出門坐的可是兩千萬的輕軌”這樣的安慰技能。

據我所知,最早想到拿貝殼當貨幣使,後來又為了金錢費盡力氣的,可不是長頸鹿呀。

當然,學長並不是希望你成為一個追逐物質的俗炮,但摸摸你口袋裏的那幾個鋼鏰,你好像還沒有資格發出“我窮得隻剩下錢”的哀號吧?

畢業之後,你需要租房,需要置辦基本的生存物資,需要在令人崩潰的就業環境裏做好實習一年半載甚至三年五載的準備,需要從現在開始就靠自己養活自己。

當下個月的房租就快交不起的時候,你再也沒辦法跟那俗氣的金錢劃開界限。

那種心慌意亂的感覺,說是災難,一點都不過分。

2 眼光高,這不是什麼災難,這隻是一個問題。

每當就業季,總有人苦口婆心地勸你,別想一步登天,應該從小公司、低職位、低報酬做起,踏踏實實幹,總有一天你也能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若你大學四年做了全勤的專職廢柴,那麼小公司低職位低報酬是你活該。問題是,隻要你不是這麼廢,憑什麼不去爭取一下高大上的工作呢?

第一份工作會決定你職業生涯的起點,我不相信被“雞湯”轟炸過的你願意輸在起跑線上。

學長從一所並不牛的“211工程”學校畢業,學習成績一般,做編輯的天賦也一般,寫作能力同樣一般,都沒有到出類拔萃的地步,可在畢業的那一年,學長瞄準了一家國企雜誌社,瞄準了公司裏一本品質不錯的雜誌,扛下各種困難,實習了九個月,終修成正果。

現在,學長工作一年,拿到的薪資跟別的行業相比不算多,但在北上廣做資深編輯的可能也就不過這麼多了。公司的氛圍也很好,日常雖然忙碌,我卻很有幸福感。

當你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一份能得到你足夠認同感的工作時,你所得到的,絕不僅僅是一份工作那麼簡單。

3 別人的工作比你好?你最好別這麼天真。

最近我聽朋友們抱怨過“真羨慕你們,找到了那麼好的工作”以及“我怎麼就進了這個行當”。對於這點,我很想跟我親愛的朋友們分享一下每天下午忙到肝疼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