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影響牙齒壽命的疾病排行榜(2 / 3)

No。4 牙周病:牙齒脫落的“隱形殺手”

牙周病是牙周組織各類疾病的總稱,主要包括各種牙齦炎、牙齦增生、牙周炎、牙齦萎縮等。目前來看,牙周病是造成牙齒脫落的罪魁禍首。

患有牙周病的人,如果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隨著病變加重,患者會出現牙齦流膿、咀嚼無力、牙齒鬆動,還會出現反複發作的牙周膿腫,最終導致口腔多個牙齒鬆動、脫落。

牙周病不僅是引起成年人牙齒脫落的首要原因,更是影響心髒、肺、腎等重要髒器功能,導致各種疾病發生的重要成因。牙周病可引起心血管係統疾病(心內膜炎、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糖尿病、呼吸道和消化道慢性疾病,以及早產和低出生體重兒。

●牙周病還可能殃及胎兒

在發達國家中,患重症牙周病的孕婦發生早產和低出生體重兒的危險性是牙周正常孕婦的7.5倍。美國研究人員對早產兒及其母親口腔疾病的關係進行了調查,他們發現在一些早產兒體內,有與其母親口腔存在細菌相對應的抗體,證實這些早產兒與母親患牙周病有關。

●導致牙周病的“罪魁禍首”

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其病因通常分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全身因素包括內分泌失調,如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等分泌異常;維生素C缺乏,維生素D和鈣、磷的缺乏或不平衡,營養不良等;血液病;長期服用某類藥物,如苯妥英鈉;還有遺傳因素等。全身因素在牙周病的發展中屬於促進因子,可以降低或改變牙周組織對外來刺激的抵抗力,使之易於患病。局部因素才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下麵的這些局部因素一定要牢記哦!

1.牙菌斑

現已公認,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動因子,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2.牙結石

牙結石是牙周病的幫凶。細菌常躲在牙結石下方的牙齦溝內釋放毒素進而造成牙周破壞,形成牙周病。

3.創傷性咬合

在咬合時,若咬合力過大或方向異常,超越了牙周組織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組織發生損傷,也可導致牙周病。

4.其他

食物嵌塞、不良修複物、用口呼吸等因素也可以促使牙周組織的炎症及病變發生。

總之,牙周病的病因比較複雜,在治療時不僅要注意局部因素的消除,還要考慮患者的全身狀態,以便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治療需要很久嗎

治療牙周病時,必須對牙周組織的狀況及破壞程度先進行一番了解與評估,通常是借助全口牙根尖X線片及牙周袋深度測量來達成,評估完後才能擬訂治療計劃。通常牙周病的治療分3期:

治療初期——將口腔內所有髒東西盡量去除,而後以全口超聲波洗牙,進行牙周袋深部結石的刮除及牙根平整術,去除不良修複物、咬合幹擾等,再局部用藥。

手術期——比較嚴重的患部,尤其牙周袋較深之處,需做牙周翻瓣術,方能徹底將結石及病變組織清除。若有骨損失,可配合放置“牙周再生膜”及“人工骨粉”使破壞的骨組織再生,達到積極重建牙周組織的目的。

維持期——經上述治療後,除了要永久不間斷地做口腔清潔外,應依醫生指示,定期回診檢查,以充分掌握牙周及口腔情況。

No。5 口腔炎:免疫力引起的口腔問題

口腔炎就是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該病多發生在20~50歲,發病時多伴有便秘、口臭等現象。

口腔炎屬於一種“現代文明病”,因為有許多患者是在過度疲勞後發病的。此外,口腔炎也被認為與遺傳、激素等因素有關,如女性月經前口腔炎會有惡化情形,更年期女性病例有增多現象,但懷孕期女性則發病率較低,這些現象都顯示口腔炎的發生受激素變化影響。

由於口腔炎的病因各異,症狀也不盡相同。但無論是哪種口腔炎,其共同的臨床症狀都會出現流涎、食欲不振或進食緩慢、口腔惡臭、口腔黏膜潮紅、增溫、腫脹和疼痛。

一般認為,口腔炎會在7~10天內自行痊愈。但問題是,許多患者的病情總是反反複複,時好時壞,因而影響飲食及日常生活,令人感到困擾。

出現口腔炎時,患者若感到身體疲乏,就應檢查及了解營養是否均衡,休息是否足夠,並適量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當然,保持口腔清潔也是十分必要的。

No。6 牙齒裂痕:提前衰老的牙齒

現在走到鏡子前麵,對著陽光,張大嘴巴,看看你的牙齒有沒有裂痕?如果有,那你就要小心了。

這種牙齒裂痕在醫學上稱為牙隱裂,又稱不全牙裂或牙微裂,指牙冠表麵的非生理性細小裂紋,常不易被發現。

牙隱裂的裂紋常深入到牙本質結構,是引起牙痛的重要原因之一。隱裂牙常發生於上頜磨牙,其次是下頜磨牙和上頜前磨牙,第一磨牙又明顯多於第二磨牙。這是因為咀嚼運動時牙尖承擔著巨大合力的壓力,在壓力的作用下,上頜磨牙和下頜磨牙由於磨耗不均極易造成牙齒隱裂。

●牙齒礦化就像土地幹裂

土地肥沃的地方容易出現裂痕,還是水分流失的地方容易出現裂痕呢?答案當然是後者,同樣的道理,牙齒表麵有裂痕,通常是由於牙齒缺乏營養,表麵牙釉質流失且開始礦化變脆所致。除了可能變脆出現裂痕之外,伴隨症狀還有牙表變色、牙體過敏、出現蛀牙,最後失去光澤。這都是牙體退化的表現。

●牙齒結構薄弱也是問題

牙齒結構薄弱是隱裂牙發生的易感因素。牙齒結構薄弱不僅牙齒本身抗裂強度低,而且通常發生在牙齒經常集中承受力量的地方。當牙尖斜麵愈大,所產生的水平分力越大時,隱裂發生的機會也越多。

●不要忽視創傷力

當病理性磨損出現高陡牙尖時,牙尖斜度也明顯增大。正常咬合時所產生的水平分力也增加,形成創傷力,使窩溝底部的釉板向牙本質方向加深加寬,這就是隱裂紋的開始。在創傷力的繼續作用下,裂紋逐漸向牙髓方向加深,所以創傷力是牙隱裂的致裂因素。

●牙齒隱裂的判斷與治療

表淺的隱裂常無明顯症狀,較深時則遇冷、熱刺激敏感,或咬合時有不適感。深的隱裂因已達牙本質深層,多有慢性牙髓炎症狀,有時也可急性發作,並出現定點性咀嚼劇痛。凡出現上述症狀而未能發現患牙有深的齲洞或深的牙周袋,牙麵上探不到過敏點時,應考慮牙隱裂存在的可能性。

將棉花簽置於可疑牙齒的牙尖上,咬合一下,如出現短暫的撕裂樣疼痛,則可能該牙已有隱裂。

對於淺表的隱裂,無明顯症狀,且牙髓活力正常者,可以進行調治療,以減少側向分裂力量,防止裂紋加深;也可製備窩洞,盡可能將裂紋磨去後進行預防性充填。

而對於較深的裂紋或已有牙髓病變者,在牙髓病治療過程中,牙麵洞穿致使裂紋對力的耐受能力大為降低,盡管在治療時已降低咬合,然而在療程中由於咀嚼等原因,極易發生牙體自裂紋處劈裂開。因此牙髓病治療開始時可做帶環粘上以保護牙冠,牙髓病治療完畢應及時進行全冠修複。

No。7 牙列不齊:威脅牙齒健康的“隱形殺手”

正常的牙齒應該是28~32顆,整齊排列在牙床裏,沒有突出和歪斜的,就像兩隊排列整齊的士兵。牙齒的顏色應該是乳白色或者是黃褐色,且尖窩相對,咬合很好,上下牙如同技藝高超的舞者,你進我退,自然,和諧。

但現實生活中,牙列不齊的人卻比比皆是。牙齒不齊又稱錯頜畸形,主要表現為:牙齒排列不齊、上下牙弓間關係異常、頜骨大小形態位置異常等。

●牙列不齊也是遺傳問題

胎兒在子宮內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如果營養代謝失調,或母親患風疹或感染病毒等,都可能致使嬰兒期的牙齒發育出現問題;甚至母親懷孕期間受到外傷或分娩時造成產傷,也會使牙齒出現不整齊的現象(哦,請不要責怪你的老媽,她也不是故意的)。

●牙列不齊的後天因素

因素一,某些急性傳染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都有可能影響到牙齒和頜骨的發育。

因素二,內分泌功能紊亂或營養不良,尤其是維生素缺乏也會影響牙齒和頜骨的發育。

因素三,呼吸和吞咽功能異常也可能會影響牙齒和頜骨的發育。

因素四,若是養成某些不良習慣,如咬手指、咬上唇或咬下唇、伸舌或吐舌等,都會影響牙齒的整齊。

因素五,如果乳牙過早喪失或遲遲不掉,恒牙萌出順序紊亂等也都會造成牙齒不齊。

●牙列不齊害處多多

牙列不齊還會影響身體的健康。因為牙列不齊容易導致刷牙刷不幹淨,這就給牙菌斑和牙結石的產生提供了機會,接下來,牙齒和牙周都要遭殃了。

更不容忽視的是,牙齒不整齊,上下咬合關係不好,就會使咀嚼功能下降,從而加重胃腸負擔,帶來更多的隱患。

另外,牙列不齊還會影響到發音。

由於牙列不齊造成的顏麵形象損害,對青少年患者的心理也會產生嚴重的影響。

●牙列不齊需要矯正的情況

●兒童牙列不齊,父母看過來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兒童6~12歲替牙期常常會有牙齒不整齊的現象。這是因為兒童的頜骨還沒有長開,牙齒相對的卻已經長大了,父母並不用太著急。

但當孩子的乳牙全部換成一口不整齊的恒牙後,就要到醫院請醫生幫助矯正。因此,選擇12歲左右矯正牙齒比較合適。因為這時孩子整個牙弓基本發育完全,恒牙牙根逐漸發育完成,上下牙齒間的咬合關係也已調整完成,牙醫可對錯頜畸形的類型做出明確診斷,並采取合適的矯治方法。同時,12歲的兒童對外力刺激的生物反應性好,骨骼改建速度快,可塑性高,組織代謝旺盛,治療周期短,效果好,矯治完成後也容易保持效果。

但有一些牙頜畸形如“地包天”、咬唇等須在3~5歲進行治療;有些特殊的牙頜畸形應該在恒牙已經開始萌出的時候,即8~10歲時治療為宜。

No。8 牙痛:多種牙病的常見表現

牙痛是指牙齒因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為口腔疾病中常見的症狀之一,可見於醫學上的齲病、牙髓炎、根尖周炎和牙本質過敏等。遇冷、熱、酸、甜等刺激時牙痛發作或加重,屬中醫的“牙宣”、“骨槽風”範疇。

●“風風火火”的紅腫型牙痛

俗稱“風火牙痛”,發病急,表現為上下磨牙的牙齦嚴重腫起,稍加觸動就非常痛,別說咬嚼食物,連張口都會感覺疼痛。嚴重者會有咽喉腫痛、淋巴結腫大、發燒、大便不暢或便秘等症狀。檢查時,可見舌苔厚、幹或黃,舌質顏色鮮紅。多由於身體的病變(俗稱“上火”)所引發的牙齦急性發炎,其病變不是牙齦和牙齒口腔本身引起的,所以這種牙痛也稱為牙痛並發症。

●牙周炎引起的牙痛

牙周炎的患者不一定會有牙痛,但是當牙齦出現萎縮後有可能會產生牙痛,但牙齒疼痛的範圍也不盡相同,有的人僅是一顆牙或相鄰的兩三顆牙痛,有的人則是上下牙床等大範圍內的牙齒都會痛。牙周炎的疼痛是由於口腔內的一種厭氧菌引發牙周組織充血發炎,刺激牙神經而引起的疼痛,表現為酸痛,咬食時會加劇疼痛。此外,這種牙痛可能會出現牙齦紅腫的現象。

●令你惱火的齲病牙痛

這時牙齒已經有齲洞形成,特別是對糖類、奶類食品以及冷、熱等刺激特別敏感。發作時,是一種鑽骨般的痛。這種牙痛一般晚上比白天痛,躺著比坐著痛。

●亢奮的神經性牙痛

俗稱“虛火牙痛”。這種牙痛多由於齲病、牙周病、牙齦炎或是身體其他方麵的不適導致牙神經亢奮而引起的牙根痛。如熬夜或其他五官的病變及頭痛等原因,都有可能引起這類牙痛,故也列為並發性牙痛。

●這些疾病,讓你的牙齒痛、痛、痛

1.急性牙髓炎

多見於齲病較深的患者,病菌從齲洞進入牙髓腔,引起牙神經充血及炎症。牙痛往往為自發性,夜間疼痛加重,冷熱刺激後疼痛加劇。疼痛亦可放射到麵部、顳部及耳部。在患有化膿性牙髓炎時,遇到熱刺激疼痛加劇,而冷刺激時疼痛反而減輕或消失。

2.急性根尖周炎

由急性牙髓炎的發展或創傷等因素引起。患牙呈持續性疼痛,有浮起感,不敢咀嚼,患者能正確指出病牙,如叩擊病牙則引起疼痛,此時由於患牙神經已壞死,因而無激發性疼痛。

3.急性牙周炎

病牙不僅出現咀嚼痛和浮出感,而且已形成牙周袋以及牙鬆動。牙齦組織可出現反複腫痛及出血。

4.牙周膿腫

牙周組織炎症進一步發展可引起化膿性炎症。膿腫形成時疼痛劇烈,膿腫形成後局部出現波動感。在牙周膿腫形成後,疼痛感明顯減輕或緩解。

5.牙本質過敏

常因牙齦萎縮、牙頸部的牙本質暴露及牙體缺損所致。此時,冷、熱、甜、酸等刺激均可出現疼痛,但刺激停止後疼痛即可消失。

6.牙間乳頭炎

牙與牙的間隙內可被食物嵌塞而引起牙痛,稱為牙間乳頭炎。

7.幹槽症

主要發生於下頜阻生智齒拔除後,是由口腔細菌引起的骨創感染。多在拔牙後2~4天發生,可引起自發性持續性劇烈疼痛。檢查時可發現拔牙傷口內有血塊,有臭味。

另外還有如牙齦瘤、頜骨腫瘤以及三叉神經痛等,也可引起同側牙齒相應區域的疼痛。

●小方法讓你暫時止住牙痛

1.花椒一枚,噙於齲病處,疼痛即可緩解。

2.丁香一枚,用牙咬碎,填入齲病空隙,幾小時後牙痛即消,並能夠在較長的時間內不再發生(丁香可在中藥店購買)。

3.用手指按摩壓迫“合穀穴”(手背虎口附近),可減輕痛苦。4.用鹽水或酒漱口幾遍,也可減輕或止住牙痛。

5.牙齒若是遇熱而痛,多為積膿引起,可用冰袋冷敷頰部,疼痛也可緩解。

6.對於頑固性牙痛,在用上述方法無效時,可以含服適量止痛片來減輕疼痛,並及時就診。

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上述方法即使止住了牙痛,也不意味著治療成功,想要根治牙痛必須針對病因。建議止痛後去正規醫院看牙科,找到牙痛真正的病因,接受正規口腔治療以根除牙痛。

●牙痛的牙科常見處理方法

1.急性牙髓炎和急性根尖周炎:由牙科醫生實行開髓引流,在局部齲洞內置入樟腦酚和丁香油棉球即可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