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之所以最終兩手空空,一事無成,就在於擇業時總想揀個大西瓜。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他們沒有問一問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喜歡什麼工作,喜歡在什麼地方工作。在擇業時,隻有把自己的專業特長與雇主的需求實際結合起來才能成大事業。
一個人能夠在某條職業道路上發展,但是,假如這不是建立在個人特有的興趣的基礎上,他的工作熱忱就很難持久,更不可能把該職業作為他終身的誌向和追求。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茨對貿易和電腦軟件開發十分感興趣,因此他能成功經營微軟,但想他決不可能是一個成功的餐廳經理。
因此,無論你是初涉職場還是轉換職業,你都有必要向自己提出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我的興趣愛好是什麼?我最喜歡做什麼工作?在我遇見的所有人或聽說或從書上讀到的人中,我最想做誰做的工作?
尋找符合自己的工作的年青人,不妨將這幾個問題在頭腦中過一遍,而且最好是在閑暇時做,比如在公共汽車上。
周末裏,你可以充分回味你的過去,以便能對你所樂於工作的種類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當然,你也可以在幾個星期裏仔細回憶過去,可以在一個晚上用一二個小時的時間,這完全在於你如何去做。
或許你還不知道自己最喜愛做什麼。那麼,請記住一個簡單的原則:在未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所在,切勿盲目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現在,取出一疊稿紙和一支筆,或者打開你的計算機,回答下麵幾個問題:
我有什麼嗜好、業餘愛好和誌願活動?天文學?地球大氣層研究?飛機?騎自行車遠行?養鳥?讀書?去野外宿營?收集硬幣、郵票、玩具或別的東西?烹調?手工製作?跳舞?電器?釣魚?種花或修理花園、草坪?
我擅長做什麼?別人是怎麼告訴我的?
一定要把自己最喜歡的工作描繪清楚。如果我想靠銷售謀生,那麼,我喜歡推銷什麼,化妝品還是健身器材,或是其他什麼商品?
我對什麼比較敏感(而且你認為並非每個人都如此敏銳)?或是我的視覺敏銳(比如對色彩、麵部表情、身體語言等),或者我的聽力敏銳(如能準確分辨出鳥叫聲),或者你的嗅覺敏銳(如能聞出空氣中淡淡的異味),或者我的味覺敏銳(如能嚐出許多種不同的味道),或者我的身體反應特別靈敏(如能感覺到空氣流動和溫度變化等),或者我的大腦特別敏捷(如能記住各種聯係、不協調和許多具體的細節),等等。想做的工作是否能更多地利用這種靈敏呢?
我表現最強烈的興趣是什麼(如果一件事情能引起你的強烈興趣,你將會把它做得很好;相反,你就不會)?什麼令我精疲力盡?什麼能調動我的活力?我想獻給社會些什麼?在這個社會,真正需要什麼樣的產品或服務?在這個世界上,我最憎恨和厭惡什麼?我最想幫助根除、糾正或修整什麼?我究竟做些什麼才能不違背我的心願?
我能幫助雇主解決什麼問題?譬如,我能使顧客們願意再次光顧、提高服務質量、提高商品質量、晝夜送貨服務、降低成本、開發新產品,或是別的什麼?在所有的應聘者當中,究竟是什麼使我脫穎而出的呢?
你很有必要花些時間對這些問題進行考慮,並把自己認為完美的答案刻在你的頭腦中。隻有對自己有了深入的了解,你才可能對謀得的工作投入最大的精力,並且收獲最大的成功。隻有真正了解了自己想要什麼,你才能在自己所以事的工作中獲取快樂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