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真正的甲午(2 / 2)

一時間,屋子裏怔怔的,沒人接話。

唐冠霖有些奇怪,“爹,這是為何?”

唐景崧撇著眼,側視著他,反問道,“這手榴彈能扔出去多遠?”

這問題還真是沒去研究過,自己也沒碰過這玩意啊。不過想想解放軍的考核裏,好似30米及格,40米優秀的,那就取中間值好了,“按西洋的算法大概是平均35米左右。”

“那你知道排槍對射的距離是多少嗎?”

“呃!”唐冠霖突然想起來了,這個時代的恐怖戰術,那就是——沒有戰術!就算是威靈頓葬送了拿破侖的哪一戰,也照樣是運氣爆棚了而已,根本沒有任何值得效仿的驚豔表現!

受限於槍支的技術,射速慢,沒有膛線,子彈還是圓球形的,一出膛就不知道跑哪裏去,根本無法保證精準度。於是這個時候,就必須要用到密集度了,也就是排成一排或幾排,敵我雙方麵對麵站著火力齊射。

這也形成了近代戰爭史的一個奇觀,排槍戰,也叫做排隊槍斃!

因為沒有縱深,所以也就是用騎兵一衝就垮的程度。換而言之這個時代的槍戰,事實上戰鬥力一般。

可問題是,現在是甲午啊,北洋在遼東戰場上使用的,是英國亨利-馬提尼步槍、德國老毛瑟槍(1871年式)、法國哈乞開司和美國的雷明頓槍等先進的單發後裝線膛槍,那麼還要用這種老掉牙的戰術嗎?

不過唐景崧可沒去管他在想些什麼,仍然是自顧的說下去,“舉個例子,漢陽造的老套筒(仿造德國1888步槍),射擊距離1800米,有效距離是500米以內,然而精確距離不到100米。所以,在戰場上,在敵人還有1百米左右,我們的軍隊就潰散了,輪不到手榴彈發揮的餘地。”

不同於唐景崧的長籲短歎,唐冠霖的臉上卻是寫滿了莫名其妙。見老爺子沒有繼續說下去的意思了,他轉眼看看周圍,所有人的臉上,或是怒其不爭,或是臉紅耳熱,不一而足。

我說哥幾個,不打啞謎了成不?好好的玩耍成不?

“讓我來說吧。”人群裏擠出來一位濃眉大眼的家夥,清了清喉嚨,複又重重的歎了口氣,“就以遼東戰場為例,野戰大概可以分成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敵人未進入有效射程,隻要裝作要往前衝,北洋軍就會一片大亂,或者閉著眼睛爭先恐後的把槍裏的子彈都射出去,而後扔下槍往回跑,或者連槍都不打就開始跑。這個時候趴在地上的日軍就爬起來開始追趕,戰事就這麼結束了。。。”

沒有理會‘兩耳不聞窗外事’而顯得目瞪口呆的唐冠霖,這個身著補服的男人惆悵著繼續道,“第二種情況,是可以進行排槍對射,然而等日軍提起刺刀開始衝鋒,北洋軍就立即潰散。沒有例外。。。”

有些難堪的沉寂,半晌過後,唐冠霖像是要確認著什麼一樣,小心翼翼的出聲,“。。。一次都沒有?”

“一次都沒有例外!”斬釘截鐵的這麼回答了。

恍如是一道天雷從天劃落,重重的劈到不能自已的唐冠霖的頭上,莫名其妙的麻痹感爬遍全身,將他整個人的所有骨骼肌肉僵化當場。

完全無法置信,這就是念叨來念叨去的“百年國恥”?這就是冠絕國人心中永遠痛楚的“甲午之戰”?

可是這種恥辱,總覺得不僅僅限於被日軍擊敗,反而是這麼的不堪一擊的才是這個“百年國恥”的真正含義了吧!

尼瑪,窩囊到家的玩意!這遊戲我不玩了好不好,你不給我掛我就不玩了好不好?

PS…

巡撫:尊稱中丞、撫台,自稱本撫,當然麵對皇帝,就是(狗)奴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