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
喝茶仿佛人登山。
最初看到令人欣喜的風光,也許我們會大呼小叫,會以為已經領略了這山水的美。而後,峰回路轉,山窮水盡,才知道剛才所見隻是這途中的美。這途中不僅有美,更有險。有時候這險,甚至會蓋過了初始的美,以致讓人動搖:我不是在登山麼?為什麼遲遲不能上到巔峰?為什麼要在窮惡路上徘徊不定?是路走錯了,還是不該登山?
喝茶也是這樣。
從第一次遭遇的驚豔,到自己品味時的摸索、懷疑甚至退轉罷飲,都是正常的。有時候是方法不對,有時候是自己的準備還不充足,遇到好茶還不能欣賞。漸入佳境,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
總的走向,我們都是向善,向著好的在進發。但這個過程裏,仍然會有停頓,會有茫然,甚至是掉轉車頭往回跑。那麼,看清楚自己的位置,不強求一步登天、一口吃個胖子,有耐心、有信心,泡茶的方法和喝茶的大道,一定是可以慢慢掌握的。
這讓我翻回頭來再品禪宗的那句話——“理應頓悟,事應漸修”,突
然又有了更為切實的體會。知道隻是第一步啊,還需要一步一步地去做,
去體驗,去改正。
泥沙俱下,而銷金礦。在學習的路上,我們永遠是孩子,唯有耐心,唯有信心,唯有實事求是,才是對付漫天風雪的最好本錢。
《奉茶》從出版至今已過去了六年,這一次新版,是在舊版於圖書市
場全部售罄,讀者朋友一再來信詢問下重新修訂的。與第一版不同的是,
這次選用了圖文相映的呈現方式,無論是在排版設計方麵,還是在圖片選
256用上,幾位一直以來合作的同仁都傾盡心力,在此,我要特別感謝他們的勞動和付出:《蓮花次第開放》的編輯沐融融與我再度攜手,全程跟進,她的慧眼、敬業和藝術感覺成為《奉茶》新版的把關基石;古澗文化的設計總監許烈以及他的團隊為本書的整體風格謀篇布局,靈動、清新,不拘一格的排版令人眼前一亮;宋麗琴編輯自《一楣月下窗》一書的合作後,這也是二度相攜,伴隨著她孕育新生命的過程,在她順利迎來自己孩子的那一刻,《奉茶》新版也即將麵世。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一份心水之作,願她如春茶般甘甜清冽,如清風般舒爽撲麵,在人們勞頓的時分,提供一個休憩身體、回望內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