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廉潔奉公 兩袖清風(1 / 1)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

——諸葛亮

隨著病情的日益嚴重,諸葛亮知道他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就在病榻上給後主劉禪寫了一封信,其內容如下:“伏聞生死有常,難逃定數;死之將至,願盡愚忠:臣亮賦性愚拙,遭時艱難,分符擁節,專掌鈞衡,興師北伐,未獲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終事陛下,飲恨無窮!伏願陛下:清心寡欲,約己愛民;達孝道於先皇,布仁恩於宇下;提拔幽隱,以進賢良;屏斥奸邪,以厚風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也。”

從諸葛亮寫給劉禪的信中不僅可以看出諸葛亮對劉禪的關愛之情,同時給人印象更深的恐怕就是諸葛亮的為政清廉,兩袖清風,堂堂蜀漢丞相,家中僅有八百株桑樹,十五頃薄田,這同當時普通的農戶人家毫無差異,實在是令人可讚可歎。

日本“最佳”電器株式會社創始人北田光男就是一位廉潔自律的人。

起初,“最佳”公司工作沒有交際費,總經理也沒有公家的轎車可供使用,辦公大樓內有一指示牌,上麵寫著昨天用的水、電、電話的費用,用來提醒員工要節約。

北田光男本人也厲行節約,他從來不隨便動用公司的財產,他自己每年去度假時,都是自己掏腰包,一切費用都不從公司支付。他說:“員工們的眼睛是雪亮的。當老板的人,一舉一動,員工們都看在眼裏,你如果用公司的錢亂花,員工知道了,就一定會瞧不起你。在這種情況下,你還能要求他們努力工作、操守廉潔嗎?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正是由於北田光男以身作則,清正廉潔使得“最佳”公司日益興旺。

諸葛亮官居要位,權傾天下,卻一絲一毫也不為家人謀取財富,而甘心讓他們同普通人一樣生活,這在封建官吏中,實屬難能可貴,這對今天的為政者來說,也是一個楷模。後世之所以“端推諸葛亮是全人”,與他的這種高尚的操守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