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堅守尊重原則,給孩子一碗溫暖的心靈雞湯(4)(2 / 3)

父母小貼士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必須有一些隻屬於自己的東西,才會感覺到踏實。比如一個愛人,一定的財富,幾個至親的人,另外很重要的就是有一定的獨立空間。對於孩子來說,這一點同樣成立。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和隱私,這樣他們才能有安全感,才能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8.“南風法則”,懲罰他不如寬容他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先來,它吹得冷風凜冽、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把大衣裹得更緊了。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身上暖洋洋的,因此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就是“南風法則”,也叫作“溫暖法則”,它來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寫的一則寓言。它告訴我們:溫暖勝於嚴寒。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行為規範少犯錯誤、成龍成鳳、服從自己。但實際上,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犯很多錯誤,並且喜歡和父母對著幹,當然也很難在兒童時期就顯現出“人中龍鳳”的特質。這就使得很多父母常常對孩子產生諸多不滿,甚至大動肝火,要用強力來壓製孩子,使他服從自己。於是,很多父母在教育中都習慣性地扮演了“北風”的角色。殊不知,父母這些不恰當的批評和指責,有時不但起不到糾正孩子行為的正麵效果,反而會讓孩子遠離父母,甚至產生一係列心理問題,如孤僻、自閉等。

一位教育家曾說:“當孩子犯錯誤時,我們應該先避開錯誤本身,把孩子從錯誤的陰影中帶出來,帶他們走向溫暖的陽光地帶,打開他們的心鎖。”也就是說,父母在犯錯的孩子麵前,應該先以“南風”的姿態出現,先“吹”掉孩子的逆反心,再糾正他的錯誤習慣。如果父母總是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那麼孩子難免會產生破罐破摔的想法,繼續不斷地犯錯。教育界有這樣一句名言:“孩子的身上存在的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澤澤上小學五年級了,經過跟媽媽商量之後,他開始自己走路去上學。可是不久,老師就找到了媽媽,說澤澤最近總是遲到。媽媽沒有罵他,更沒有打他。而是在臨睡覺的時候,對澤澤說:“孩子,告訴媽媽好嗎?為什麼那麼早出去,卻還是遲到?”澤澤說:“我發現在河邊看日出太美了,所以每天都去,看著看著就忘了時間。”第二天,媽媽一早就跟他去河邊看日出。當她看到日出的景象時,對澤澤說:“真是太美了,兒子,你真棒!”這一天,他沒有遲到。傍晚,他放學回家後,看到書桌上有一塊好看的小手表。下麵壓著一張紙條:“日出很美,但它一天隻有那麼一會兒能被我們欣賞,說明好的事物總是短暫的,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你說是嗎?愛你的媽媽。”從這之後,這個孩子再也沒有遲到過。

清朝著名學者顏元曾經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數過不改,也徒傷情;獎長易勸,也且全恩。”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孩子犯了錯誤,用表揚的方式讓他明白,要遠遠好過以批評的方式讓他丟麵子、傷自尊,進而產生逆反情緒,故意反其道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