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友:哪些小說中的大段獨白最震撼人心?程浩:
但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麵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輝之時。那一天,我也將沉靜著走下山去,扶著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處山窪裏,勢必會跑上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著他的玩具。
當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嗎?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恒。這欲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
--史鐵生《我與地壇》
向我心中的偶像鐵生老師致敬!願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知友:同性戀群體要求立法支持同性婚姻,這會不會被部分人視為挑戰主流文化,反而連一些中立人士都爭取不到?
程浩:先表明我的態度:理解同性戀,但不接受同性戀。理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表達愛的權力。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有其包容性,同性戀雖然是少數群體,但不應該成為多數群體的討伐對象,這樣的社會本身就是病態的,封建的,對同性戀者的歧視和種族歧視是一樣的。不接受是因為個人情感的問題。如果有一天,我發現自己最親近的家人、朋友是同性戀,我肯定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麵對他。如果是女同還好,如果是男同,可能是同性的緣故吧,我會更別扭。但是這最多隻是一個時間問題,慢慢就習慣了。我絕對不會隨意拿著社會倫理的大棒,見人就掄。小時候老媽就告訴我,人生是一門妥協的藝術,你得學會適應這個令人蛋疼的世界。所以我也想對同性戀者說,敢戀就別怕,畢竟你們少數人,受到一點異樣的目光也很正常。就好像寒冬臘月裏,大家都穿著棉襖,你們非要光著膀子,那大家不看你看誰?所以,敢戀就別怕,迎著眾人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向繁華世界,以最幸福的姿態秀出你們的愛,照樣能溫暖人們冰冷的心!
知友: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中同性戀是多數?同性戀是天生的還是後天改變的?
程浩:現在的孩子“同性戀”居多,這是一個真實的現象。我妹妹目前還在上初中,據她所說,她們班一共有56個人,其中有6對“女同”,也就是說有12名女同學是“同性戀”。將近五分之一的比例,我想應該不算低了吧?而且據我觀察,我妹妹本人也十分羨慕那些“同性戀”的同學。是的,我用的是“羨慕”這個詞。而且我認為這個詞可以解釋絕大多數所謂的“同性戀兒童”的心理。如今,在很多電影和漫畫當中,關係曖昧的同性角色已經屢見不鮮了。尤其是日本的動漫,經常把同性戀角色設定成極具魅力的神級人物。動漫的受眾雖然有成人,但是也不乏兒童。這些角色很容易在孩子心裏變成崇拜或者效仿的對象。這如同我小時候看了奧特曼就把雞蛋殼扣在眼睛上的道理是一樣的。同性戀在他們心裏代表著高雅、紳士、完美、獨特、寂寞、超然等等象征性的符號。換句話說,那些同性戀角色是他們心中的偶像,如果自己是同性戀就可以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可以像偶像一樣貼上那麼多華麗的標簽,這也是可以拿來炫耀的資本。所以,我認為現在的孩子之所以會標榜自己是同性戀,並非是什麼性取向的問題,隻不過就是三觀未立之前的一種跟風行為。等到那些女孩看見崔始源開始驚聲尖叫,那些男孩看見蒼井空時右手(也許是左手)又開始不由自主地運動,這一切又會恢複常態。實在不必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