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被製造出來,然後進入到了傳播環節,但並不是所有病毒都會一直自發地傳遞下去,一直處於活躍狀態,它們有時也會出現休眠,進入休眠狀態。為了避免出現這種狀況,影響營銷目的的實現,就得為病毒設計一個激活程序。設計激活程序的目的就是一旦病毒出現自我催眠,這個程序就迅速啟動並且發揮作用,及時地促使病毒恢複到有效存活的狀態,然後繼續來完成它所背負的使命。這樣,有了病毒激活程序的幫助,你對病毒的精心設計才不會枉廢。
(第一節)與營銷目的建立聯係
設計病毒激活程序,就是要讓病毒始終保持活動的狀態,隻有這樣,營銷目的的實現才有可能。否則,病毒死去,營銷目的的實現也將隨之成為幻影。
在設計病毒激活程序時,一定要與營銷目的建立聯係,因為達到營銷目的才是最根本的。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就是一個反麵例子。該網站上有很多相當權威的圖表和數據,但是該網站好像始終是一個IT界人士談論的專業網站。有這麼搶手的資料,為什麼還隻囿於一個小範圍內呢?最明顯的一個原因就是它忽略了“病毒”的“自我激活”程序與營銷目的的聯係。在該網站上,圖表和數據的下端,很少能看到“資料來源”字樣。也就是說,這個網站引用的東西別人要想跟蹤一下幾乎是不可能的。這無形之中就將自己網站的營銷釘死在小小的範圍之內,很好的“資料來源”式的病毒激活程序就這麼被忽略了。這與我們今天在互聯網上看到的一些圖片甚或是一則新聞下麵尾掛的“請推薦給你的朋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設計病毒激活程序,使病毒複活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而是直擊病毒背後的營銷目的,所以設計的病毒激活程序不僅起著激活病毒的作用,而且是走近營銷目的的手段。
(第二節)自我催眠與自我激活
病毒通常是極有耐心的小玩意。很多病毒在它們的載體身上一呆就是好久,有的甚至要好幾年才開始向它的載體要求“回報”。電子病毒通常是潛入一個不容易被人懷疑的硬盤,然後等待著事先被設定的發作時間(比如米開朗基羅的生日),一旦這個時間到來,它們就如猛虎下山一般,給它們的載體一個迎頭痛擊。當然了,這是說的真正意義上的病毒,而病毒營銷中的病毒,企業肯定不希望它會出現這種潛伏很久的情況,企業期盼著自己製造出來的病毒能夠一夜之間傳播全球。但是,事情往往不會那麼簡單。企業製造的病毒也會出現睡眠狀態。
自我催眠指的就是病毒經過一段時間的傳播也許就在某一個傳播者那裏停了下來,進入睡眠狀態。這個階段的病毒將處於凍結狀態,不會對你的營銷目的做出任何貢獻。反而會使你辛辛苦苦設計的營銷方案歸於失敗。
那怎樣才能擺脫這種“自我催眠”狀態呢?那就要請“自我激活”來幫忙了。自我激活就是針對自我催眠來說的,是指病毒自身包含某種因素或是程序,當它進入自我催眠狀態時,幫助它及時蘇醒。
愛蟲病毒這種真正的病毒通過Microsoft Outlook向用戶地址簿內所有的地址發送主題為“I LOVE YOU”的郵件,郵件還有一個名為“LOVE—LETTER—FOR—YOU.TXT.vbs”的帶病毒附件,一旦毫無防範的用戶打開該附帶文件,便激活了隱藏在其中的病毒軟件。這裏的附件其實就是一個“自我激活”的小程序。
病毒營銷中的自我激活表麵上跟普通病毒是一個道理,直接目的都是叫你感染病毒,但它激活後一般達到的是營銷目的的彼岸,而不是使用戶中毒日深。
(第三節)病毒激活的一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