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具備積極的心態,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好(3)(2 / 3)

我們生命中成就的大小,主要看我們能否對自己有信心,能否拒絕一切足以損害能力、降低效率的精神敵人於心胸之外。

荷蘭出生的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凡·高,他的藝術對現代繪畫影響非常大,特別對蘇聯和德國表現主義影響更深遠。他一生畫了800幅油畫和700幅素描,但他的全部作品在其生前僅僅賣出去了一幅。他的一生都是在貧困潦倒中度過的,始終在和貧窮、困難和失敗做頑強搏鬥。在17年的繪畫生涯中,他不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無所謂不被藝術承認,他始終堅持畫他的思想,畫他對生活的認識,並強烈地意識到這才是他真正的職業。

經曆了近百年的藝術考驗,他的作品成為了世界拍賣史上最昂貴的油畫,爭相被世界上各大博物館收藏。

假如你現在的生活還不盡如人意,先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豐富自己的夢想,這樣你才會對未來有希望。

法國哲學家巴斯卡曾說:“心靈具備某種連理智都無法解釋的道理。”因此,我們要敢於大膽地跟隨夢想前進,別害怕自己的能力有限,但也不要盲目。假如物理難倒了你,你可能沒有機會成為量子物理學家;假如你已經四五十歲了,你可能無法在職業籃球賽中闖出一番天下;但是我們還有許多夢想可供選擇。

如果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那是你無能的表現。當然,也許我們沒有貝多芬那樣的天分,也沒有畢加索和凡·高那樣精湛的畫技,但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當你對自己有信心時,生活也不會辜負你。

信心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因此,要相信自己在某些方麵的能力,不要愁眉苦臉,不要滿心憂慮,不要憤憤不平,不要對過去耿耿於懷,不要對未來憂心忡忡。嚐試換一種獲取成功的方式,你就會感到輕鬆和快樂。

經常想想什麼事是你想做的,什麼事是可以令你既覺輕鬆又樂在其中的,這有助於你去認知自己的才華,假如把這些才華運用在目標的追求上,成功的機會將會更多。

(第二節)守住樂觀的心境

樂觀本身就是一種成功,因為它代表你擁有健康的心靈,活得快樂瀟灑,活得心安理得,活得精彩漂亮。

選擇樂觀,就是選擇美好的未來

有一位哲人曾說:“假使你每天擔憂一回,那麼一生便要損失好幾年。有什麼能改善的,那麼就盡力而為之。鍛煉你自己,不要憂愁,因為憂愁於事無補。”的確,憂愁隻是白白浪費我們的時間而已,如同把許多好的東西扔掉一樣。然而,憂愁還是像“魔鬼”一樣附在許多人身上,使他們寢食難安,終日悶悶不樂,但這些人卻總是習慣把自己的不快樂甚至是痛苦看做是命運對自己的不公平,卻從沒反省過自己,這些痛苦和憂愁是他自找的,而不是外界強加在他身上的。

樂觀本身就是一種成功,因為它表示你擁有健康的心靈,活得快樂瀟灑,活得心安理得。

你的態度決定你的心情,影響你的健康,甚至改變你一生的際遇。選擇樂觀心態,凡事多往好處著想,使悲觀與自己無緣,這是心理健康的前提,也是幸福人生的關鍵之一。

同一件事情,樂觀者凡事往好處想,而悲觀者凡事往壞處想,兩者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一次,電視轉播音樂大師梅達的音樂會。梅達出場前被掛了一個花環,當他上台起勁地指揮樂隊時,花瓣紛紛落到腳下。

“等他指揮完,”一位女士議論說,“他會站在一堆可愛的花瓣之中。”

“到完的時候,”男士有點憂傷,“他頸上隻會掛著一道繩索。”

麵對同樣的事情,看法各不相同。顯然,前者的樂觀比後者的陰鬱更容易讓人奮進。

美國有一青年寫的《自傳》隻有3個標點符號:“——”“!”“。”,就是“一陣橫衝直撞,落個傷心自歎,到頭來隻好完蛋”。

這一份以3個標點比喻自己消極頹唐的自傳被心理學家巴爾肯知道後,把3個標點改成:“、”“……”“?”,鼓勵這位青年說:“青年時期是人生路上的一小站,道路漫長,希望無邊,浪子回頭金不換,難道不應該奮發努力?”這一改動形神兼具,寓意突出,那位青年果然振作精神,終於成材。這個故事充分說明,樂觀的心態遠比悲觀的心態更能夠左右人生,更能催人奮進,獲取成功。

雖然生活中不盡如人意的事情很多,但是,我們仍應該以樂觀的心態去麵對,這樣生活中就會少一分憂慮,多一分開心。

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裏著起來了,那你應當慶幸,而且感謝上蒼:多虧衣袋不是火藥庫。

要是有窮親戚上門來找你,不要臉色發白,而要喜洋洋地叫道:“挺好,幸虧來的不是警察!”

要是你的手指頭紮了一根刺,那你應當慶幸:“挺好,多虧這根刺不是紮在眼睛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