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 / 1)

後.記

距離上一本書《曼陀羅的舞蹈》的出版,一晃已經是三年過去了。

三年裏,許多讀者和朋友都問過我,什麼時候看到你新的作品啊。我都無法回答。

前三本書,因出版時間相近,以至於大家都以為我高產,寫得輕鬆,來得容易。不想,那三十萬字均來自十多年的跋涉,它們原本並不為著被廣泛地閱讀而麵世,它們是由歲月和心情的沉積得來。

囫圇吞棗,如人嚼食,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於我,是艱難的事。在這不帶有目的,沒有任務,不為寫而寫的三年裏,我又看了些書,聽了些音樂,走了些地方,也經曆了些事,所以漸漸地,寫成了這本書。

這三年,命運的起伏變小。但泥濘細化了,空洞也時隱時現。

想起當年和師父說,自己如果長居山林,隻有兩個障礙,一個是山裏的毛毛蟲太多,我會一路行一路失聲大叫;再有就是,山裏買賣不方便,到哪裏去購得隱形眼鏡的藥水呢?這番幼稚的話引得眾人撫掌大笑。

我卻是認真的。

少年不識愁滋味。想事做事都有一副蠻勇在其中。有時候也很好。

269

270

在蠻勇和天真充溢時,遇到的溝溝坎坎必定與後來的不同。而後實行,

發現了那麼多微細的,不易察覺的猛虎,四伏在路上。再要說容易,我倒沉吟了。

弊病和習氣,在它們潛伏的時候,我誤以為自己天生美德,得到了許多自信,以為隻需要去克服一兩個容易看見的缺點,就可以健步如飛。而後潛伏者暴露,爆發,令我愣怔,訝異,沮喪乃至絕望。那些咬齧常人的獸,它們並沒有放過我,它們一樣對我不客氣。那些糾結,慚愧,厭倦,張皇,一個不少地降臨。它們令我看到擔子的多,擔子的重,掩耳盜鈴是永遠行不通的。

我再次開始記錄。

記錄心中的猛獸橫行過的痕跡。記錄它細嗅薔薇時的淚光。記錄徘徊,思索與整合。它們依舊不是答案。它們是痕跡。但因為這些痕跡,我檢點著初心。

除了記錄自省自行的足印,書中也有著我一直以來對生死大事的關注和思考。三年以來,又有許多人中途離開。每一次生死的事件都撞擊著我的心靈。除了懷念,更多的是一次次的醒覺和珍惜。生活中的蜜糖那麼多,然而唯有愛別離,生別離,死別離令人振聾發聵。蜜糖能暫時安慰我們,可以令我們在瑣碎和忙碌當中消磨掉覺察與思索的動力。我們寄情於蜜糖,一再逃避直麵悲傷的可能。

我理解人們的權宜之計。理解趨樂避苦的人之常情。

但於我,這個事情,若不思維究竟就不能安心。所以,還是會關注,會在苦痛和迷惘裏深味。

或許還是有徘徊,有局限,但相信那是真實的循序漸進。我願將此笨拙的履痕,分享於期待和督促我的讀者和朋友。在這裏,請允許我記錄下你們的名字:

《財富圈》雜誌的邵勉力主編,《泰客》雜誌的孫博紅主編,中國散文學會的前輩作家王宗仁,我的朋友馬容、塗淩,蘭若書友會的中堅力量武漢若水,成都小木頭,北京古風、如童、圓融一笑,南京棗子,還有許許多多的同修師長,是你們的關切,令我不敢懈怠。在此,唯有感恩,感恩,希望借由這些文字,回饋一切心中有蓮花,靈魂有翅膀的你們。祝福每一位親愛的讀者都擁有圓滿的生命曆程!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