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奇技淫巧滿天跑(1 / 2)

中國這個有著燦爛文化的偉大帝國,由封建社會這條大船承載著度過了2000多年的時光,有點像《聖經》裏說的那條大船諾亞方舟,中華民族忠實的子民們在大船的嗬護下航行在曆史的長河之中,一直自認為是世界的中心。而當這條古老的大船飄搖著來到19世紀,前方迎接它的將是有史以來最為無情的一次挑戰。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也正因為接受了這次挑戰,才得以最終融彙到整個人類的偉大文明之中。

1607年,徐光啟和利瑪竇一起翻譯刻印了《幾何原本》以後,又有許多出自洋人之手的科學著作被翻譯成中文,西方科學的書籍開始在一些中國學者中間流傳。不過如前麵提到過的,這些來自西方的科學書籍,並沒有喚醒仍然對自己的文化充滿自豪的大多數中國知識分子,朝廷就更不用說了,統統把西方的學問稱為奇技淫巧。

不過,來自西方的一些實用技術倒是很快派上了用場。當時的中國在還沒有來得及知道西方人是怎麼玩出這些奇技淫巧的時候,就很快把這些奇技淫巧派上了用場,比如“紅夷大炮”和《崇禎曆書》等。

17世紀初清朝建立以後,國家逐漸進入平穩發展時期。來自西方的科學,除了拿來就可以用的實用技術以外,其他包含著比較不實用的科學思想的淫巧奇器再也引不起重視。不但如此,中國人仍然視西夷西學於不齒。越來越多的傳教士來到中國,這又激起了很多飽學之士的憤慨,乾隆年間出現了大肆驅趕傳教士的行動。中國的學者們、士大夫們仍然繼承著前輩的儒家之道、宋明理學,繼續玩著更嚴謹更煩瑣的考據訓詁,對西方科學技術背後的思想根本不明白,也懶得搭理。中國這艘大船卻又繼續安安穩穩地航行了100多年,國民生產總值步步攀升,到乾隆“盛世”時,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可話又說回來了,你不搭理西夷,洋鬼子卻偏偏要來搭理你。明代開始與西方的海上貿易逐漸繁榮起來,但明朝有海禁政策,對於海外貿易具有非常大的限製作用。清代康熙年間開放海禁(1685年),在廣州設立海關,洋人們從此可以比較大膽地進入中國做生意了。廣州很快有了和現代國字頭外貿公司一樣的所謂“十三行”,專門從事外貿生意。一時間,掛著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德國、法國、俄國等國旗的各種船隻,頻繁地出現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海麵上。乾隆四十九年,一條掛著星條旗的船也從澳門溯珠江而上漂進了廣州黃埔港,這艘船就是著名的“中國皇後號”,美國佬從此正式加入到這個大貿易的行列中來了。

這些藍眼珠子的洋大人對中國的物產興趣十足。除了像香料一類西方人既喜歡又缺乏的東西以外,中國的大米、茶葉、絲綢、陶瓷、硬木家具、漆器、象牙雕刻還有像鼻煙壺等許許多多稀奇古怪的寶貝和小玩意兒,更讓這些洋鬼子口水直流,瞪出來的藍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到乾隆年間,中國與外國的貿易往來達到有史以來最繁榮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