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9章 後記(1 / 2)

很多人會問我,為什麼要寫《心動》這篇文?我自己也答不上來,寫的時候是一種衝動,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寫完後再回顧,發現這是一個關於得到與失去、成長與選擇的愛情故事。

張說和鍾筆,彼此失去,彼此成長,經曆過重重艱難的選擇,最終他們得到了彼此。至於左思,他隻不過是反過來,放開了某些東西,在得與失之間,同樣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即便是配角魏建平和小薇,也是在得到與失去之間來回徘徊,隨著心智的成熟,選擇變得越來越明確、越來越堅定。

生活和愛情,大抵也是這樣。

故事在吵鬧、幸福的家庭生活中結束,意猶未盡的人們會問:“然後呢?”然後便是再尋常不過的柴米油鹽的日子,你我都在過,瑣碎平凡,可那卻是生命的皈依。每一個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背後,為的是追尋生活中最美的平凡——

張說會每天早上叫醒鍾筆,說:“該起床了,你不能再睡了,睡多了不好。”鍾筆嘟嘟囔囔不情願,但還是會搖搖晃晃走進洗手間。直到洗漱完了氣還沒有消,黑著一張臉坐在床上,頭發上的水滴在鼻尖上也不管。張說拉著她往餐廳去,一路絮絮叨叨地說:“我熱了牛奶,溫的,現在正好可以喝。還有蘋果,含有很多維生素和纖維素,吃了對身體很好。”鍾筆懶洋洋地說沒睡醒,沒胃口。張說強行按著她的肩,讓她在椅子上坐下,說:“不能不吃早餐——你不喜歡吃包子油條,我煮了粥,放了皮蛋瘦肉,還有一點兒鹽,因為你愛吃鹹的。”然後鍾筆就乖乖地把所有食物全部吃完。他們的一對兒女在爺爺奶奶家過暑假。

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但是現在,我和很多人一樣,不確定我的生活、愛情、事業在哪裏。

我寫了這麼多愛情故事,寫著寫著,便開始懷疑自己。兩年多的時間,每天不斷地寫、寫、寫,這樣做,是否有意義,又是否值得?我已經從學校畢業了,是時候慎重地選擇自己以後要走的路。也許每一個人都問過自己,每天朝九晚五重複一樣的工作,生命的意義到底在哪裏?

一開始寫文隻是為了打發不快樂的時間,出版也並不在意料之中。但是寫到現在,我對自己的要求不僅僅是講述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而是要寫一個好的、感動人的故事。然而心有餘力不足,也許該考慮停止了。

《心動》這篇文,一開始寫的時候對它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大家都能喜歡。可是隨著一次又一次的修改,這種期望漸漸冷卻。理智也好,不自信也好,情緒的起伏、心境的變化,讓我懂得了一些道理,有時候也想說給別人聽。

孫燕姿有一首歌,名字叫《關於》,我很喜歡。歌裏唱道:“關於人們竊竊私語,笑容的真實,我並不想在意;關於生活的選擇題,答案在風裏,我想起了一首歌的道理……關於愛不愛的問題,謊言的善意,我隻想清幹淨;關於生命的是非題,答案在雨裏,我隻看見淡灰色的風景。”《心動》裏麵也引用過這首歌的部分歌詞,因為實在是很貼切。

關於生活、愛情、生命的這些問題,每個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我也還在苦苦尋覓——我的答案是什麼?

說到孫燕姿,她的“答案是……”世界巡回演唱會北京站今天晚上會在工人體育場舉行,可是我沒有票,因為不舍得。而且我視力不好,就算買了票,離得那麼遠,也看不清。內場和舞台至少隔著一個籃球場那麼大,更不用說外場了,至於主席台的位置,想都沒想過。不過我還是悵然若失。

有人認為我拿了稿費,就會去商場血拚或者出國旅行,因為既沒有生計逼迫又沒有家庭負累,一個人自由自在。可稿費不是那麼容易賺的,一個字一個字都是血汗,而且我又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所以錢不能亂花。關鍵的時候,總會需要錢的。

今年我的狀態一直都不好,也許是到倦怠期了。《東之燕雲》拖拖遝遝寫了將近一年,現在還在磨嘰,出版上市都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前段時間心思浮動,很想去麗江住上一段時間,查了下往返的機票,暑假正是旅遊旺季,考慮到錢的問題,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類似因為錢而受的這些小折磨,其實不算什麼,雖然也可惜,可是過段時間很快就會忘記的,畢竟不重要。

我的所有稿費都要用來讀書,包括還沒有出版的。錢不夠也沒有關係,可以邊上學邊打點兒工。這是我做出的一個很大的決定,希望一切可以順利。所以完成《東之燕雲》之後,我可能就要走了,寫文也會暫停一段時間,因為陌生的地方,不同的語言,繁重的學業。我希望我再提起筆的時候,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驚喜。也許那時候讀者已經不認識李李翔了,也許市場已經變了,也許我想回來卻回不來了,可我還是要做出自己的選擇。我無法忍受止步不前,我無法滿足於現狀,這樣的我一點兒都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