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石破天驚!

“深圳特區”正式命名,伴著陣痛,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試管嬰兒”呱呱墜地。

中國武警在縣級以上城市都派駐警力。

據胡小明的長篇報告文學《南海利劍》介紹,980年,深圳組建邊防分局(同時還持牌武警深圳市支隊),擔負武警內衛和武警邊防任務,但主要是執行邊防任務。合二為一的邊防分局卻僅有兩間8平方米的辦公室,下轄六個公安檢查站,官兵總人數僅為101人。

1987年2月,公安部下達《關於改善和調整邊防體製的通知》,武警邊防部隊和內衛部隊正式分家。

2月10日,在偏僻的特區管理線鐵絲網邊,沒有彩旗,沒有軍樂,沒有掌聲,也沒有多少槍支和人員。

這天,“新版”武警深圳市支隊在這裏正式掛牌。當天召開的支隊第一次幹部大會,總共93個幹部。除了人少之外,當時深圳市支隊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窮!

支隊機關樓原是一個中隊的營房。後麵是一座山,前麵是一條溝。官兵都說,這哪像一個正團級單位的機關大院?

分家後不久,省武警總隊副政委劉時英到支隊檢查工作。這個人坐不住,愛轉辦公室。當他來到管理股時,正忙著的管理股長把自己坐的椅子讓給劉時英,然後另外又去找凳子。然而,哉遍整座樓也沒有找到。管理股長隻好把辦公桌的抽屜取出來,豎在地上當凳子。正當管理股長興致勃勃地彙報工作時,沒想到“凳子”“哢嚓”一聲被坐垮,股長大人一屁股坐在地上,在副政委麵前難堪得滿臉是苦笑。劉時英卻實在笑不出來,一聲歎道:“這哪像特區的部隊啊!”可更多的情況劉時英當時並不知道,比如支隊政治處主任楊添發,沒地方辦公,就把廁所改成了辦公室;不少中隊吃飯沒飯堂,沒飯桌,一到開飯,把菜和飯一起盛在軍用臉盆裏,一個班的人就在地上圍坐一圈,吃飯;還有不少中隊上課沒桌凳,娛樂沒設施,那真是窮得可憐。

80年代末的深圳,雖然意識形態領域關於特區、關於市場經濟、關於外資的爭論仍然沒有休止,但是經濟引擎已經飛速發動起來。

人的物欲被突然釋放出來,金錢意識空前濃重!

全國各地的人都往這裏湧,有人說“60年代送子女到部隊參軍,80年代送子女到深圳打工”同樣有麵子。這不是老百姓說,是內地一個縣市官員說的,因為有的縣在深圳打工的人員每年寄回去的錢,加起來,遠遠超過全縣一年的財政收入總和。直到現在,湖南攸縣仍有六七千打工仔開著深圳的六七千輛出租車。試想,一個人一年往家鄉寄一萬元,就是六七千萬,對於一個內地縣來說是什麼概念?事實上,他們每人每年寄回去的遠不止一萬,加起來總有幾個億!所以,每年春節,攸縣的黨政領導都要來深圳,感謝交通運輸部門對當地經濟發展的關照。

正是市場經濟一路狂歌猛進的時候!

如果說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試管嬰兒”的話,深圳武警就是陣痛嬰兒繈褓邊寸步不離的守護者。

這支與年輕的特區有著同樣命運的武警部隊,並不像其他許多武警支隊一樣,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一整個團建製的轉隸過來的,有著悠久的曆史和優良的傳統,經曆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甚至是更為久遠的戰爭的洗禮。對她的前身今事的追溯,使年輕的支隊政治處編史幹事鍾誌懷感到輕鬆的同時,也略感遺憾。這位副連職幹事的時間思維頂多隻需上溯至特區組建伊始,上十餘年,有的中隊組建還隻有兩三年時光;他的空間思維更是隻需延伸至深圳市六個區,縱橫1952.84平方公裏的地域。

與特區一樣,她太年輕了,她太富有朝氣了。

然而,“年輕”這詞並不總是褒義的。當然,這是後話了。

2.湧動春潮的動感地帶深圳變成特區了,但就連當時的決策者們也無法預料這個“試管嬰兒”的前途和命運。

然而,一個城市,來這個城市的人,都在發生夢幻般的變化。

江澤民同誌1995年回憶自己在1980年任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和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的時候,第一次來深圳見到的情景:當時深圳是暴風雨天氣,羅湖口岸一片汪洋,來往行人卷起褲管、提著鞋子在街上穿行。

武警深圳市支隊很多兵齡與特區“年齡”相同的老兵,都能記起,當時“下海”是當年最流行的詞兒,既生動又準確。下海的人來了,一批又一批,與日俱增。據資料顯示:深圳剛剛成立特區之際。每天進入深圳的人多達3萬,汽車多達5千輛,到了兩年後的1984年,每天湧入深圳的人流達3萬人,車輛高達兩萬輛。單是深圳市委接待處一年就接待了30萬前來參觀的客人。

一位建築工程師,他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穩定的家庭,50出頭的他還是被那股春潮卷動了心,成了“打工”族中的一員。他在北京開往廣州的火車上站了一天一夜,始終心情亢奮,毫無倦意的勁頭有點兒像大串聯的年代,去北京,去韶山,去延安,他隻求能到特區窗口呼吸一下改革開放的新鮮空氣和更多地實現一個建築師的價值。一個女大學生,學的是金融,一手拿到畢業證書,一手拿到錄用通知,多麼好的人生際遇啊,不過她放棄了,兩手空空來到深圳另有一位來自冰城姑娘,她來深圳前,在哈爾濱經營了一家不大不小的服裝店,收入頗豐。她來深圳的動機說來令人難以置信。她最初來深圳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這裏氣候好,一年四季都能穿裙子。賈宏偉是一位從中原來的小夥子,退伍軍人,曾立過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