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把你的快樂和幸福和別人分享吧,你分給別人的快樂越多,你獲得的快樂越多。
給予是快樂的源泉,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同時,我們自己也會處於快樂的包圍之中。快樂是可以分享的,你給別人帶來了快樂,你分享給別人的東西越多,你獲得的東西就會越多。你把幸福分給別人,你的幸福就會更多。但是,如果你把痛苦和不幸分給別人,那你得到的也隻能是痛苦和不幸。
主動付出,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席勒爾曾說過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世界上唯一成倍增加幸福的辦法是將其分攤。”在生活中,我們許多的失意和煩擾大都是在苛求時萌生的,如果你去做那個施人以愛、賜人以福的人,別人的精神愉悅了,而最終快樂和幸福又會回到你的身邊。
用愛麵對每一天、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心中就不會堆積煩惱,世間的紛爭也會減少。天地雖寬,隻要用無限的愛心去啟發、引導,力量就不會間斷。
愛惜自己,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之一,然而同時也別忘記關懷他人,讓別人也能擁有幸福,讓社會多點溫情。因為,唯有相互關懷、體諒,才是賴以創造出人類共同富裕及幸福生活的力量。
唯有主動付出,才有豐盈的果實得以收獲。別人站得遠,我們就走近,距離便會縮短;別人若冷漠,我們持以熱情,就會讓彼此靠近。
慷慨無私地為別人著想,就像播種一樣,總能看到收獲,盡管這種收獲有時是直接的,有時是間接的,但是有良心、重情義的受益者終究會把愛的種子珍藏於心,直到永遠。
有這樣一個被人稱為“美麗的誤會”的故事。
在一家餐館裏,一位老太太買了一碗湯,在餐桌前坐下後,突然想起忘記取麵包了,於是她急忙起身去取麵包。等她返回餐桌時,卻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座位上坐著一位黑人男子,正在喝著自己的那碗湯。
“這個無賴,他無權喝我的湯!”老太太心裏氣呼呼地想道,“可是,也許他太窮了,太餓了。我還是一聲不吭算了,不過,也不能讓他一人把湯全喝了。”
於是,老太太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與黑人同桌,麵對麵地坐下,拿起了湯匙,不聲不響地喝起了湯。就這樣一碗湯被兩個人共同喝著,你喝一口,我喝一口。兩個人互相看著,都默默無語。這時,黑人突然站起身,端來一大盤麵條,放在老太太麵前,麵條上插著兩把叉子。
兩個人繼續吃著,吃完後,各自直起身,準備離去。
“再見。”老太太友好地說。
“再見。”黑人熱情地回答。他顯得特別愉快,也非常欣慰。
黑人走後,老太太這才發現,旁邊的一張飯桌上,放著一碗無人喝的湯,正是她自己的那一碗。
生活就是這樣紛繁複雜,人與人之間的誤會、隔閡,乃至怨恨等,時常都會發生。隻要心地善良,互諒互讓,誤會、怨恨也能變成令人感動和懷念的往事。生活就是這麼有意思,人們在互相的善良中得到好處,在互相的幫助中不斷前進,在互相的支持中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
人人都有需要救助的時候,伸手給危困中的人,可以讓世間少一些悲劇。同情心是一筆財富,因為你看到別人的困難並努力去幫助別人時,你就會忘掉自己的不幸。能夠付出的人肯定是富有的人,而能把自己正需要的東西送給別人則是更高層次的人生境界。
有人曾和上帝談論天堂與地獄的問題。上帝對這個人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麼是地獄。”他們走進一個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的房間。每個人看來都營養不良、絕望又饑餓。每個人都拿著一隻可以夠到鍋的湯匙,但湯匙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長,沒辦法把東西送進嘴裏。他們看來非常悲苦。
“來吧!我再讓你看看什麼是天堂。”上帝說。他們進入另一個房間,它和第一個沒什麼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匙。但每個人都很快樂,吃得很愉快。因為他們互相用自己的湯匙舀肉去喂對方。
因為自私,人們不肯幫助別人,不肯為別人犧牲自己的一丁點利益,結果卻是害人不利己,自己失去的更多。其實,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為別人付出的同時,快樂和富裕便會進入你的心中。相反,如果困守在自設的真空中,不肯接受也不願意付出,那很有可能使自己窒息,很有可能像地獄裏的人們一樣,守著食物餓死。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生活中當你為別人付出的時候,本身就會體驗到快樂,因為付出也是一種快樂。為別人付出你的愛心,就種下一片希望,就會有碩果累累的一天,就能品嚐到豐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