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泰龍總共經曆了1855次拒絕,無數的冷嘲熱諷,最後總算有一家公司願意采用他的劇本,並聘請他擔任劇本中的主角,從此奠定了他國際巨星的基礎。
無論是喬丹還是史泰龍,他們都有一個特點:沒有成功,就決不放棄,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他們就決不停止自己的努力。
一個企業的成功,一個員工的成長,同樣需要這種對結果永不放棄的精神。隻有所有的員工對結果不是想要,而是一定要的時候,企業才能得到最終極的結果。
讓我們再來看看發生在著名企業韓國三星的一個活生生的事例:
1987年,李健熙從父親手中接掌三星;1993年,他開始重塑三星。1993年7月初,李健熙察覺到必須盡快做好改變和革新的象征性措施,他就命令秘書室次長李鶴洙立刻實施“7-4製”,也就是三星所有員工,上下班時間調整為上午7時到下午4時。
一直強調“除了妻兒,一切都要變”,以及“從我開始改變”的李健熙,為了三星必須生存下去的急迫性,升起了“7-4製”的改革旗幟。
以下是李健熙的講話內容:“在早上7點或7點30分上班後,設法在下午4點或5點以前完成當天的工作。不要隻是說說而已,而是要貫徹實行。下班後可以找個地方去運動,見朋友或去學習語言,但務必要在6點30分以前回到家。”
當年,三星原本的上班時間是上午8時30分,提早1小時30分上班的變化,使這些“沒睡醒“的三星員工,親身體驗到“改革”的新措施。
實施“7-4製”後,三星公司調查員工下班後如何利用時間。發現61%的人參加學習課程,24%的人和家人相處。“7-4製”誘導員工開發自我,帶來以質為主的變化和體製上的調整,使三星不論在任何經營環境下,都能創下年平均數萬億韓元的收入。
1997年,由於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巨大衝擊,韓國很多的大企業紛紛倒閉,三星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在這個危機時刻,李健熙決定再次重整三星,他對員工說:“為了公司,生命、財產,甚至名譽都可以拋掉。”
李健熙強烈的危機感和決絕心,帶領三星集團製定了明確的戰略,堅定不移地執行戰略。到2002年底,三星集團終於打進世界IT領域20強。
為了改革的成功,三星集團全體上下齊心協力,奮勇拚搏,不惜提前近兩小時上班,20萬員工的生活習慣因此而改變。
要成為一個有執行力的員工,要做好你的本職工作,就必須做一個追求結果的員工。對於結果,不是想要,而是一定要,不管付出多大的努力和代價,都一定要得到。
職業素質測試14:意誌力測試
測試題:
1.你不能完成自己所定下的目標嗎?
A.是B.否
2.你在使用儲蓄的時候,總是花到儲蓄額的極限嗎?
A.是B.否
3.你從未設計或執行一年的長期計劃嗎?
A.是B.否
4.對你年輕時交的朋友,你的父母大多時候不表示讚同嗎?
A.是B.否
5.你常幻想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且沉醉於其中嗎?
A.是B.否
6.你容易被說服嗎?
A.是B.否
7.你嗜酒如命,經常因為貪杯而誤事嗎?
A.是B.否
8.你的大部分朋友認為你是衝動、情緒化的人嗎?
A.是B.否
9.你在年輕的時候總是麻煩不斷嗎?
A.是B.否
10.你常對自己和他人食言嗎?
A.是B.否
11.你認為未將貴重物品妥善收藏的人和竊取那些東西的盜賊一樣有罪嗎?
A.是B.否
測評標準:
答“是”得1分。
答“否”得0分。
測評分析:
0-4分:意誌力相當強,能夠抵抗各種誘惑。
5-7分:意誌力一般,對誘惑的抵抗能力也一般。
8-12分:意誌力很弱,抵抗誘惑的能力極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