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尺素書(1)(1 / 3)

人終有一死,情終會淡漠,唯有那些共同的記憶,將永遠埋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

致某人

抱歉,原諒我這麼晚給你回信。最近正在搬家,家裏諸事繁多,真正能平心靜氣用來思考問題的時間很少。環境、空間、時間,都不允許。

言歸正傳。幾年以前,我看過一篇非常非常“恐怖”的文章--《你想過自己注定是一個普通人嗎?》。那篇文章已經“恐怖”到我甚至不敢點開裏麵的內容,隻是匆匆掃了一眼標題就趕忙把瀏覽器關閉,然後從冰箱裏拿出一罐冒著寒氣的冰鎮雪碧,張著大嘴凶猛地灌進喉嚨。隨著冷冽與甘甜的滋味在胸腔彌漫,我內心的灼燒感才稍稍退去。我至今也不知道那篇令自己感到無比焦慮的文章,其內容究竟寫了些什麼,說不定就是一篇心靈雞湯似的治愈暖文。不過,這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標題已經足夠震撼人心,足夠讓我感到顫栗。

我們總是認為自己和別人不同,無論是想法還是行為,或者是心智,我們認為自己都是獨一無二的。可是站在如今的年紀,看看當年那些被我們認定是不同世界的人,他們和自己的差別究竟有多少?其實毫無差別,一樣地上學畢業,一樣地上班下班,一樣地結婚生子,一樣地慢慢老去。沒人能跳出這個牢籠,彼此的差別無非是混得如魚得水和撞得頭破血流而已。

我不知道你為什麼總是認為自己和普通人不一樣,在我看來,能夠與眾不同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正是此事。既然你偏執地認為自己不同於眾人,那你認為自己哪裏不同?是因為你有耳鳴嗎?可是據我所知,我身邊所有熟悉的親人、朋友,他們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幾處難以啟齒的缺陷,沒有人是真正健康、完整的。或者是因為你有許許多多奇怪的想法?要知道,想法不算什麼,這個世界上最不值錢的就是想法,太多人空有想法,少有行動了。對於你的這一點想法,我並不能很好地理解。

關於選擇,我也曾經有過作出重要選擇的經曆。跟你不同的是,我並沒有糾結很久,我隻是問了自己三個問題:我想要什麼?我還有什麼?我能放棄什麼?當我冷靜地作出回答時,積壓於心的迷茫和痛苦的霧霾,瞬間就煙消雲散,一切都豁然開朗。

你說的書,我並沒有看過,不過以後我會去看。我覺得你是一個很優秀的女孩,理想主義,懂得要求自己,這是很好的,繼續保持。可是理想終究是屬於個人的,而現實卻是集體的,除非你能脫離集體,否則永遠不要拿理想的標尺去丈量集體中的個人。因為在你極度理想化的個人標尺之下,現實中的每一個人都是不合格的。

我曾經送給妹妹一個日記本,在扉頁寫下一句話送給她。現在,我想把這句話送給你:

隻有腳踏實地的人,才能伸出雙手擁抱星空。

【無收件人】

【無落款、日期】

求職信

優米網,你好!

我叫程浩,今年18歲,家住在新疆石河子市,曾經是一家網絡雜誌的網絡編輯。

18歲應該是一個剛進大學校園,每天往返於教室和寢室的兩點一線,對自己的未來既有好奇心,又有畏懼感的年紀--但是,我和同齡人的經曆,似乎大不相同;因為身體的原因,我一直不能下床行走,所以沒有能夠進入學校機會,也同樣沒有上過一天“正經課”。可是這並沒有妨礙我對知識的渴求以及理想的追求,因為任何人都不能阻擋一顆對夢想執著的心。

也許和同齡人比起來,我失去了許多選擇的機會,但任何事情都具有其兩麵性;正因為我失去了選擇的機會,使得我更加專注於把握現有的機會;正因為我失去了選擇的機會,使得我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正因為我失去了選擇的機會,使得我有更多的精力、更好的心態,把所有事情都做得更加完美--因為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往往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我之所以應聘薦書頻道編輯的職位,主要原因是我喜歡讀書,熱愛讀書,而且把讀書當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從10歲起,我就開始閱讀各種各樣的書籍;不論是文學、藝術、哲學、曆史、人文、經濟、金融,包括心理學,我都有一定涉獵,尤其是文學與曆史,更是我的興趣所在。我每天的閱讀時間都超過3-4小時,每周都能讀1-2本書,雖然這樣的閱讀效率並不算高,但我更主張“習慣性閱讀”,而不是“快速閱讀”。在我眼裏沒有“好書”與“壞書”的區別,任何知識都是可以拿來運用的,隻有將知識轉化為現實,才能誕生它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