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信所謂的“專家”(3 / 3)

目前美國10個報酬最高的領域(我們又要再次重申是“平均工資”):工程設計,數學,電腦信息科學,製藥業,建築/環境設計,物理學,會計,經濟學,健康/醫藥技術,物理治療。

最後,是一項特別的清單,現在美國失業率最低的10個州(假如你想搬到急需工人的州去的話):尼布拉斯加(美國失業率最低的州:僅為2.39%),南達科他(2.82%),北達科他(3.14%),依荷華(3.28%),猶他(3.36%),明尼蘇達(3.45%),維斯康辛(3.67%),科羅拉多(3.84%),新漢普斯爾(3.89%),德拉維爾(4.11%)。

自己決定這是否是“21世紀最熱門的職業”。不要相信所謂的清單、專家或善意的朋友為你推薦的好職業。測試一下,做出自己的決定。不要因為某項猜測清單的誘惑而盲目去尋找它,這可能讓你受到極大的愚弄。

有些人在看到那些所謂的清單後,然後就去獲取那個領域中的學位,可是,兩年後,甚至更短的時間,他們感到受了社會和專家的騙,對專家們所稱的重返學校以在這個或那個“熱門”職業中獲得一個學位的價值產生懷疑。他們失業了。他們悲慘、憤怒、失望,認為社會欺騙了他們。

他們有了那些花費巨大而無用的學位卻始終找不到工作,他們受到“我國是憑學位找工作”這句話的嘲弄。不要因為你認為某種學曆會保證你打找個好工作而去獲取它!千萬不要。

德雷科·鮑克對哈佛大學畢業生的跟蹤調查發現,大多數擇業失敗者都是受了某些“專家”的愚弄。痛苦的事實無一不在告誡求職擇業者,警惕假“先知”,根據自身特長、興趣,選擇自己的職業。職業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

那麼,職業對人生究竟有什麼作用呢?

第一,職業是獲得個人生活來源並維持家庭生活的手段。馬克思和恩格斯曾明確指出:“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曆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馬克思·恩格斯:《論費爾巴哈》)職業活動正是謀取衣食、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手段。在一個人漫長的一生中,一般都有三四十年的職業生活期,在入職之前的十幾、二十幾年,其學習生活會對其後的職業產生影響;入職以後其家庭生活狀況又與職業生活期的作為、收入息息相關;年老退休以後的生活也與此前的職業際遇關係極大。可以說職業是關係著每一個社會成員一生的重大問題,職業乃是人的第二生命。一個人如果不從事某種職業,其“安身立命”、“成家立業”就無從談起。

第二,職業是發揮和發展個人才能,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職業活動不僅為人們的物質生活資料提供經濟來源,而且在職業生涯中可以展現自己的智慧和才華,發揮和發展自己的潛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價值,創造人生的輝煌,包括在敬業、勤業、精業、樂業的職業活動中獲得個人的榮譽、地位、權利及各種福利等。由於職業與人生價值的實現是聯係在一起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選擇職業就是選擇人生。

第三,職業也是個人服務社會、服務他人的崗位。在我們的社會裏,人人都是服務對象,人人又都為他人服務。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既享受社會提供的便利和服務,同時,每個人進入勞動年齡階段以後又應當承擔一定的社會義務,為社會創造財富,為現代化建設出力,為他人提供服務。個人從事的某種職業既是個人在社會勞動體係中進行具體勞動創造的體現,又是為社會建功立業的途徑。同時職業生活還能促進個人的進一步社會化,為人的一生的順利發展創造條件。

總之,在人漫長的一生中,人的職業生活是人的一生的主體,是人生旅程中最關鍵、最輝煌的階段。首先,人的一生,有少年、青年、壯年、老年之分。青壯年是人生的黃金時期,通過從事職業勞動可以創造社會財富,並擔負贍老育幼的責任。其次,人的一生成就,基本上都是在青壯年時期的職業生活中取得的,人生的目的、追求、奮爭、歸宿,也都體現在其職業生涯之中。人們常說的“成功”、“成就”、“有為”、“業績”等等,都是指他們在職業活動上的出眾之處。此外,人的生活,有勞動,有創造,有消費,有娛樂,勞動和創造是生活的本質性內容,這就是說,職業生活是人的一生活動的主要部分,是整個生活的主旋律。在曆史上留跡,在社會上揚名,最主要的途徑就是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成功。就這一點說,人的價值就在於職業及其從事的職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