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錯誤是員工的影子(2 / 2)

正是這種盲目的樂觀主義,使人類得意忘形。對於亙古長存的茫茫宇宙來說,人類的智慧隻能是幼稚和膚淺的。世界無比龐大複雜,人類雖很聰明,並且正變得越來越聰明,但永遠也不能完全了解世間的萬事萬物。人類還有個難以避免的弱點,就是容易犯錯誤,永遠不犯錯誤的人是不存在的。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世界上大大小小的不幸事故、災難才得以發生。近半個世紀以來,“墨菲定律”這個幽靈攪得滿世界人心神不寧,它提醒我們: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我們將要麵臨的麻煩就越嚴重,事故照舊還會發生,永遠會發生。

“墨菲定律”忠告人們:麵對人類自身的缺陷,我們最好想得更周到、全麵一些,采取多種保險措施,盡量防止偶然發生的人為失誤。歸根到底,“錯誤”與我們一樣,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狂妄自大隻會使我們自討苦吃,我們必須學會如何接受錯誤,並不斷從中學習。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人類雖然越來越聰明,但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有多進步,有些不幸的事故總會發生。而且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麵臨的麻煩就越嚴重。錯誤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與錯誤共生是人類不得不接受的命運。但錯誤並不總是壞事,從錯誤中汲取經驗教訓,再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因此,錯誤往往是成功的墊腳石。

案例:給下屬失敗的空間

對於IT行業而言,IBM是一個令人敬仰又令人敬畏的經典,90多年屹立不倒足以把IBM塑造成一台比鍾表還要精密的龐大機器,30萬名IBM的全球雇員,是這架龐大機器的零部件。

以前的企業管理像軍隊那樣,什麼都聽上司講的。但現在這些管理者們必須要有一個很大的改變,因為現在的下屬希望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一個領導怎樣去容忍很有能力的人,很多想法並不完全和自己一致的人。領導不一樣的人來工作,是很重要的事情。

IBM認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要“有人願意接受他,有人願意跟他去走”。凝聚力,是領導者實現自己理想的基礎,但是凝聚力卻未必一定要靠惟命是從來鞏固。

在IBM,管理者總是在考慮怎麼接受別人,讓下麵的人怎麼發揮,讓他們被別人接受。

怎麼樣在一個組織裏麵劃出足夠空間給一個人發揮是很重要的,IBM的管理者們有自己的方式。

他們會盡量讓他們的夥伴(下屬)有足夠的空間去發揮他的才華。這些空間有些是可以寫下來(量化)的,例如財務方麵你可以批多少,哪幾種?有些是不能夠寫下來的。他們對夥伴有多大信心,就是體現在有沒有膽量放手讓下麵的人去做事。如果你沒有心胸將許多事情和權力下放,正是別人不願意做事的原因。

但是放手不是撒手,也不光是放。有些時候管理者有新的想法,探討一些新的想法,所謂開路,想到一些新的點子,就建議給下屬去做,去發揮。在IBM有兩個原則,第一個找到人,就放手讓他們做,第二個在給他們空間去做事情中,如果看見他們差不多要“淹”死了,就把他拉起來,救他一命。

拉起要“淹死”的下屬的時機也是一門學問,既然做事,就一定免不了犯錯誤,犯了錯誤,也一定是要給公司帶來一些損失的。在以強調團隊精神著稱的IBM,一般的保險措施是:從金錢、經營、體製,不同的方麵應該有不同的人去幫助快“淹死”的下屬。

在IBM的管理者眼中,最不可饒恕的錯誤有兩個。第一個,一個人三次犯同樣一個錯誤,絕對是能力有問題。如果總犯同一種錯誤,證明他沒有學習能力。第二個不可饒恕的錯誤是個人操守方麵的錯誤,這類錯誤是不可原諒,決不手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