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點營銷策略主要包括概念、產品、目標市場、廣告傳播、促銷及資源聚點策略等。
概念聚點
明星產品一定要有清楚明了的概念主張,並且概念一定要聚點,要讓消費者很容易記住,比如,一提起沃爾沃汽車,就會想到其“安全”概念;今麥郎把概念聚點到“彈麵”,並一舉成功成為方便麵中的明星;金六福將其定位為“福”,並對“福”文化這一概念進行聚點,進行大力推廣,福文化概念符合消費者心理,易與消費者產生情感共鳴。因此,若在實力欠缺情況下仍想將產品培養成為明星產品,就必須進行概念聚點,準確定位,以新、奇和異來取勝。
產品聚點
很多企業的產品結構都或多或少存在些問題,聰明的企業總是拿最好的產品來做市場,愚昧的企業卻以最多的產品來進行市場推廣。其結果就是前者賣得最多,後者反而賣得最少。很多企業擁有數十種甚至上百種的產品,但產品卻沒有高低主次之分,他們認為每個產品都很優秀,可市場卻做得不優秀。隻要稍加留意就能發現,近年來的一些明星產品在上市之初時,其產品推廣一般不超過三款,如金劍南、藍色經典等,這些品牌多數是通過單品進行突破的。因此,企業隻有進行產品聚點,把精力集中在某一個或兩個有較大市場潛力的產品上,才能將其打造成明星產品,以尋求市場突破。如今的市場推廣講究精而不是多。
市場聚點
一些企業經常找不到自己的焦點市場,主要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去進行市場聚點,而隻想通過大麵積地招商,以求快速地回籠資金。可是,招商後就對經銷商不理不睬,任其自生自滅,這是純粹的投機行為,這樣肯定做不好市場。企業在實力不如其他大品牌的時候,最好不要全麵鋪開,而是要重點聚點,精耕細作,培育牢固的市場來樹立起區域市場的強勢品牌,先將其做強再做大,再進行推廣。山東青島的琅玡台酒、河南的皇溝酒等這些企業都是運用這一策略,在成功占領區域市場之後,總結經驗,再逐步開始向外擴張。
傳播聚點
企業可通過以下兩個辦法使廣告有效地吸引消費者:一是廣告創意要新奇,足夠吸引消費者;另一個就是運用廣告的聚點策略,否則,廣告投了也是白投。媒體通路聚點、廣告的訴求概念聚點策略和定位聚點策略是廣告聚點策略的三個基本內容。
媒體通路聚點策略:基於中國廣告傳媒的複雜性,廣告投放不宜分散,而應集中廣告預算,堅持聚點法則。此外,還必須借助強勢媒體廣告的力量進行聚焦投放,塑造強勢品牌。
廣告的訴求概念聚點策略:這要求企業必須保持高度統一,要統一形象和口徑,進行概念聚點。
廣告定位聚點策略:要想成功吸引消費者,就要對廣告定位進行聚點。尤其是在品牌建設初期,要想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就必須將廣告的定位集中再集中、聚點再聚點、簡約再簡約,使信息的傳播能針對目標消費者,隻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吸引消費者。
此外,在廣告管理上也必須堅持聚焦法則,由企業最高決策者采取集權管理,最大化地利用廣告資源。
資源聚點
企業要進行營銷資源聚點,集中優勢。資源聚點就是整合天時、地理、人和等有利資源對其進行有效利用。企業在資金和實力不強的情況下,隻有集中資源優勢進行產品推廣,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安徽某酒產品當年就是憑借這一策略,迅速攻克西安市場,占領終端後,集中火力對競爭對手進行猛烈攻擊。
另外,一些認為渠道越多、越廣泛,銷售就會越好的觀點並不一定準確,關鍵是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渠道與聚點進行產品推廣,這樣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
占山為王策略
占山為王原則,就是有選擇地一個山一個山地稱王,並不是試圖一次占領所有的山,也不用覬覦別人的山頭,而隻需占領那些能夠相互呼應的山頭。如果是自己切實需要的山頭,那就去占領。隻要占領了,就一定要稱王。
相比之下,跑馬圈地卻是馬跑到哪裏就布到哪裏,跑馬圈地的企業總是宣傳其網絡覆蓋了多少個省,產品遠銷了多少國家。其資源配置邏輯就是全線出擊,無論走到哪裏,用盡資源也要大張旗鼓以引起轟動效果,唯恐消費者與競爭對手不知。但隻要稍稍出現一點阻礙,跑馬圈地的壯舉就會演變為白跑一圈的表演。
營銷必須銘記占山為王法則,不能隻顧跑馬圈地的痛快感覺,要時刻思考如何布局和配置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