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嫡女出世(1 / 2)

承安京的東闕自大乾立國以來就是達官貴人們的府邸雲集之地,真真是寸土寸金,能在這裏有一片宅子的無一不是身份顯赫之人。不論是各大世家、功臣貴戚、帝王寵臣,還是朝廷新貴,甚至是那皇族之人也以能住進東闕來感到榮耀。

天嘉十五年入冬以後分外的冷,這天已是十二月裏快到大年了,就愈加是寒風刺骨,讓人冷到了心裏頭。隻是這有一座府裏卻是人人頭上冒汗,心裏既是期盼萬分,又有些提心吊膽。

楊氏貴為六大世家之一,百年的權臣未斷,府邸自是能在東闕占上好大一片。裏頭的景致暫且不論,隻看著外頭便能管中窺豹了。青石砌成的圍牆,縱是經曆了百年的風霜依舊是顏色如故,牆上偶有的青苔也隻是更加凸顯了歲月的流逝帶給這個家族的厚重;大門的正上方是太祖皇帝親書的匾額,金燦燦的“楊府”雖是短短的兩個字,卻依然彰顯出了恢宏大氣,配上那朱紅的色調更是突出了其作為豪門的肅然;守著大門的各尊石獅,雕雄獅居左,右爪下雕繡球,雌獅居右,雌獅左爪下雕幼獅,亦是昭示了那積威之下深深蘊含的威勢。

此時,這極重規矩,家風格外嚴謹的楊府卻是處處都顯示出了與平日裏的截然不同。府裏下人們是四處奔走,那腳步聲絕對不輕,間或還有相互磕碰的聲音,要在往日早就是免不了遭訓斥的,今日卻沒有人顧得著這些,自個個留心更小心了些,依舊是忙忙碌碌,半點不幹閑。闔府能到的正經主子多是都聚集了在東頭梅苑裏,讓人稱奇的是,女主子人人麵帶憂色中又夾著絲絲喜色也就罷了,往常都是沉穩有加的男人們竟也是一個樣。這群主子們,或站、或坐、或來回行走的人也是遵循著章法,極有規矩,全沒有唐突長輩,擠著孩子的。

這梅苑的一處屋子裏隻看見不時有婢女端著盆子進出,具是行走匆忙,卻不慌亂,一眼就能瞧出穩重來。屋裏還時不時地傳出幾聲女人的呻吟,夾雜著婆子“用力,快出來了,公主用力”之類的喊叫聲。這裏頭的聲音已是持續了一夜,這到中午了還在響,聽得屋外的人愈是心驚膽戰,心焦不已。

楊家的主母李氏因站久乏了,歇在院子外邊抬來的靠椅上,卻還是雙手合十,口裏念念有詞:“菩薩保佑,公主能生下我楊家的嫡孫女。”

見著長子楊鬆不停地在麵前走動,便說了一句:“鬆兒,你莫要一直轉來轉去的了,這都在我麵前轉了一夜了,你不嫌腳疼,我這頭卻是讓你給轉疼了。”沒成想平時孝順恭謹的兒子扭頭就回了一句:“母親,兒子也想靜下心來,可這瀟瀟都疼了這麼久還沒生下來,再者著生的可是咱們楊氏盼了幾代人的嫡女。”說完這一番話就又來回踱了起來。

這個領著禮部侍郎銜的楊家家主的嫡長子,家世高貴又是當今的侍讀出身,與皇帝曆來親厚,加上又娶了皇帝的親妹成了駙馬。雖不是沉默寡言之輩,但因著家教氣派,素來也是行事沉穩,為人通透。如今內心且喜且慮,竟也顧不得旁人見著他跟平日大相徑庭的煩躁模樣,心裏是不是偷著笑話。畢竟,先前太醫們已確診妻子這一次懷的是個女兒!家族子孫倒是不少,好比自己已經有了兩個嫡子了,隻是楊家在女兒上卻一直艱難,尤其已是連著六代沒有了嫡女。再加上妻子這次生產了一夜,眼看著又到了第二日的下午卻還是沒有出生的跡象,這讓他怎能不急,又是擔心妻子發生意外,想到女兒更是喜憂參半,哪裏還顧得上別人!

這時,也正是眾兄弟嘲笑他的時候。楊家家主的嫡次子行三的楊陵就向著他的大哥嗤笑了一聲道:“大哥,看看你的樣子,哪還有當朝附馬重臣的威勢,這已是第三個孩子了,你怎的跟那初為人父的毛頭小子沒辦分差別?”

楊鬆平時的清明早就消失不見,聽著弟弟嘲笑縱是有心反駁,奈何頭暈腦脹的隻知道心焦,這會兒也是反應慢了下來,無力追究。沒想到他這一個恍惚,緊接著就又有人接著了楊陵的話頭。

“就是,早知道大哥見著公主生產是這副模樣,我就應當把大哥轄下的人都拉過來好好瞧瞧,連媳婦生產都能嚇成這樣,看看還有誰來服你的管!”楊家二老爺的嫡長子,在楊家這一輩裏行六楊柯也是不甘示弱。

這不說不打緊,有人說起來,就馬上引得一眾人都打趣了起來。你一言我一語的,眾兄弟毫不客氣地奚落著當大哥的,讓楊鬆窘得麵紅耳赤,又不能端起架子來訓斥。隻想著女兒快點降生,再好好教訓一下這些不遵兄長的頑劣弟弟們。不過這也讓院裏眾人緊繃的神經稍稍緩了緩,楊鬆也有了心裏好好想想怎麼進行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