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酒店最佳服務模式7(1 / 3)

第六章

超越顧客期望,保證顧客回頭

餐飲酒店的服務管理核心就是隨時關注顧客滿意度。在關注顧客滿意度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建立管理機製,鼓勵人人思考、人人創新,不斷超越顧客期望,保證顧客回頭。

一、顧客的需求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我們來看一張圖片(見圖6-1),通過這張圖片你想到了什麼?這是在海底撈的洗手間裏麵,台子上擺了很多物品,有大寶、啫喱水、梳子、牙膏、牙刷、剃須刀,還有女孩子綁頭發的橡皮筋等。海底撈的洗手間裏麵為什麼會擺這麼多物品?海底撈為什麼考慮得這麼周全?

圖6-1 海底撈門店的洗手間水龍頭附近擺放了很多顧客需要的物品

我將原因總結為兩句話。

第一句話,“顧客的需求,就是我的追求”。牙膏、牙刷為什麼擺在那兒?有的顧客吃飯之前問服務員:“你們這邊有牙膏、牙刷嗎?”服務員說:“沒有。”顧客說:“壞了,我喜歡先刷牙再用餐。”有的顧客用完餐後會問:“你們這有牙膏、牙刷嗎?我想清新一下口氣,刷個牙再走。”酒店或餐廳肯定都遇到過這樣的顧客。海底撈的管理者認為,“既然顧客有這樣的需求,那我們就要為顧客提供相應的服務。因為顧客的需求就是我的追求”,所以海底撈做到了。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洗手間,也提供了這麼多服務。你應該思考一下,你的酒店或餐廳在哪些地方滿足了顧客的需求,哪些是站在顧客需求的角度不斷地去琢磨、去超越,不斷讓你的顧客感到驚喜的?

第二句話,“顧客的難題,就是我的課題”。不管顧客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需要你幫他解決什麼問題,你都應該思考怎樣去幫他解決,讓他感到驚喜,讓他感到他想要的你都為他想到了。

在海底撈的洗手間,我曾有過這樣一段經曆。

有次,我從海底撈的洗手間一出來,準備洗手。根本不用我去打開水龍頭,一位保潔員向我問聲好以後,馬上為我打開了水龍頭。我說:“謝謝。”我在搓手的時候,他馬上給我摁洗手液,我伸手過去又說:“謝謝。”等我快把手洗幹淨的時候,他馬上遞給我擦手紙,我又感動地說:“謝謝。”打開水龍頭、摁洗手液、遞擦手紙,這三個動作,讓我感覺非常舒適,內心非常感動,讓我覺得我就是一個貴賓。

所以,有時候我開玩笑說,從海底撈的洗手間出來,隻需要閉上眼睛—說謝謝—伸出手—說謝謝—搓幹淨—說謝謝,就可以走出來了。

有一次,我走進一家酒店的洗手間,看見有一個保潔員站在那裏,於是我做了剛才的那三個動作,可等了半天沒人理我,保潔員會不會這樣看著我:這人是不是有病?他肯定會認為我是神經病。其實,我是在故意驗證保潔員的服務,看他知不知道顧客想要什麼。這就說明,哪怕是一個洗手間的保潔員,服務都存在差異;哪怕是一個洗手間的服務方式,也能體現差距。

在海底撈,保潔員不僅僅需要擦桌子、打掃衛生、刷馬桶,還必須時刻具備服務意識。連保潔員都在隨時服務顧客,連保潔員都在想怎樣給顧客創造驚喜,連保潔員都在想“我怎樣才能記住這位顧客”。可見,服務講到底就是隨時隨地關注顧客滿意度,創造機會幫助顧客。

二、鼓勵思考與創新,做最賺錢的生意

為什麼要鼓勵人人去思考,人人去創新?你的員工又是怎麼去思考、去創新的呢?看看海底撈為什麼要鼓勵員工去思考、去創新。

海底撈有一句管理箴言:如果僅僅讓員工嚴格地遵守製度和流程,隻等於雇傭了他的雙手,這是最虧本的生意。因為人的雙手是最劣等的機器:論力氣還比不過機械。而人最值錢的是大腦,因為它有創造力。

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考,海底撈在不斷地發揮每一個員工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地激勵員工去思考、去創新。海底撈的做法給了我這樣一個啟發:一定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激發員工的創新思維。不僅讓員工知道幹活,而且要讓他在幹活的同時學會思考、懂得創新。

1.鼓勵員工多出金點子

在圖6-2中,海底撈的員工在幹什麼?中間那一位也許是主管,周圍的一圈一定是員工。大家都在思考,而且他們每個人都有一支筆,他們都寫了一些內容。那他們都在想什麼,寫了什麼呢?他們是在想“我有哪些新點子,我有哪些好想法”。他們是在思考一些新

圖6-2 海底撈的員工思考會——我有哪些新點子,我有哪些好想法

的服務方式。

實際上,在海底撈的總部有一個創新委員會。創新委員會是由各大區經理、副總經理等人組成,大家共同做一些創新思維。除了總部有創新委員會,各個分店還設有金點子排行榜。也就是說,每個店每個月都要有一些新的思維。到了每個班組,他們要做什麼,其實就是圖6-2所呈現的畫麵,每一個班組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會思考“我們的金點子是什麼”。他們會圍繞顧客的需求,圍繞餐廳的各個服務環節,圍繞顧客的建議,做一些思考,做一些反饋,做一些創新,做一些交流。經過這樣的碰撞,他們會得到很多新的思維模式,包括金點子。

2.用員工的名字命名員工發明的物品

圖6-3是個手機套。在海底撈,它不叫手機套,而叫“包丹袋”。

圖6-3 海底撈員工包丹發明的手機套——包丹袋

因為這是一位名叫包丹的員工發明的。用員工的名字命名某個物品,這就是一種創新。這一措施激勵了一個又一個員工努力創新。

下圖是一個小架子(見圖6-4),上麵可以掛勺子。這是一個叫蔣恩碧的員工發明的,故名“恩碧架”。海底撈每家分店都有這個架子,這就表示海底撈一萬多名員工都知道這個架子的名稱,自然也知道這個員工的名字。這個員工就像企業明星一樣,也就感覺到了自己的價值,這是一種榮耀。

圖6-4 海底撈員工蔣恩碧發明的“恩碧架”

用員工的名字來命名物品,這對員工是一種非常大的激勵。這樣一來,海底撈的每一個員工都會比學趕超,都在想“我有哪些好的點子,我有哪些新發明,是不是也可以用我的名字來命名”。海底撈通過這樣的方式鼓勵員工創新,讓越來越多的員工投入到創新思考當中。

你也許在抱怨:“為什麼員工不會主動思考?”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相應的管理機製。海底撈有創新委員會,有金點子排行榜,而且如果員工有好的點子,也會跟獎金掛鉤,會有額外的獎勵。你給了員工什麼?如果激勵也沒有,考核方式也沒有,幹好幹壞一個樣,員工也就不會有什麼新的發明。他會覺得無所謂,他會想“我為什麼要多一些思考,隻要做好眼前的工作,不被領導罵就行了”。這就不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所以海底撈講:“如果僅僅是讓員工嚴格遵守製度和流程,就等於隻雇傭了他的雙手。這是最虧本的生意。”

結合海底撈的案例,應該思考一下,在你的酒店或者餐廳應該怎樣做?海底撈的這些做法,帶給了你怎樣的啟發,有哪些好的方法,值得你參考、借鑒。

3.鼓勵員工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現實中,很多顧客都會反饋一些問題,員工也會隨時發現一些問題,那你是否可以讓員工在收集顧客反饋問題的同時,結合員工自己每天發現的問題做一些總結。也就是說,你可以通過製定問題反饋信息表,要求員工隨時發現問題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表6-1是某飯店每日問題摘要表。總有一些員工會思考一些問題,或是顧客反饋的問題,或是員工自己發現的問題。他們會向管理者反饋,或者自己做記錄,然後思考糾偏計劃。

表6-1 某飯店每日問題摘要表

項目名稱

管理員

(__月__日)今日問題

糾偏計劃

表6-2是員工反饋問題建議卡。讓員工反饋問題,並不是你跟他說“你要反饋問題”,他就會反饋問題。你要給他設計一個可行的操作工具,讓他知道怎樣記錄、如何反饋。員工反饋問題建議卡是我為餐飲酒店的員工設計的一個表格。這個表格主要包含記錄人、時間、反饋的相關問題、反饋建議、員工思考以及備注。

表6-2 餐飲酒店企業的員工反饋問題建議卡

記錄人:

時 間

相關問題

反饋建議

員工思考

備 注

那麼,員工會有哪些新的想法?不妨來看一些案例。

圖6-5讓你想到了什麼?這是某家酒店台布上的一個紅色圖形,圖形是這家酒店的logo。這個logo為什麼放在台布上?因為台布上破了個洞,如果直接縫補並繼續用,品質就會降低,所以他們用酒店的logo做了一個彌補,不僅展現了企業形象,而且傳遞了企業價值。這種結果,一定來自這家酒店員工的思考。可見,發現問題之

後,員工僅僅跟經理反饋,說“經理,我們有塊台布破了一個洞”是不行的。作為員工,或是基層管理者,你可以這樣說:“經理,我

圖6-5 某酒店帶有酒店logo且富含文化氣息的桌麵台布

們有塊台布破了一個洞,我認為這個地方應該這樣做……”這才是發現問題、反饋問題並解決問題。

再來看下麵這張圖(見圖6-6),你會想到什麼?

圖6-6 某餐廳包間洗手間的洗手台附近擺放的紙巾位置

在洗手台的旁邊雖然擺了一盒紙巾,可是這盒紙巾都濕了。為什麼會濕?當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管理者也好,員工也好,有沒有思考為什麼?這是我在一家高檔餐廳包間的洗手間拍的一張照片。很多酒店的洗手間都放有紙巾,但是都擺在了洗手台旁邊,顧客打開水龍頭洗手或洗臉的時候,一部分水就容易濺到紙巾上,使一盒紙巾全部濕掉。先不說這樣浪不浪費,濕的紙巾讓顧客怎麼用?如果沒有員工反饋這樣的問題,沒有類似“員工反饋問題建議卡”那樣的表格,這個問題就解決不了。因為員工不但不會思考這個問題,心中還在想“濕不濕跟我有關係嗎?反正也不是我一定要擺在那個地方的,是領導要求擺在那兒的”。他總認為這是領導的責任,卻忽視了自己的職責,不去想“擺在這個地方弄濕了,我該怎樣去改進,怎樣優化”。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員工有一些思考。隻有進行思考,員工才會想到:“一盒紙巾擺放的位置是否合適,要麼再設計一個架子,要麼……”

在新加坡考察酒店的時候,我看到希爾頓酒店的洗臉台旁邊總會有個架子,這個架子可以擺一些供顧客使用的一次性用品,甚至一盒紙巾。這一改進等於是把洗手台跟顧客的用品分開了。這樣顧客再怎麼洗,毛巾也好,紙巾也好,都不會濕。這表明他們在這個地方是有過思考的。

其實很多酒店或餐廳,我們隻要一走進去,就能看到問題。員工當然也能發現問題,但可悲的是,員工大多認為“這跟我也沒關係,我就是反饋了又能怎樣呢?領導能解決更好,解決不了還嫌我多管閑事,覺得沒必要”。所以,酒店、餐廳不但要要求管理者思考,而且一定要要求員工思考。酒店一定要有一些激勵措施,鼓勵員工每天隨時發現問題、反饋問題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員工反饋建議卡為你提供一個行之有效的工具。

圖6-7讓你想到了什麼?

這間客房的窗簾邊擺了兩把椅子,導致光線射入房間。顧客晚上睡不踏實,也許就是因為窗簾拉不住。我睡覺有個習慣,燈一關,伸手不見五指才能睡著。可是我發現,很多酒店客房的窗簾就是拉不住,總是會有一些隱隱的光線漏進來,導致我一晚都睡不好。這

圖6-7 某酒店的窗簾拉不住,易影響顧客晚間睡眠質量

個問題,難道酒店員工、管理者發現不了嗎?員工有可能覺得無所謂,既不反思,也不站在顧客角度思考這個問題。但是,如果你的酒店有員工反饋建議卡,要求員工不斷地去反饋問題,那麼這個問題一定能解決。

有一次,入住福建一家四星級酒店,我在入住的那間客房的洗手間裏麵差點摔一跤,因為我沒看出有台階。直到我斜著身看,才發現是有台階的。所以,我認為在台階附近應該擺放一個提示牌。後來,我跟這家酒店的經理反饋了這一問題,他們檢查後發現確實存在問題,就接受了我的建議。酒店好多地方其實都應該有提示。如果有台階的地方沒提示,萬一一位老年顧客不小心摔一跤,骨頭斷了或是得了腦中風,責任誰負?雖然都是小事,但是你不關注這些細節,就會留下隱患,隨時可能引發大事故。

有一次,漢庭酒店的董事長季琦先生召開店長會議。在會上,他問了在座的店長一個問題:“你們認為在酒店管理當中,最應該注重的是什麼?”有人說是營銷,有人說是人力資源,有人說是員工管理……季琦說:“你們講得都有道理,我也同意;但是要讓我講,我隻有一個觀點,那就是安全,講到最後安全最重要。”

海底撈的服務顧客都認為很好,但是如果顧客一走進海底撈就摔一跤,原因是地麵太滑了。服務員馬上賠禮道歉,當時顧客不會生氣。可是他一坐下,又摔了一跤。這次原因是椅子不牢固,那這位顧客接下來會不會發火呢?這時候服務員又真誠地賠禮道歉,安撫了他的心情,換了把椅子。他坐了下來。但吃著吃著,火鍋開始噴火,他還敢吃嗎?吃著吃著,燈又掉了下來,他還敢吃嗎?可見,就算服務再好,顧客下次也不會來了。這就是安全不過關。所以仔細想想,季琦先生講得非常有道理。在安全麵前,什麼都是假的,安全第一,而細節問題也就是安全問題。沒了安全這個前提,服務再好,結果都等於零。

因此,管理者除了要要求員工多一些思考,也應該讓員工多一些反饋。滿意度來自於員工的反饋和顧客的反饋,有時候顧客不會把他的想法和建議跟酒店管理者說,但會跟身邊的服務員說,那麼員工就要作出相應的反饋和思考——顧客對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我們應該怎樣改進服務。員工每天會麵對大量的顧客,隻要認真思考,就會有想法和觸動,這樣他就能隨時發現問題。員工發現問題後,每天或每周做一下彙總,再反饋給管理者,這樣,大家集思廣益,共同努力,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提高顧客滿意度的一大關鍵點。

三、不怕做不好服務,就怕想不到細節

既然海底撈的管理機製能夠激勵員工人人思考、人人創新,你的酒店或餐廳也可以鼓勵員工去思考。怎麼讓員工思考呢?你隻要求員工思考解決不了問題,你還要給員工提供相應的工具。我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工具,就是一張思考表。在介紹思考表之前,先來看兩個案例。

1.想不到細節,服務注定做不好

在星級酒店,有時候顧客很多,有時候顧客會少一些。當顧客多的時候,行李員也會幫顧客拎行李、拉行李,或是用行李車幫顧客運行李。但是在顧客帶了很多行李,行李員不在旁邊,也沒有行李車的情況下,顧客在前台登記的時候,行李應該擺在哪裏呢?你千萬不要說“擺到吧台上”。一個三星級、四星級或是五星級酒店,顧客的行李擺在吧台上,我認為這會影響酒店的品質和形象。你也不要說“直接扔在地上”。因為有些顧客很注重這點,不喜歡把自己的行李扔在地上。怎麼辦呢?你有什麼辦法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次在新疆烏魯木齊講課的時候,我入住了一家酒店。這家酒店的經理也經常學習我的課程。我發現他們很用心:酒店的前台擺了幾個行李架,當顧客在前台登記的時候,行李既不用放在吧台上,也不用扔在地上,隻要擺放在行李架上就行了。這樣的服務細節會讓顧客感覺很貼心。

這個細節你思考過嗎?既然是案例,就不是絕對的,這種方式在你的酒店或餐廳不一定適合。每一家企業都有自己不同的服務方式,都有一些新的思維、新的思考。他們想到的是這樣做,這隻是他們站在顧客角度的一個思考,也許你做得會比他們更好。

下麵再來看另一個案例。

大多數酒店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晚上十一二點的時候,很多顧客早已睡著了,但總有些顧客剛從外麵回來,或者剛登記入住。當他們走到樓道或走廊的時候,他們會大聲說話,甚至哼著小曲,這些舉動會影響其他已入睡的顧客,甚至會吵醒已入睡的顧客。這時候,你該如何提醒樓道或走廊裏的顧客不要大聲說話呢?也許你會說:“讓服務員提醒一下,‘現在已經很晚了,你們說話聲可以低一些嗎?’”除了提醒,你還會想到什麼?不是所有員工都會站在那裏主動提醒,也不是每次顧客很晚進到樓道或走廊的時候,甚至進入電梯的那一刻,你都能夠及時進行提醒。除了這樣做,你還會想到什麼?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晚上十一點過後,有的酒店會在一樓的電梯旁邊擺一個提示牌,上麵寫上一句話:都睡了,噓!這就是在提醒顧客,已經很晚了,大家都睡了,說話聲別太大。如果你是一位很晚才回酒店的顧客,當你按電梯的那一刻,看到旁邊的提示牌,應該就會降低聲音或者不說話了。

這是一種人性化服務的設計。從某種角度來講,除了管理員工要人性化,在服務的設計上也需要人性化。這是對顧客一種人性化的設計,也是站在顧客角度的一種思考。很多餐飲酒店都講求餐飲文化,餐飲文化其實就是一種人文文化,倡導的是一種人文精神。

通過這兩個案例,我想說,一些好的服務方式,不可能都是老總或經理的想法,一定也有員工的點子。

易家之言

好的服務方式一定會融入基層員工的想法,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思考,會碰撞出一些好的建議,這樣也更容易把建議落實到行動中去,讓顧客感受更多的感動。

2.善用“八思卡”,做好細節服務

前文提到用思考表要求員工思考問題、提建議,那麼現在就來看看思考表的內容到底是什麼。我總結了八項內容,即“飯店員工站在顧客角度八思”,簡稱為“八思卡”(見圖6-8)。究竟是哪八項內容呢?

圖6-8 飯店員工站在顧客角度八思

第一,我服務的顧客最需要什麼?如果一家企業從上到下,包括管理者,每天都圍繞著顧客去思考,都在想“我服務的顧客,他的需求是什麼”的話,就一定能超越顧客的需求。海底撈的員工都說“顧客的需求,就是我的追求。”可見他們時刻都在思考“我服務的顧客最需要什麼”。

第二,我能幫顧客解決哪些問題?前文講過服務就是能夠隨時隨地創造機會幫助顧客。海底撈的員工說:“顧客的難題,就是我的課題。”如果你的酒店或餐廳的員工都能站在顧客角度來思考“我能幫顧客解決哪些問題”,那他就能隨時隨地為顧客提供高效的服務。

第三,我怎樣做才能讓顧客感到驚喜、收獲感動?海底撈給我們創造了很多感動的故事。海底撈的員工能夠為顧客帶來驚喜、感動,正是因為他們在思考 “我今天服務了這麼多顧客,在哪些地方讓顧客感動了,我怎樣做才能讓顧客感動”。他們都在認真思考,也都在用心地做。如果想都不想“怎樣做才能讓顧客感到驚喜而感動”,你能給顧客創造驚喜和感動嗎?所以不妨讓員工每天思考一下,他在哪些地方能讓顧客感動;他每天在哪些地方比別人多做了一點點,讓顧客感動。前文講了海底撈的服務方式就是比別人多做一點點;而這一點點,其實就是創造驚喜和感動的地方。

第四,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這要求你的服務要精益求精。因為很多員工,特別是老員工,總認為自己已經很優秀了,總認為自己已經很棒了,總認為自己已經做得不錯了。即使已經做得很好了,能否每天堅持思考“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做到精益求精呢?大家都在講如何做好服務,你是不是也能想想如何做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更精致的服務、更細致的服務,更上一層樓呢?

第五,怎樣做才能讓顧客記住我?很多酒店都在強調這樣一個理念:家外之家,或叫作賓至如歸。也就是說,顧客是我們的家人,我們也是顧客的家人,酒店就是顧客的家。不妨想一下,當顧客走進你的餐廳或酒店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顧客都會喊:“服務員,給我倒杯水”。或“服務員,給我倒杯茶。”問題來了,如果顧客一張口就是服務員,他有把你當家人嗎?哪有家人之間不認識的?如果你把他當家人,他也把你當家人,他就應該知道你是誰。如果他一張口就是“服務員”,這就表明顧客沒把你的企業當家,沒把你的員工當家人。所以,一定要要求員工多思考“怎樣做才能讓顧客記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