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延伸策略
並非所有的產品都能成為品牌,品牌對企業有很多好處,但建立品牌之初必須考慮品牌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延伸的可能性。雀巢公司進入任一市場中都是從其11個戰略品牌組合中的8000多個品牌中挑選出2至3個品牌,集中優勢進行宣傳和推銷。雀巢公司認為,“一個精心策劃的品牌將使我們受益終生”,他們不相信品牌有生命周期一說。
企業如果決定使用品牌,就得考慮是使用自己的品牌還是別人的品牌。實力雄厚以及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優秀的企業,一般都使用自己的品牌。使用其他企業的品牌的優劣是極為明顯的,所以這得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慎重決策。
當企業決定使用品牌之時,還要考慮是使用一個品牌還是多個品牌。現代企業營銷中一般有四種策略選擇:
1.個別品牌策略,即企業在不同的產品線使用各不相同的品牌名稱。比如金龍魚食用油旗下還有胡姬花、元寶、鯉魚、香滿園、花旗等16個子品牌,每個品牌專攻方向不同,如胡姬花專做花生油,鯉魚專做菜油,元寶則是專做豆油的。
2.單一品牌策略,即企業全部產品都延用同一品牌,如冷酸靈牙膏(但這樣的情況較為少見,多采用一個大品牌之下賦予其他副品牌的方式)。
3.同類統一品牌策略,即同一產品線的產品用同一個品牌名稱,不同的產品線品牌名稱不同。
4.企業名稱與個別品牌並行策略,即不同產品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稱,但每一品牌名稱之前都冠以企業的名稱,如亨氏、通用、聯想、海爾等。例如在中國,寶潔公司所有的產品名稱都要冠以寶潔公司的名稱,而世界其他國家很少有這種現象。
品牌延伸的命名法是指企業推出新產品時繼續沿用某一有影響力的品牌名稱。這種品牌延伸不僅可節約大筆廣告宣傳費用,而且能使得新產品更為容易地被消費者接受。假若這一策略運用得當,將有助於企業的發展。
品牌延伸的風險是比較大的,橫向延伸尤其具有風險性,比如爆米花命為喜力,那消費者就可能會認為這個不是爆米花而是啤酒;同樣,口香糖命名為佳潔士也會使消費者認為它是牙膏而不是口香糖。不成功的延伸,反而容易弄巧成拙,IBM、邦迪等公司在品牌延伸中都有相似的失敗經曆。
知名品牌的產品係列在垂直延伸時尤其需要技巧,若延伸不當,反會影響原品牌的形象。比如茅台推出茅台啤酒、茅台紅酒和茅台白金酒,卻遭遇市場寒流,結果還影響了茅台的核心價值和品牌形象。因此,許多公司采用副品牌戰略進行產品推銷。吉列公司以GoodNews為品牌,推出了一係列低檔便宜的個人護理產品,如一次性剃須刀等。
白雲山的涼茶品牌延伸同樣不成功,因為在消費者看來,王老吉就是涼茶,涼茶就是王老吉,王老吉已經成為涼茶產品的代名詞,誰又會去在意白雲山涼茶呢?白雲山對於喜愛旅遊的旅客來說,是廣州一個風景優美的旅遊景區;對於生病感冒的病人而言,是一個藥品品牌。但是現在它又突然冒出一個涼茶,在消費者心中,那就是一個藥品,誰會喜歡天天喝一瓶藥水呢?白雲山涼茶不成功的關鍵點就是在沿用原有品牌名時,忽略了消費者心中的產品形象認知。
相比較而言,雲南白藥推出的雲南白藥牙膏卻非常成功,這是因為消費者認同牙齒保健概念而產生了對藥用牙膏的認同。但雲南白藥並不滿足於已有成績,繼續致力於產品創新,毅然挺進群雄逐鹿的日用消費品市場,從原來單一的白藥產品發展成為現今跨行業和多層次產品組合的企業,一次又一次地成功占領市場,成功地拓展了品牌延伸。
品牌延伸確實是推廣新產品的一條捷徑,但在運用品牌延伸法則的同時,一定要考慮消費者“感知邊界”的風險性。
產品名稱關聯策略
產品名稱關聯法則,即是把商品與某一具體的人、物或概念結合起來的取名方法。消費者能通過產品名字所關聯的畫麵或形象,了解的產品具體信息。例如,小護士Mininurse,方太FOTILE,娃哈哈Wahaha,健力寶JIANLIBAO,康威KANGWEI,彪馬PUMA。
當你聽到BMW的中文之名“寶馬”時,你一定會迅速聯想起絕代良駒“汗血寶馬”。這實在是宛若天成的好名字,不但演繹了其英文原意,而且又包容了中國曆史文化的深刻內涵,足以使消費者感覺到它的尊貴非凡並獲得心理滿足。
其一:血統尊貴罕有。汗血寶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世界僅有2000匹,自古是帝王坐騎。亞曆山大·馬其頓、成吉思汗等一代英主都曾以它為坐騎。想想看,如果能擁有它,那將是何等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