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 / 3)

商業中的經濟拖欠是眾多社會不誠信行為的一種表現。法院、媒體、公眾三種力量共同督促債務人履行義務,無疑是積極而有效的。媒體借助其公共通道的優勢與公眾之間進行溝通,將不誠信的行為向公眾告知,使社會輿論得以“放大”,促進了法院“執行難”問題的解決,凸顯了媒體在維護社會信用體係中的積極作用。

“誠信”作為良好社會秩序的紐帶和調節器,不僅是社會道德規範的重要內容,也是市場經濟中契約觀念的內在要求,任何公民、企業、社會組織和政府都應以誠信為本。在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中,由於缺少地區性社會流動,人們基本上是“生於斯、死於斯”,地方風俗禮儀和鄉情使人與人之間形成了“有機的團結”,講誠信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在現代的商業城市裏,跨地區的流動人口增多,許多人素不相識,人與人之間是“機械的團結”,誠信的實現缺少情感的紐帶,依靠的是法理社會中法律的權威。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逐步從傳統的“鄉土社會”走向城市化,原來的禮俗與情感紐帶逐漸弱化和消解,法理型權威又還未確立,因此出現了誠信狀況滑坡與惡化的現象。這集中表現為欠債不還,假冒偽劣產品層出不窮。如大量堆積的“三角債”,到期未還的高校助學貸款,浙江金華的敵敵畏火腿,德州的病死扒雞,肆虐鄉村的“殺人奶粉”,街道的“牛皮癬”,等等。社會信用嚴重透支,大大製約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甚至影響社會心理層麵,如陌生人彙集到各大火車站,幾乎成了騙子的集散地,乘客一般不敢在附近店鋪買東西,長沙火車站在2005年春運期間的警示牌上就有一條告示:“不要與陌生人說話”,提醒乘客不要輕易上當受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冷漠而又尷尬,幾乎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

社會誠信是和諧社會的基礎。當一個社會的誠信成為稀缺資源,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泛濫,生活中人們互不信任,社會衝突一觸即發,社會和諧就根本無從談起。在我國社會的轉型期,誠信缺失已成為一大社會公害,建立文明、誠信的社會秩序刻不容緩。根據中國信用論壇的統計數據,中國企業因為信用缺失而導致的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高達5855億元,相當於中國年財政收入的37%。由於企業間不講信用,互相拖欠貨物構成連環債的資金額達三四千億元,占全國流動資金的20%。(《中國防偽報》2004年1月)同時社會整體缺乏信用風險防範手段,特別是信息傳遞、披露機製不健全,使得假冒偽劣現象猖獗。不講誠信不僅危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領域,同樣也危害其他領域,個人與個人之間、政府與民眾之間,等等。誠信缺失,也會不斷引發社會衝突,如西安寶馬彩票案,就是對政府公信力的一次挑戰。

媒體的曝光有利於增強信息的透明度,減少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並通過曝光監督形成威懾作用,使組織或個人關心自己的信譽,調整自己的行為。有時大眾傳媒的報道對不誠信行為的打擊是致命的,如“金華火腿”被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後,整個行業受到沉重打擊,一位老總說,“金華火腿”事件能教育三代金華人,至少這三代金華人不敢再造假了。這對更多的造假者敲響了警鍾。

同時媒體還可以通過對講誠信的組織或個人加以正麵報道,依靠榜樣的示範作用鼓勵社會誠信,如媒體報道,河南信陽市的老漢劉漢新受人委托買彩票中了500萬元大獎,毅然把中獎彩票交還委托人,這深深地觸動了人們的誠信意識。對商家來說,媒體的正麵報道能擴大其美譽度,並最終給它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如德州病死扒雞被媒體曝光以後,銷量急劇下降,經過整頓後,媒體又做了一次正麵報道,恢複了其品牌,銷量又上去了。

從“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變過程中,社會誠信的樹立有賴於法製的健全,沒有法律的約束,難以形成誠信的社會,但是執法部門的資源非常有限,難以進行全麵的監督,而媒體作為公共平台,它的觸角卻可以伸入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發揮揭示信息、輿論監督的強大功能,促進社會信用體係的建立。

思考題:

1.“限製高消費令”與社會信用體係的維護有什麼關係?

2.在這個案例中,大眾傳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你如何看待這一作用?

1.拉斯維爾認為大眾傳播有三種功能,即環境監測功能、社會協調功能和社會遺產傳承功能。

2.對於構建和諧社會來說,大眾傳媒憑借其公共空間的優勢,能夠促進社會誠信意識和維護社會信用體係,培育社會理性並強化和諧、合作氛圍,關注、扶持弱勢群體以促進團結互助和社會公正。

能力知識點

一、環境監測功能

也叫“雷達功能”。是指通過傳播客觀、準確地反映現實社會的真實情景,了解足以影響社會進程的機遇或威脅,作為人們決策或付諸行動的依據。這個功能主要是通過提供各種新聞和信息實現。

比如自然災害或戰爭威脅的各種警告,如天氣預報、股市行情、交通信息等。

案例一:

2007年4月26日,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火炬接力傳遞計劃路線及火炬隆重發布,這將是現代奧運史上路線最長、範圍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接力活動。火炬傳遞的主題是“和諧之旅”,口號是“點燃激情,傳遞夢想”。

二、社會協調功能

又叫整合功能。是指大眾傳播媒介通過對信息的選擇、解釋和評論,把社會各個部分聯係起來,協調一致,整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對社會周圍的環境作出有效的回應,把人們的視線集中到適應當前情況的最重要的事件或事情上來。

在組合社會各個部分去應付當前事件的活動中,大眾傳播足以協調社會的功能是:激勵和動員群眾投入到當前的事件中去,提出對策,抵禦有礙於社會穩定的各種威脅;通過解釋與評論,防止因報道某種事件和敏感問題造成的過度刺激;將公眾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事件上去,並使這件事情廣為傳揚,形成議論中心,即所謂的“議題設置功能”。

案例二:

新華網北京6月21日電(記者 江國成)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監察部21日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發展改革委19日發布的成品油和電力價格調整措施,嚴格控製連鎖反應,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

《通知》重申,成品油和電力價格調整後,各地要確保液化氣、天然氣、居民生活和農業、化肥生產用電價格不作調整等政策措施落實到位。與居民消費密切相關的鐵路客運、城市公交、農村道路客運(含島際和農村水路客運)等價格不得提高。出租車運價暫不調整,對出租車行業的影響,近期要通過增加財政補貼解決。嚴格執行發電用煤的臨時價格幹預措施。

《通知》強調,成品油和電力價格調整後,要確保相關補貼資金足額限時兌現到補貼對象手中。要嚴格控製下遊產品漲價範圍和幅度,督促經營者降低成本,自行消化部分成本增支因素。要通過繼續清理整頓收費,加大政府收費減免力度,努力減輕經營者負擔。

《通知》要求,各地要綜合采取各種措施,嚴禁放開商品趁機搭車漲價,變相漲價。繼續抓好部分重要商品和服務,以及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物資價格臨時幹預措施的落實。有關部門要加大價格監督檢查力度,依法從嚴打擊各種價格違法行為。

19日,在煉油和火力發電企業嚴重虧損的情況下,為了保證能源供應,緩解這些企業的困難,發展改革委適度上調了部分成品油價格和電價,並宣布對部分行業和低收入群體提供必要的補貼。

這條新聞傳遞給受眾的信息是:2008年6月成品油和電力價格調整後,嚴格控製連鎖反應,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在受眾普遍關注價格調整這一議題的同時,既傳遞了政府信息,同時也盡力避免了敏感問題造成的過度刺激。

三、文化傳遞功能

又叫社會遺產傳遞功能。是指大眾傳播能夠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並繼續教育離開了學校的成年人,促成社會成員共享同一的價值觀、社會規範和社會文化遺產,從而增強社會凝聚力。

案例三:

大眾傳播在少年兒童的智力開發和成人教育、職業教育,乃至各種如“開心辭典”等益智類節目、“自然密碼”等科教節目中,都發揮了很大的啟蒙和教育作用。

在央視的著名欄目TOP 20中有 《百家講壇》 《走近科學》 《探索發現》 《科技苑》《中華醫藥》《鑒寶》等。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名牌欄目,都有文化遺產傳遞功能的發揮,都在自覺不自覺地扮演著文化傳承者的角色。

《百家講壇》欄目一貫堅持“讓專家、學者為百姓服務”的欄目宗旨,欄目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一座讓專家通向老百姓的橋梁”,從而達到普及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目的。

討論題

1.環境監測功能、社會協調功能、文化遺產傳承功能以及娛樂功能,能否看作是大眾傳播功能工具性的表現?

2. 2013年央視熱播的《漢字聽寫大會》,一下驚醒了大多數人對書寫的認識,漢字書寫在我們的文化中有著不一樣的意義,曆經千年已經發展為一種藝術,現在技術的發展對其衝擊是很大的,現在媒體的宣傳有利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你如何看待傳播的這一功能?

實訓任務

表2-3 任務六

實訓名稱

巧借十二運,助力品牌傳播

實訓目的

通過實訓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議題設置功能方法,進行品牌傳播。

實訓內容

根據背景資料,運用賽事讚助這一傳播形式,擬訂活動方案。

實訓要求

1.以個人為單位完成。

2.根據要求,明確任務。

3.形成《巧借十二運,助力品牌傳播》活動方案,不少於1500字。

4.方案內容包括主題、目的、活動的機會點、品牌核心價值、執行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5.課後完成,用時8課時。

實訓步驟

1.課上討論:根據所給材料提示,展開討論,相互啟發。

2.課後作業:個人拿出方案。

3.課上方案闡釋,每人3分鍾。

4.互相評價。

5.選出最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實訓體會

背景資料:

2012年9月15日,沈陽遠大企業集團向“十二運”沈陽賽區讚助資金1000萬元,獲得“十二運”沈陽賽區組委會授予的“十二運”合作夥伴榮譽稱號,成為沈陽賽區最高級別的讚助商。

在當天舉行的第十二屆全運會沈陽賽區合作夥伴新聞發布會暨社會捐贈簽約儀式上,市委副書記、“十二運”沈陽賽區組委會第一副主任蘇宏章向沈陽遠大企業集團授予了“十二運”合作夥伴牌匾,“十二運”沈陽賽區組委會與沈陽遠大企業集團簽訂了合作夥伴協議。成為“十二運”合作夥伴之後,沈陽遠大集團將獲得最高等級的回報,包括有關的榮譽權、特殊標誌使用許可證、相關媒體宣傳權益、特別回報權益等。

沈陽遠大企業集團是以建築幕牆、門窗和電梯製造為主導產業的大型多元化企業集團。其核心子公司沈陽遠大鋁業工程有限公司是集建築外裝飾工程產品研發、工程設計、加工製造、安裝施工、售後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公司,創建於1993年初,是國家首批批準的建築幕牆甲級設計和壹級施工企業,1996年正式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係認證,1999年被建設部命名為建築幕牆定點企業,是中國門窗幕牆協會主任委員單位、歐洲門窗與幕牆協會會員單位,2008年北京奧運場館主要承建單位。

憑借雄厚的企業實力、誠信的服務理念和社會責任意識,遠大贏得了政府、行業和社會的廣泛認可。2010 年遠大以排名 403 名的成績連續四年榮登中國企業 500 強。2012年沈陽遠大企業集團更是以排名233名的成績榮登中國民企500強名單。

遠大始終以質量求信譽,以精品求市場,實現世界頂尖技術、人才與一流設備的完美結合,使遠大的主營業務不斷延伸,成為同行業中世界級的技術研發中心和人才中心。

遠大人篤信“真實做事,誠實待人”的行為理念,願與天下友人共建遠大“世界家庭”。

企業文化:

企業使命 —— 遠大,企業家的搖籃。

經營理念 —— 百年企業,百年產品,百年朋友。

財富觀 —— 財富即責任。

領導哲學 —— 一德、二智、三逼、四講理。

管理文化 —— 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富而厚德、富而求智、富而崇廉、富而尚勤、富而好學、富而重教。

行為準則 —— 真實做事,誠實待人。

企業願景 —— 遠大,世界大家庭。

經營理念 —— 思想改變世界,服務創造價值。

思想改變世界

遠大講“思想改變世界”,就是以變革意識和創新的工作思路把握企業發展的全局,並在企業內部弘揚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知行合一的學習精神和同舟共濟的團結精神,將企業精神作為企業持續經營的不竭動力。

服務創造價值

遠大講“服務創造價值”,其“價值”體現在兩方麵,一是以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完善的服務體係為客戶創造價值,達成客戶的滿意度,二是將客戶的滿意度轉變為外界對企業的持續信賴和關注,提升企業品牌競爭力,為企業創造價值。

(資料來源:http://cnydgr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