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隊遠離支隊,辦起事來有“三難”,這“三難”體現了中隊幹部良好的敬業精神。
交通難。
支隊距坪石有30公裏,且路況差,大多是乘火車到坪石,再從坪石坐出租人貨車至中隊,一般要40分鍾到1小時。
每逢戰士探家、考生考試、支隊彙操、傳達上級文件、幹部開會光車費都要花費不少。中隊的後勤供給是兩天購一次,一次管兩天。碰到夏天,許多食品都變味了。
遇到急重病號,隻得臨時攔車去坪石,交通難顯得尤為突出。通信難。
中隊駐地無法收BP機和手機信號,中隊電話均為磁卡,幹部人手一張¥20元,打完再存,遇卡沒錢,還要到外麵小賣部去打。
駐地有一小郵政所,送信送報不是延時就是“短斤少兩”。報紙和信一般慢兩天,基本上看到的是舊聞。星期六、星期天停止送信、送報,因為郵遞員要過雙休日。星期一一看,報紙少了四五張,據說是郵政所的小孩擦屁股了。
支隊有時發文件,結果是考核檢查小組來到中隊,文件還沒到,隻好先學習文件,再進行考核。指導員接到通知後天開會,他明天中午出發到韶關。晚上支隊召開緊急會議,會議提前在晚上召開,他按原通知去開會,等到的是領導的一頓訓斥,立馬回到中隊去抓落實。這個單位有一幅醒目的標語,那就是:紮根山區,建功立業。字跡隨風雨侵蝕而有改變,可不變的是他們那種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和態度。中隊雖然遠離支隊和大隊,可是生活和工作的布置與開展還是緊緊與上級保持一致。各項製度、各種會議、各類登記檢查還是一絲不苟。作為一個執勤單位,勤務是中心工作,每天的查鋪查哨便是一個經常量大而容易馬虎的問題,中隊幹部每天安排查哨,特別是晚上12點以後,有一次下大雨隊長負責查下半夜的哨,剛查完中隊的哨正想休息,可是總覺得放心不下,踩著單車到排點去看一看,結果路上摔了好幾跤,當他帶著一身的雨水和泥水來到排點查哨時,戰士們暗暗佩服這個盡職盡責的隊長。工作更積極了,執勤也更認真了。無聲的行動勝過了千言萬語。他們在工作中這種形體語言體現得特別生動和有效。
半年的代職生活既是短暫的,又是漫長的,但留給我的體會與思遇到急重病號,隻得臨時攔車去坪石,交通難顯得尤為突出。通信難。
中隊駐地無法收BP機和手機信號,中隊電話均為磁卡,幹部人手一張¥20元,打完再存,遇卡沒錢,還要到外麵小賣部去打。
駐地有一小郵政所,送信送報不是延時就是“短斤少兩”。報紙和信一般慢兩天,基本上看到的是舊聞。星期六、星期天停止送信、送報,因為郵遞員要過雙體日。星期一一看,報紙少了四五張,據說是郵政所的小孩擦屁股了。
支隊有時發文件,結果是考核檢查小組來到中隊,文件還沒到,隻好先學習文件,再進行考核。指導員接到通知後天開會,他明天中午出發到韶關。晚上支隊召開緊急會議,會議提前在晚上召開,他按原通知去開會,等到的是領導的一頓訓斥,立馬回到中隊去抓落實。這個單位有一幅醒目的標語,那就是:紮根山區,建功立業。字跡隨風雨侵蝕而有改變,可不變的是他們那種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和態度。中隊雖然遠離支隊和大隊,可是生活和工作的布置與開展還是緊緊與上級保持一致。各項製度、各種會議、各類登記檢查還是一絲不苟。作為一個執勤單位,勤務是中心工作,每天的查鋪查哨便是一個經常量大而容易馬虎的問題,中隊幹部每天安排查哨,特別是晚上12點以後,有一次下大雨隊長負責查下半夜的哨,剛查完中隊的哨正想休息,可是總覺得放心不下,踩著單車到排點去看一看,結果路上摔了好幾跤,當他帶著一身的雨水和泥水來到排點查哨時,戰士們暗暗佩服這個盡職盡責的隊長。工作更積極了,執勤也更認真了。無聲的行動勝過了千言萬語。他們在工作中這種形體語言體現得特別生動和有效。
半年的代職生活既是短暫的,又是漫長的,但留給我的體會與思考是漫長的,半年裏我與每個官兵都做了深刻的交流與談心,走訪了用兵單位和駐地群眾,連犯人代表我也接觸過,我總想多角度多層次地解剖與探索他們的工作方法,他們的敬業精神,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對工作責任的理解與執行。由此而發出的感慨對我本人教育非常深刻,我為我自己的昨天,我為我和戰友的今天,我為我們支隊的明天而大聲呼籲,請大家好好珍惜特區工作、生活的環境,珍惜支隊今天得之不易的榮譽,珍惜今天多少人“夢想的生活”!
我們常談深圳風高浪大,深圳複雜,反過來這是一種激勵與鍛煉,如果身正了,思想純了,素質高了,哪怕再大風浪也能安然渡過。半年的生活很快過去了,又回到了深圳這片熟悉的土地,但是那段生活使我終身難忘。我深深體會到,我們要好好珍惜特區的工作生活環境,珍惜支隊的榮譽,珍惜自己的身份與地位,善待自己,善待生活,善待人生。
一、風中亮出自己的旗
1.標杆中隊
“日出沙頭,月懸海角”,沙頭角由此而得名。沙頭角這個地方很經典。
巴掌大的地方,因為一條街而聲名遠播。
這條街曾是世界上四個分裂地區(點)之一。另外三個是:朝鮮三八線將朝鮮半島分裂成兩個國家——朝鮮和韓國;越南北緯17度線也曾將南北方分成兩個政權——南越和北越;德國的柏林牆又曾將德國分成兩個國家——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
這條街,曾經一邊是英治香港皇家警察巡邏,一邊是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武警放哨。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這條街,叫做中英街。英殖民者撤退後改為中興街,但人們依然叫她中英街。
沙頭角這個地方有很多傳說。
一個鎮,2001年國民生產總值22個億,工業總產值88個億,出口總值23個多億,計量單位是美元。
這樣的經濟指標高得讓人咋舌。
同樣令人矚目的是,一個鎮,先是出了一個國務院、中央軍委授稱的邊防連隊,接著出了一個全國聞名的學雷鋒典型,後來又出一個武警總部授予榮譽稱號的“沙頭角好中隊”。
人們奇怪的是,這個靠“資本主義”最近,用經驗材料上的套話講:
在兩種社會製度、兩種生活方式、兩種價值觀念激烈碰撞的地方,竟然出了個這麼“紅”的連隊。
感覺奇怪的,不僅是普通百姓,還有黨的高層、軍隊的高層。他們都不遠千裏,來到這裏考察、調研。
近幾年來,一個隻不過數十人的中隊,有近百個工作組來這裏調研,有27位軍隊高級將領來這裏視察,30餘位地方高層領導來這裏考察,前來參觀見學的人數不勝數。
這些數字不僅深圳市支隊和沙頭角中隊官兵清楚,駐地老百姓也清楚。
因為,沙頭角的本地居民,大多數參觀過這個中隊的榮譽室。下麵這段文字是從榮譽室裏摘抄下來、中隊官兵認為“上檔次”的榮譽或事件:
1996年1月,原深圳市委書記、現全國政協常委厲有為為中隊題詞“黨和政府信賴,特區人民愛戴的好中隊”。
1996年6月,中共中央組織部給中隊掛上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牌匾。
1996年12月,武警總部授予中隊“沙頭角好中隊”榮譽稱號。次年月,在省會廣州舉行了隆重的授稱儀式。
1997年5月,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張震上將來中隊視察。
1997年12月,共青團中央領導、團省委領導為中隊團支部揭牌:全國“青年文明號”。
曆年來,武警總部巴忠錟、張樹田、楊國屏、徐永清、劉源等十幾位首長都曾到中隊視察工作。
到過這個中隊的人都知道,在武警廣東省總隊,有過這麼多、這麼高榮譽的中隊隻此一個,在全國武警部隊也是屈指可數。
2.要緊的是拒腐防變
在當年沙頭角區委宣傳部編寫的愛國主義講話材料——《沙頭角曆史和現狀》一書中,有這麼一個觸目驚心的事例:
鹽田中心小學一女學生,年僅13歲,在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影響下,經常閱讀黃色書刊,中毒很深,小小年紀竟說有三大煩惱,一是家庭煩惱,二是愛情煩惱,三是學習煩惱。一個學期曠課達400多節,後來,先後與八個本地人和多名香港嫖客發生性關係,甚至跑到賓館賣淫,事情披露後造成極壞的社會影響。
書中還寫道:人們都知道,在沙頭角生活的人,由於環境特殊,隻要信念稍有動搖,就可以輕易地跑到香港去。
事實上,也有很多人跑過去了。
在大環境的影響下,1992年以前,沙頭角中隊曾有3名戰士退伍後不足半年就倒流回深圳犯罪,就關在沙頭角看守所,被自己的戰友看押。
1991年,是個分水嶺。
沙頭角中隊黨支部“一班人”已經開始頭腦清醒地意識到,在這個地方,首先是要提高支部把方向、管思想、抓大事的能力。
最要緊的是拒腐防變。整整四年時間。
時任中隊長的張錫輝、指導員餘利興在探索。
一代又一代官兵在努力,部隊建設一天一個新模樣。
1992年,沙頭角中隊自組建以來,第一次被省武警總隊評為按綱建隊”先進中隊”,深圳市委也將它樹為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1995年,又是一個分水嶺。
一個叫李訓舟的新華社記者,寫了一篇有關沙頭角中隊帶兵工作調查報告,發在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
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看了報告後,十分高興,當即批示:“立淤泥而不染的中隊,主要靠思想政治工作,發揚了我軍傳統,幹部以身作則。”
1996年元旦剛過,武警總部派出一個高規格的調查組,在深圳調查了一個星期,明察暗訪了十七個單位,寫就《關於沙頭角中隊情況的調查報告》,呈給了總部首長。
調查組發現:當年這個巴掌大的海邊小鎮,有上千家工廠、企業、商店,139家美容院,26家歌舞廳、卡拉OK廳和桑拿房。
調查組總結出,沙頭角中隊近幾年來之所以纖塵不染,主要原因在於“五個到位”:講政治,把關到位;講紀律,管理到位;講傳統,發揚到位;講正氣,淨化到位;講職能,行動到位。
基本經驗有四條:把住“總開關”在培養人教育人改造人上下功夫;練好基本功,在“兩個經常”的結合上下功夫;用好活傳統,在解決新情況新問題上下功夫;幹部樹立好形象,在提高帶兵能力上下功夫。
調查組在明察暗訪,深圳的新聞媒體也在悄悄地摸底。
《深圳法製報》記者徐選禮說:“我們去采訪時,中隊長拿小孩喝的喜樂飲料招待我們,看得出幹部很淳樸,給我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當年,沙頭角中隊被武警總部授予了榮譽稱號。中隊長張錫輝作為武警部隊“優秀帶兵幹部”出席武警總部在北京召開的表彰大會和典型事跡報告會。
1997年5月22日。這是沙頭角中隊永遠銘記的日子。
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在廣州軍區視察時說:“到沙頭角中隊看看去,這個連隊我印象很深啊。”
到了中隊,老將軍十分高興。
當時下著雨,工作人員曾三次給老將軍撐上雨傘,三次遭到拒絕。工作人員不知所措地站在一邊。
在了解中隊建設總體情況後,張震對中隊幹部說:“毛主席說,一個人保持一時的榮譽很容易,保持一段時間的榮譽就不容易,一輩子保持榮譽就更不容易。我們共產黨的軍隊就是要做到無論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拒腐蝕永不沾,不被壞人拉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