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祥林的生活好像回到了起點,但我們都明白,他已經有了對現實的固執理解。在內心,佘祥林秉持著對這個時代的拒絕,但又不得不去麵對真實生活中迫在眉睫的問題。那些焦慮,對人的戒備,甚至是發呆,如此就有了佘祥林獨自的理由。
我們幾乎不談那些生活瑣事,都有意無意避免提及生存、經濟壓力或者工作。吃烤全羊那天晚上,那隻羊讓我們等了很長時間。他對我說:“我剛被抓進去時,等著判刑。判了死刑之後就開始等死。結果最後是有期徒刑,就開始等待出獄。我好像一直在等待。”
“那你現在在等待什麼?”
“沒有了。我現在很平淡。也許──也許還是等死吧。”他這句話顯得不那麼認真。
“可是,人生總得有個方向。就好像你在監獄盼著出獄一樣。”
佘祥林不再說話。他又對我笑了笑。幾分鍾後,他又回到這個問題。“我想,我還是在等待一個機會吧。”
佘祥林曾跟朋友談起一個故事。一個中央電視台的記者給他郵寄了電影《肖申克的救贖》DVD。電影講一個蒙受不白之冤的人在監獄如何尋找自由的故事。佘祥林對主人公印象不深,但卻為電影裏一個配角流淚。那是一個刑滿釋放的犯人,出獄獲得自由以後,沒過多久卻自殺了。佘祥林說:“我差點和他一樣。如果不還我清白,我最後仍是死。”
但是現在,清白和自由都有了。我不知道,佘祥林要等待的機會到底是什麼。
7
在宜昌的最後一天,我從佘祥林家樓下的小飯館叫了幾碟小菜上樓。這是宜昌的一個中檔樓盤,距離長江很近。他住在頂層,但從陽台望出去,看不到江水,仍是宜昌灰蒙蒙的高樓建築。
在佘祥林的書房,掛著一幅和鳳凰衛視主持人魯豫的合影。這張照片被放大,然後掃描到一個有著樹林的背景上。他掛著微笑,重獲自由後的笑容。書架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本盜版《魯迅全集》。如果不仔細看,不會留意到旁邊還放著一本書,書名是《做生意就這麼簡單》。
那天中午,佘祥林的女兒和我們一起吃飯。佘華容大約20歲,穿著白毛衣和運動褲。但是她的身材太單薄,看起來隻有15歲左右。佘祥林被抓之後,她和爺爺一起生活。初中沒有讀太久,她就輟學了。除了經濟壓力,越來越懂事的她知道父親“殺”了母親。隨後多年,和中國農村許多這個年紀的姑娘一樣,她開始到南方打工。佘祥林出獄之後,一個朋友托人將他女兒送回宜昌三峽學院念書。
在某種程度上,佘華容對這個社會有著比她父親更深刻和寬容的了解。大多數有她那樣經曆的女孩,在精神上都比同齡人早熟。在學校,佘華容沒有多少朋友,她說那些同學甚至連“朋友”的含義都沒弄明白。而她最好的朋友,其實是她的父親。
午飯進行得非常緩慢。佘祥林隨意喝著幾杯白酒,女兒照常勸他不要抽煙、不要喝太多。徐景告訴我,父女倆其實都把對方當成需要照顧的小孩。隻不過,佘祥林是從物質上給予,而女兒是父親精神上的依靠。
那天下午,我陪佘華容一起去學校。她撐著一把淡綠色的雨傘,天空飄著雨絲。我們翻過幾條街道,雖然宜昌正在變得越來越商業化,但那天我第一次覺得這個城市有一種淡泊的氣質。我們隨意聊著天,她很擔心父親沒有能力去做一些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她對自己的人生有著清晰的規劃。在未來幾年,佘華容也許會按自己的興趣學習網頁設計。她會找到一份能養活父女倆的工作,然後再去學一些新的東西。
抵達學校時,下午第一堂課正要開始。無數穿著時髦的年輕人從四麵八方湧過來。這時我們站在山頂上,分手道別。她快步衝向人群。向下望去,那一抹淡綠色迅速被一片五彩斑斕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