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經驗豐富的英國飛機師既不能在8500米以上高度空投,也不敢貿然撞入不規則氣旋事先構築好了的死亡漩渦,最後剩下的選擇隻有一個:順著峽穀入口處相對平直的一段空程朝著裏麵直飛。一邊直飛一邊將機身快速拉起。平直峽穀地貌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氣流被夾在兩道平行線一般的山壁之間,那峽穀裏的氣流就隻剩唯一的兩種流向:要嘛從裏向外,要嘛從外向裏。
因為雪山、林地、丘陵、平原、湖泊的熱傳導係數各自不同,在白晝接受日光照射之後,荒山或者砂礫地帶的空氣呈現出一種對冷熱變化更敏感的特征,在白晝更熱更膨脹,在夜間更冷更收縮。與之相反,因為水的熱傳導係數遠遠低於礫石材質,所以海洋和湖泊上空的空氣對日夜溫差的反映最不敏感,也即是所謂的冬暖夏涼。海洋和湖泊,在酷熱的時候帶來涼意,在極寒的時候卻讓人略感溫和。這種相對意義上的不敏感,與隔壁砂礫地貌相對的敏感形成高低氣壓之間的落差,這種白天和夜間截然相反的兩種氣壓落差就會造成白天的風向與夜間剛好相反。
氣壓落差導致風向改變的科學道理略複雜,作為沒有讀過大學的農村青年,張宇閣下是弄不懂的,但他並不是城裏長大五穀不分的時尚殺馬特一族。他有山區生活的質樸經驗,雖然理論基礎不夠,卻很有實用價值。
自古以來的山地土著居民,早就懂得用不科學的語言將這種現象俗稱為進山風和出山風。
恰是在晨昏交替的時候,風向會變得十分淩亂,成為非常可怕的不規則氣旋。在正午和深夜,相對比較簡單,對於大型飛機而言基本上可以將峽穀裏的氣流視為直來或者直去。
還好!此刻已是深夜。所以空中霸王隻能順著峽穀往裏直飛,同時盡快拉起,不管空降兵能不能在有限的時間之內迅速完成全員跳傘計劃,飛機都會快速拉起,盡快回到一萬米之上氣流趨於平穩的安全空域。這樣就可以將飛機自身所冒的風險降至最低。空中霸王所麵臨唯一的風險就僅僅隻在於從8000米拉高到10000米這個過程中的那一小會兒。
從英軍測繪部門提供的電子地圖上錄得的等高線數據來看,峽穀裏的地坪平均海拔高度約莫6000米上下,所以運輸機空投之前選擇了海拔高度8000米的一小段直線飛行線路。空中霸王絕不敢從更高更安全的空域空投,那樣的話,數十名空降兵恐怕會遭遇極其慘重的損失。更教人頭疼的問題在於,即便付出了極其慘烈的非戰鬥減員作為代價,也未必能夠確保幸存者完成任務。數十名空降兵恐怕沒有一個人能夠正確降落在張宇閣下指出來的那個目標位置附近。
沒辦法!英國方麵的高層人物不知何故,似乎也把廓爾喀人和中國閣下今晚要做的某件事情,視作為跟大不列顛前途命運息息相關的一件急迫緊要之事。上峰已經下達了嚴令,要不惜代價確保這次空投任務成功。不惜代價的意思嘛,大概就是盡可能多扔幾十上百條人命下去,務必要令得其中的一人或者數人,成功找到並且牢牢看守住那個極其關鍵之物。隨後,留在原地等待下一梯隊的支援。
海拔8000米!也就是距離地麵的相對高度2000米,英國人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剩下的就要看空降兵自己的經驗、運氣,和臨機把握能力。
所謂兩條平行線之間夾著的氣流直來直去,僅僅是適用於空中霸王這樣的巨無霸運輸機。對於每一個空降兵而言,峽穀兩翼的山壁並非幾何圖表上的理想平行線,而是一連串的鋸齒狀山峰,能夠讓傘兵摔死的那些致命亂流,就來自於這些鋸齒型地貌對氣流形成的牽引和擾亂作用。這就譬如是原本平穩溫和的水流,倘若流經過一段迎水麵凹凸起伏千瘡百孔的堤壩之側,水流必定會受到嚴重的擾亂。在遇到巨大孔穴之處,總是會形成吸力極強的漩渦。這樣的漩渦通常可以將遊泳者拽入其中無法脫身,最後溺死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