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的做法比較簡單,既可熱炒又可涼拌。可將芹菜切成手指大小的條狀,放到開水鍋中煮熟,熟後放入涼開水中。放涼後嚼一嚼,這樣就可以幫助按摩牙齦。
●護齒食物之二——奶酪
作用:修複牙齒損傷。
鈣攝取不足,不但會引起骨質疏鬆,還會損害牙齒健康,所以每天要從各種天然食物裏補充鈣。奶酪是鈣的“富礦”,經常食用除了可使牙齒堅固之外,還能發揮其他保護作用。
研究表明,奶酪除了含有豐富的鈣、磷等牙齒必需的營養物質,還含有獨特的酪蛋白,酪蛋白能有效阻止牙菌斑的形成,修複牙齒的損傷。此外,奶酪還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平衡口腔內的酸性環境,抑製細菌生長,堅固牙齒。因此,奶酪堪稱牙齒健康的“夢之食品”。
為此,澳大利亞牙科學會特別推薦,奶酪為預防齲病的第一首選食物,父母應讓兒童多吃奶酪,少吃糖果。營養學家通過研究表明,一個成年人常吃奶酪,可實現人老牙不老的夢想。西方人大多數牙齒潔白整齊,可能與他們常年食用奶酪有關。
那麼奶酪該怎樣吃呢?很簡單!以西紅柿乳酪三明治為例。準備2片全麥吐司、一片西紅柿及一片低脂乳酪。首先,在吐司片上放乳酪片,再放上擦幹水分的西紅柿,擠上少許黃芥末醬,撒上少許黑胡椒;然後用另一片吐司將材料夾起來。用錫箔紙將吐司包好,放進預熱的烤箱,烤8~10分鍾即可。
●護齒食物之三——洋蔥
作用:牙齒細菌“殺手”。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因為洋蔥的氣味而討厭食用洋蔥。但是,洋蔥實在是一種好食物,其不僅可以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而且還是一個護齒的功臣。
洋蔥的護齒作用關鍵在於其含有的硫化合物,它們是牙齒的殺菌劑,能殺滅引起齲病的變形杆菌,而且以新鮮的生洋蔥效果最好。因此,常吃洋蔥可以保護牙齒。
建議每天吃半個生洋蔥,不僅可以預防齲病,還有助於降低膽固醇,預防心髒病及提升免疫力。所以當你製作生菜沙拉時,可以剝幾片新鮮洋蔥加進去;或者在漢堡、三明治裏,夾上一些生洋蔥絲,既能讓食物變得美味,還可以保健你的牙齒。
●護齒食物之四——香菇
作用:抑製牙菌斑。
香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自古就被譽為“蘑菇皇後”。研究還發現,它對牙齒也有保護作用。原因是香菇中所含的香菇多糖體可以抑製口腔細菌,使其不能製造牙菌斑,從而防止齲病。
香菇還含有一般蔬菜所缺乏的維生素D源(麥角甾醇),麥角甾醇經日光照射,可轉變成維生素D,幫助兒童骨骼和牙齒成長。另外,香菇中含有的粗纖維與芹菜粗纖維的作用近似,咀嚼時與牙麵發生機械性摩擦,能清除牙菌斑,對牙齒有清潔作用。所以,容易沉積牙垢的人可以多吃一些香菇。
每周吃2~3次香菇,就可以讓我們的牙齒得到很好的清理和保護。此外,香菇中還含有鮮香味物質鳥苷酸和香菇精,氣味芳香,有助於口氣清新。同時,香菇所含的大量維生素C,同樣具有殺滅有害菌、保護牙齒的作用。
●護齒食物之五——芥末
作用:殺菌防齲病。
芥末別名芥子末、芥辣粉,是芥菜的成熟種子碾磨而成的一種辣味調料。品嚐日本料理的生魚片或是壽司,都要配上嗆得眼淚、鼻涕直流的芥末,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芥末可以殺菌。芥末嗆鼻的主要成分是異硫氰酸鹽,這種成分不但可預防齲病,而且對預防癌症、防止血管凝塊、輔助治療氣喘等也有一定的效果。
●護齒食物之六——芭樂
作用:預防牙病。
芭樂的維生素C含量高居水果之冠。而維生素C是維護牙齦健康的重要營養素,嚴重缺乏維生素C的人牙齦會變得脆弱,容易罹患疾病,出現牙齦腫脹、流血、牙齒鬆動或脫落等症狀。
經常外食或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可以隨身帶一顆芭樂,等肚子餓或精神委靡時吃,既補充體力又可以堅固牙齒。
●護齒食物之七——綠茶
作用:抗酸防齲病。
許多研究都指出,綠茶的抗齲病能力相當強:一方麵是綠茶含有大量的氟,可以與牙齒中的磷灰石結合,具有抗酸防齲病的效果;另一方麵是綠茶中的兒茶素能夠減少在口腔中引起齲病的細菌,同時也可消除難聞的口氣。
一天喝2~5杯綠茶,最好在用完餐或吃了甜點之後飲用,既能清潔口腔,又可以去除異味,還能保護牙齒。但綠茶裏含有咖啡因,所以孕婦應該限量飲用。
●護齒食物之八——薄荷葉作用:減少口腔內細菌滋生。
在歐美國家,許多家庭用薄荷葉自製漱口水,緩解牙齦發炎、腫脹等不適感。國外研究也發現,使用這一類藥草漱口水可以減少口腔內的細菌滋生。
當吃完一頓大魚大肉之後,喝一杯不加糖的薄荷茶,不僅除細菌,還可以去油膩,緩解腹脹感;當你苦惱於滿嘴的蔥、蒜辛味而不敢開口交談時,建議嚼2~3片新鮮薄荷葉,有助於去除這些令人尷尬的氣味。
●最後,最常見也最易被人忽視的護齒食物就是——水
喝水是最簡單,但也卻是最重要的牙齒保護方法。適量喝水能讓牙齦保持濕潤,刺激唾液分泌,在吃完東西之後喝一些水,順道帶走殘留口中的食物殘渣,不讓細菌得到養分,損害牙齒。
如果吃過東西之後,無法立刻刷牙,切記喝一杯水來清洗口腔,減少患齲病的機會。
來吧,幫你的牙齒做運動
天天鍛煉身體好,那麼,牙齒如何鍛煉呢?
牙齒的鍛煉方法主要有2種:叩齒和咬齒。
叩齒是一種較常見的牙齒保健方法,現代醫學認為其可增加牙齒的自潔作用,發揮咀嚼運動所形成的刺激,增強牙體本身的抵抗力。
具體方法是:嘴唇微閉,上下牙齒有節奏地反複分開、合上,牙齒觸碰發出響聲。每日早晚可各叩齒一次,每次叩齒次數因人而異,多少不拘。叩齒的力量也不求一律,可根據牙齒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但必須持之以恒才可見成效。
有一種說法叫“叩齒三十六”,就是每天起床後和睡覺前各叩齒36下,同時將產生的口水咽下,從小堅持一直到老,可以使牙齒堅固,不生牙病。據文獻記載,古代名醫陶弘景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齒法,他認為“齒為筋骨之餘”,叩齒能令人筋骨健壯,精神爽快。據說宋朝大詩人蘇東坡也有叩齒健身的習慣。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壽命最長的皇帝,他的長壽秘訣之一即“齒宜常叩”。
有的人或許要問了,這叩齒難道與平時吃東西咀嚼不一樣嗎,為什麼我們還要單獨練習叩齒呢?其實,它們是不同的。叩齒的主要目的是健齒、固齒,屬於保健性質,而咀嚼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牙齒將食物磨碎,屬於人體的生理功能。除此之外,叩齒與咀嚼在力量上也有不同,叩齒是利用適當的力量,通過震動牙根周圍的組織,提高牙根抵抗疾病的能力;而咀嚼力量的大小則與咀嚼的食物種類、軟硬度有關。現代科學認為,叩齒能興奮牙體和牙周組織的神經、血管和細胞,促進牙體和牙周組織的血液循環,增強其抗病能力。
當然,叩齒雖好,也有不適合之人。一般認為,已患牙病的人最好不要叩齒,主要是由於叩齒力大,容易損傷牙齒,這類人可采用咬齒法。咬齒可視為叩齒法的一個輕量級的鍛煉方法,因用力刺激的程度不同而異。
咬齒的方法是:全口上下牙齒緊緊合攏,有節奏地咬緊、放鬆。咬緊時用力,放鬆時上下牙齒也不離開,反複30餘次即可,能促進口腔新陳代謝,增強牙齦血液循環,適用於各種牙齒疾病,並可堅固牙齒,延緩脫落。
鼓漱,讓牙齒更強健
鼓漱法是中國的傳統保健方法之一。古語雲:赤龍攪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
鼓漱,指的是氣流在雙頰、上下唇等軟組織協同作用下,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動,即口中不含液體進行漱口,從而使口腔多生津液、助消化,並可清潔牙齒和口腔黏膜,增強口腔自潔作用,提高牙齒的抗病能力,鍛煉口周肌肉,使牙齒更加健康。
聽起來覺得有點難以理解吧,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一步步來:
首先,閉口咬牙,口中含一小口氣,要以舌和兩腮在口中上下左右攪動,即做漱口動作,空漱30次以上,鼓漱時會產生大量的唾液,等唾液滿口的時候,分為3次慢慢咽下。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可能唾液不多,長時間練習之後,自會增加。同時要注意,吞咽唾液時要有聲音。
鼓漱法每日進行2次,每次1~2分鍾,同時以舌尖在牙齒的內外上下進行按摩1~2分鍾。
持之以恒地來做這項簡單的牙齒保健操吧,它會讓我們的牙齒變得更牢固、健康。
轉轉舌頭,清潔口腔
運舌,別稱攪海,指的是舌頭在唇頰與牙齒的間隙中按一定方向運轉。
中醫認為,舌體和人的五髒六腑有著密切的聯係。整個舌體分開來看,舌邊屬脾,舌根屬腎,舌心屬胃。經常運動舌體,能改善舌體的血液循環,使舌體味蕾的敏感性增強,從而增加食欲,並且可以清潔口腔,預防口腔疾病。
此外,運舌還有利於防治老年性口腔黏膜病和舌體萎縮,能刺激唾液分泌增加,滋潤胃腸,有助於脾胃功能,並能防止口苦和口臭。
那麼,究竟該怎樣運舌呢?首先端坐時要靜心閉目,調勻氣息。上下牙齒不要緊咬,留出1厘米左右的縫隙,緊閉口唇,將舌尖伸出並稍向上彎曲貼上前牙唇側牙麵,用舌尖在口腔裏、牙齒外,轉動30餘下,這時口腔內會漸漸湧出唾液。當唾液滿口後,就分3次咽下。接著用舌在口腔中舔摩內側齒齦10圈左右。最後,要以鼓漱收場。
不管多麼忙碌,一定要抽出時間試一試這個簡單的方法,相信你絕對不會失望。
擦擦麵部也能保護牙齒
擦臉還可以保護牙齒?沒聽說過吧!但這確實是真的。擦麵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通過擦麵,可以使麵部的血液循環增快,並可以按摩麵部的大部分穴位,對於疏通氣血很有幫助。對牙齒來說,擦麵可以促進頜骨的血液循環,從而使牙齒生長的牙床更健康。
在擦麵之前,我們首先要清潔手部和麵部,塗上些許潤膚型護膚品。
準備工作做好後,現在開始吧!
首先雙手上下循環摩擦,要稍微用一點力氣,速度快一點,在摩擦生熱後將手覆蓋在麵部,由下往上移動手掌,鼻部則由上至下移動。當熱度散盡後,再次摩擦手掌使之生熱,重複以上動作,直到自己覺得舒適即可。
建議:不要在街邊散步或鍛煉時擦臉哦,這時灰塵比較多,容易將細菌帶入麵部肌膚紋理中,有可能造成細菌感染或過敏反應。
“鑽”般閃亮
按按牙齦更健康
牙周病是現代人最容易患的口腔疾病之一,往往會導致牙齦退化、萎縮,而對牙齦適當刺激,可以使牙齦更強健,不易萎縮。
牙齦按摩就是這樣一個好辦法,它可以促進牙齦角化,使上皮增厚,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代謝,從而提高牙齦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減少牙齦萎縮,防止牙周病和牙齒鬆動,保持口腔健康。
除了刷牙,平時咀嚼一些粗糙、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也會對牙齦組織產生適當的刺激,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
牙齦按摩的適用人群很廣,半歲以上的人群都可以。上述方法可以每天進行2~3次,每次以3~5分鍾為宜。
但是在按摩過程中要注意用力適當,不然可能會對牙齦造成壓迫性損傷。
用手指按摩時,要洗淨手指,不宜蓄留過長的指甲,以免劃傷皮膚或將細菌帶進口腔。
若是選用牙刷按摩時,應盡可能選擇軟毛牙刷,而且刷頭要小,既能避免刺傷牙齦,又可保證各個部位的牙齦都能被按摩到。
不要小看這個簡單的按摩方法,臨床上不少病例證明牙病患者如能堅持正確、認真的牙齦按摩法,能在數年甚至數十年內保持牙齒穩固且無炎症。
所以,凡是想要擁有一口健康好牙的朋友們,一定要牢記這種按摩方法,並付諸於行動,相信一定會受益終身。
洗牙:跟牙菌斑的一期一會
一期一會,意為與某些事物隻有一次相見的機會。而與牙菌斑的一期一會,是定期洗牙的根本任務。
牙齦具有特殊的組織結構。牙齦的邊緣,與牙麵之間不是緊密附著,而是存在一條0.5~3毫米深的淺溝,稱為牙齦溝。牙齦溝內易積存食物碎屑,易附著牙菌斑,因此成為厭氧菌生長繁殖的“良好溫床”,由於其呈封閉狀態,不易清潔,常導致牙周炎症的發生。此外,牙齒鄰接點下方也是難以徹底清潔的區域,僅靠刷牙並不能完全清除異物,容易成為引發牙周疾病的隱患。
通常來說,牙齒在徹底清潔後的半小時內即會有新的牙菌斑形成,在形成的第2~14天內即開始發生礦化過程,久而久之即成為牙結石,引起牙齦炎、牙周炎、出血、口臭,最終引起牙齒鬆動,甚至脫落。
洗牙不僅能去掉肉眼可見的牙結石、色素等,更能去除肉眼看不見的對牙周有不良作用的細菌,並在洗牙的同時發現一些牙齒問題。因此,成年人如果從未洗過牙,應盡早到醫院做一次潔治,而且最好半年做一次。如果是牙周炎患者,可以縮短到3個月一次。通過洗牙可以減輕牙齦炎、牙周炎的炎症狀況。
當然,單純靠洗牙是不能治愈牙周病的,要治好牙周病,還應該在洗牙之後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和口腔專業治療。
●洗牙的好處
在發達國家,洗牙已成為很普及的常規口腔保健項目,人們每年1~2次定期找自己的牙醫洗牙。洗牙時,如果發現牙周病,牙醫會及時進行口腔專業治療,以保持口腔健康。
洗牙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技術工作,一般可以分為2種,一種是手動器械洗牙,需3個小時左右,另一種是超聲波洗牙,需要1個小時左右。
說過了洗牙的醫用功能,我們也不能忽視它的美容功能,雖然它的本職工作不是為牙齒做美容,但是它可以去除牙齒上由於長期喝咖啡、吸煙、喝茶留下來的難看痕跡,還牙齒潔白本色。
●洗牙後的反應,你有嗎
可能有些人會說洗完牙後牙齒會有異樣或過敏的感覺,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由於牙結石好像大棉襖,一旦洗掉後,牙齒暴露在“久違”的環境裏,就會產生種種異樣的感覺。如果是健康的牙齒,一段時間以後,異樣感會消失。如果牙縫大了,說明本身就有牙周病,而且牙齦萎縮了,去除牙結石後給人以牙縫增寬的錯覺,但這不是洗牙造成的,而是牙周病本身的原因。如不及時除去牙結石,牙齦會進一步萎縮,反而會導致牙齒鬆動。
還有人認為洗牙會破壞牙釉質。其實目前潔牙大多是超聲波潔牙,即利用超聲波的震蕩將牙結石給震下來,並磨光牙齒牙麵,以去除牙結石對牙齒及牙周組織的損害。在正規醫院潔牙過程中,潔牙隻會在牙釉質表麵形成極細微的劃痕,經過拋光後,這種小劃痕幾乎沒有了,因此,洗牙對牙齒是沒有傷害的。
●這些人要慎重洗牙
雖然洗牙可以讓牙齒變得健康漂亮,但是對特殊人群也有特殊的要求,不能隨便洗牙。
患有各種出血性疾病的人,如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白血病患者、未控製的糖尿病患者、未控製的甲亢患者等,應該預先適量應用促凝血藥物,控製凝血速度,以免洗牙時出血不止。
患有某些急性傳染病的患者,如急性肝炎活動期、結核病患者等,應暫不洗牙,避免將疾病傳染他人。
口腔局部軟硬組織炎症處於急性期的患者,應該等急性期過後再洗牙,以免炎症沿著血液播散。
患有牙齦部惡性腫瘤的患者不可洗牙,以避免腫瘤擴散。
患有活動性心絞痛、半年內發作過的心肌梗死以及未能有效控製的高血壓和心力衰竭等患者不宜接受常規洗牙治療。
孕婦(尤其是懷孕的前3個月和後3個月)最好不要洗牙。
處於上述情況的患者如果想洗牙,則必須慎重選擇洗牙時間,等全身症狀穩定後,去醫院找經驗豐富的專業醫務人員洗牙。
定期拜訪牙醫=擁有好牙
長久以來,人們總是抱著有病才去醫院檢查的想法,根本不會定期去做身體檢查。實際上,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對於牙齒也一樣,定期的口腔檢查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你希望保持口腔健康,就應該定期做口腔檢查。不要覺得這是一筆浪費,口腔檢查會發現你尚未知曉的口腔疾病,它可能正在慢慢滋生,準備侵襲你的牙齒。發現問題越早,問題越小,治療需要的時間就越短,費用越低。定期的口腔檢查可以將口腔疾病控製或消滅在萌芽狀態。
一般來說,最好每隔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檢查。一些口腔常見病都屬於慢性病,它們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視,因此需要定期檢查,及早進行診斷。
1.定期檢查可以及早發現齲病
齲病在波及牙本質深層之前,沒有任何不適症狀,患者也不易發現,隻有在檢查的時候醫生才能發現。等到有了明顯的症狀再去就診,齲洞已經發展得又深又大,甚至波及牙髓,除了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外,還要耗費更多的治療時間、費用,並增加就診次數。
2.定期檢查可以杜絕牙周炎的發生
牙齦炎為牙周炎的早期表現,此時牙菌斑和牙結石堆積在牙齦邊緣,牙齦紅腫,刷牙或咬硬物時有出血,但感染尚未波及牙周纖維與骨組織,如果在檢查中發現了這一情況而及時治療,可避免牙齦炎向牙周炎發展。3.定期檢查可及早發現口腔隱患定期給口腔做檢查還可以查出原來的義齒、各種金屬或烤瓷冠、橋或種植牙的狀況以及是否有新的隱患;檢查原來的補牙材料是否有鬆動、脫失;檢查牙齒是否有新的缺損;早期發現口腔腫瘤;及時發現任何可以影響全身健康的口腔問題。
4.定期口腔檢查還可以隨時進行口腔谘詢
獲得保健知識,學會正確而有效的自我口腔保健方法,有利於維護口腔健康。
5.定期口腔檢查還可以早期發現一些特定的全身性疾病
有很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會在口腔有特殊表現,如壞血病早期會出現牙齦出血;急性白血病患者常因牙齦自發性出血而首先到口腔科就診;鉛、汞中毒的患者牙齦邊緣出現藍黑色線狀色素;麻疹早期在口腔黏膜上會出現麻疹黏膜斑等。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是維護口腔健康、促進全身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走進醫院,走近牙醫,也會讓你與健康的距離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