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d 後記

我接到過一封私信,來自一個一周後就將去往異國學習電影的大男孩。他告訴我,我的那篇《寫給電影的二十一條》直到現在還貼在他的書桌前。他說是這個小文激勵了他學習電影的願望,並最終實現了第一步。我和他約定,“希望我有機會可以去探你電影的班”。我不知道,這個激勵最終會不會帶來一個好的結果,但對於一個媒體人而言,這封私信,讓我高興了一下午。

謝謝你們的鼓勵!讓我知道,我們的熱愛,我們的文字,都不會孤零零地存在於這個星球。在浩瀚的世界裏,我們微弱地散發著各自的光亮,但總有一天,我們的能量會傳遞給彼此。隻要我們堅持。

我接到過很多私信,也有一個人表達了對我的失望,“那時候他的卷首語就是我心中的電影,每一期都謄抄在筆記上。六年後,我再看阿郎,卻讀出了窠臼和匠氣”。

謝謝你們的批評!這樣的話讓我不舒服,不過這樣的話讓我知道自己是誰。

進入媒體15年了,今年有機會重新整理這些文字的時候,我理解了侯孝賢那句話,“拍電影就是尋找自我的一個過程”。所以我保留了2010年之前的幾篇文章,那時候年輕、渾蛋、自以為是,還對這個世界懷著棱角不規則的敵意。我用文字去尋找自己,直到今天,我仍然不知道找到的那個人是誰,會怎樣。我隻知道,這個人在15年後,還在寫關於電影的文字,我的熱愛,還在。

謝謝這些方方塊塊的文字!剛剛入行的時候,我說“我喜歡看完電影,用文字再現的過程”。我現在仍然覺得,做一個媒體人,是一件很值得說道的事情,因為可以寫字。文字的美,我隻敢用文字去觸碰。

在一次半公開的場合,一位業內大佬問我最喜歡的電影是哪部,直到現在我也說不出來。《指環王》裏恩雅的哼唱,《陽光燦爛的日子》的獨白,《2001太空漫遊》前35分鍾的畫麵敘事,哈莉?貝瑞在《死囚之舞》裏那段哭泣,《小武》最後在眾人的目光裏蹲在電線杆下,《羅馬假日》赫本剪了頭發回頭微笑,《變形金剛》中機器人身上性感的劃痕,《殺死比爾》裏的口哨,《鯨騎士》小女孩騎在鯨背上消失於大海,《南國野獸》“小玉米餅”最後的獨白,《地心引力》裏的打光,《路邊野餐》42分鍾的長鏡頭……

謝謝電影,我何其有幸,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之一,是我的工作內容。

謝謝《看電影》,2002年年初,剛剛去編輯部報到的時候,我還不知道會和這本雜誌生出這麼淵遠的關係。現在全世界都在說紙媒凋落,而我相信媒體沒有新舊之分,隻有好壞的區別。好的東西永遠是好的,壞的東西永遠是壞的,我們隻需要一點點時間去堅持。畢竟閱讀的方式改變,但閱讀的本質永恒。

謝謝賈樟柯,謝謝姚晨。因為電影而成為朋友,是電影饋贈給我的另一個大禮。謝謝電影帶我穿過光環,擁抱了真正的你們。

謝謝張譯,謝謝楊樹鵬,謝謝周黎明,謝謝鸚鵡史航。你們身上的熱愛和專業一直在閃光。真好,我們熱愛的東西,最終帶領我們見到了應該見到的人。

謝謝閱讀的讀者!謝謝看電影的影迷!

謝謝電影和文字!

謝謝你。

阿郎

2016年7月16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