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路怎麼走——選擇決定命運(1 / 3)

未來的路怎麼走——選擇決定命運

你決定投身於某一項職業之前,請花一定的時間,對這項二工作做一個全盤的認識和了解、並且對自我的發展作個規劃(可以去拜訪那些在這個行業幹過10年、20年或10年的人,聽取他們的意見,),否則,人的一生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實在難以想像。

(一)選擇決定命運

如果有人問你,你五年之後的工作會在哪裏?你會搖頭,茫然?還是會自信地告訴別人,我早就定下了五年計劃,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某個位置?如果你的回答是後者,那麼應該恭喜你,因為你已經懂得了做職業生涯規劃,說明你離成功已經不遠了。可是,我們發現,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的人隻是人抱怨:“1年己過去了,可我還是老樣子。”

茫茫人海,有的人一擲千金,有的人捉襟見肘,同時都有手腳,貧富懸殊卻存在天壤之別,是造物主的安排,還是天生的智能低下?都不是,是我們自己未能正確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人生的道路上,布滿了選擇,或者說人生就是由選擇組成。選擇是點,把選擇點連起來,就組成了人生的線路。

人的命運在於選擇,選擇的軸心是觀念。

人的命運不在於出身,不在於才能,甚至都不取決於教育。人的成功在於:用符合時代需求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危機與機遇是同時存在的。當人生轉折點出現的時候,你必須做出最恰當的判斷與行動!

在我們的生活中麵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我們選擇鞋的樣式。汽車、電視節目、度假的方式、我們的人生伴侶,以及我們這本書最重要的話題——選擇一份適合你的好職業。我們都有能力來選擇自己的生活,上帝賦予所有人這種選擇的力量,任何人都具備這種力量。每一項決定都是選擇的結果,你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你做了選擇,你的選擇往往出自於你的願望。

佳佳的成功之路其實也是由許多的選擇構成的,比如它應該去哪個地方發展,它應該去哪個行業工作,它選擇一種怎樣的人生規劃,它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公司,它選擇什麼樣的人作為老板,這都是選擇。

尋歡作樂、遊戲人生是一種選擇;孜孜不倦、爭分奪秒、埋頭苦幹也是一種選擇;邊幹邊玩、亦玩亦幹同樣還是一種選擇。不同的選擇把人們導向不同的路途和方向,使各自的人生呈現出不同的色澤和價值,最終收獲不同的果實。

選擇是一種力量。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被動的,因此感覺不到這種力量的存在。一旦我們的人生為自己所把握,我們就能感受到這種力量的存在了。

美國人民選擇羅斯福,所以有了二戰的勝利;比爾蓋茨選擇退學,所以造就了微軟帝國的輝煌;帕瓦羅蒂選擇歌唱事業,所以取得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的成就;中國足球選擇了米盧,所以能夠第一次闖進世界杯決賽圈……選擇決定命運!

(二)兩難的選擇

一個選擇常常會對自己產生深遠的影響,但在職業的選擇中,我們時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兩難選擇問題。我們時常就會因為錯誤的選擇而使自身的職業發展受到較長期的負麵影響。所以,大家在麵對職業兩難選擇的時候,應該特別慎重。

露茜是家網站的程序員,年輕漂亮,收入頗豐,又很受領導的賞識,更有同事的羨慕和嫉妒。

在外人看來,露茜可謂是春風得意,收入可觀、職業前衛,生活事業一片錦繡,露茜理應自信快樂才是。然而,在露茜的內心深處卻有個潛藏了很久的苦惱,露茜早已厭倦了這份工作,日複一日的電腦操作使她除了感到單調機械外毫無興趣可言,而這更加激發她心目中的文學夢。

令露茜最為不舍的是現在的單位高額的收入,它讓自己的生活有保障。但從興趣角度來說,露茜是一百個不心甘,她現在感覺好像都已經得了辦公室恐懼症。

露茜說,我就是不喜歡這份工作,但是又不能選擇我喜歡的工作,我感到很痛苦。一方麵我怕失去高薪,別的地方未必能有這麼多;另一方麵,我沒有我喜歡的工作所需的經驗和能力。這種長時間的矛盾狀態讓她很壓抑。

像露茜這樣的情況在我們身邊很常見。人們在職業探索階段及當某一方麵取得一定成就時會經常遇到類似問題。結果不僅危害心理健康,更不利於職業發展。

露茜所遇到的問題,實際上是心理學上的兩難選擇,即兩個目標都對自己有吸引力,又都有令自己不滿意和為難的地方,因而導致內心矛盾重重,難以抉擇。

那麼麵對兩難困境,我們該怎麼解決呢?

在有一些地方,有不少年輕人學曆都不是很高,家長們都更願意讓孩子早點工作掙錢。一位朋友在孩子也提出想早點工作時,她經過一番權衡,很毅然地決定讓兒子繼續上學。她向我解釋說:“上了學,以後有的是機會去賺錢;可是如果先去賺錢,上學的機會就不好找了。”在此,這位朋友引進了一個選擇的標準——機會的再生性。即如果某種選擇的機會是更難得的甚至是不再生的,那麼就應該優先考慮。如此一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對於這種兩難選擇,英國倫理學家邊沁提出了著名的“快樂測量法”,他列出了七個標準,對我們做決策時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強度:即比較兩個選擇中哪一個的價值最有助於滿足選擇者的強烈需要。

——確定性:即優先選擇必須是能夠較確定地帶來預期後果而不是可能性較小的目標。

——持久性:即優先選擇帶來的預期後果是較為持久而不是較短暫的。

——遠近性:即優先選擇應當能較快帶來預期後果的。

——純潔度:即優先選擇那些副作用較小的。

——繁殖性:即優先選擇的目標應有助於其他價值的實現。

——廣延性:即優先選擇的目標,其預期結果應當對較大範圍的情景適用。

由此看來,露茜至少應在兩個維度上考慮自己的職業

選擇:第一。賺更多的錢和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哪個對自己更重要。第二、目標實現的確定性的大小,就是能不能實現自己當文學大師的夢。

對露茜來說,繼續當前的職業是較為實際可行的,而從事文學事業需要的不僅是機會,更需要積累。而要想做好當前的職業則需要通過一些專業方法化解其對文學的情結,而且就目前來看這顯得很必要。

(三)正確的選擇

佳佳和歡歡最大的區別就是:佳佳總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要擁有最多最好的奶酪,要獲得職業道路上的成功,歸根到底就是需要你做出正確的選擇,選擇你的職業生涯規劃,選擇你的大環境,選擇你的行業,選擇你的公司,選擇你的貴人。選擇對了,你就可以獲得屬於自己的最多最好的奶酪,擁有一份好工作;選擇稍有不慎,奶酪就與你擦肩而過。佳佳和歡歡從天賦上說,應該是相差無幾的,但是因為在人生幾個重要的選擇麵前,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從而導致了迎然不同的命運。

那麼什麼是正確的選擇?

在佳佳看來,正確的選擇就是選擇離開了垃圾場到奶酪城堡去發展,選擇了自己的人生規劃。

那麼對於人生職業生涯規劃來說,正確的選擇就是選擇了符合自己特點的人生規劃,選擇了適合自己發展的生態圈(大環境),選擇了能發揮自己才能的工作與公司,選擇能幫助自己的貴人。

人在做出選擇的時候,大概沒有幾個人會以為自己是錯誤的,的確沒有人會故意將自己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他們之所以沒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選擇。

很多職業選擇都是在被動地無可奈何地局麵下做出的決定。

另外,也有一些職業選擇是在自主地情況下做出的選擇,但是很遺憾,這些人沒有拿出一樣東西去選擇——望遠鏡,目光的短淺直接導致了他們的平庸。他們被暫時的現象所蒙蔽,所以往往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