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清營湯《溫病條辨》
方歌
清營湯是鞠通方,暑入心包營血傷。
犀角丹元連地麥,銀翹竹葉煎服康。
去銀連地與丹參,加蓮用心清宮湯。
【方劑組成】 犀角9克,生地15克,玄參9克,竹葉心3克,銀花9克,連翹6克,黃連5克,丹參6克,麥冬9克。
【用法用量】 上藥9味,取飲片,加水適量,先浸後煎。每服1杯,日3服。
【功效主治】 清營解毒,泄熱護陰。適用於溫邪傳營,身熱煩渴,或反而不渴,時有譫語,煩躁甚或不眠,或斑疹隱隱,舌絳而幹,脈數者。
【加減方】
清宮湯《溫病條辨》犀角尖6克磨衝、連翹心6克、連心麥冬9克、玄參心9克、蓮子心1.5克、竹葉卷心6克。功能清心解毒,兼以養陰。適用於溫熱病,誤用汗法,耗傷心液,致邪陷心包,而為神昏譫語,舌紅脈細數者。若痰熱盛,可加竹瀝、梨汁各30毫升;漸欲神昏者,加金銀花9克、荷葉6克,石菖蒲9克。
【方義分析】 本方是治療溫病邪入營血之主劑。方中犀角獨擅涼血解毒,但犀角屬保護動物,今已禁用,臨床常以水牛角絲代之(以下相同不再另注)常用量30~60克先煎,效果亦佳。再配生地、丹參,清營血之熱。熱甚必傷陰液,故又用玄參、麥冬以養陰清熱。身熱煩躁口渴,是氣分猶有溫邪,故複用竹葉、銀花、連翹、黃連以透熱轉氣、清熱解毒。葉天士說:“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即是此意。
5.犀角地黃湯《千金方》
方歌
犀角地黃芍藥丹,血升胃熱火邪幹。
斑黃陽毒皆堪治,熱在營血服之安。
【方劑組成】 犀角1~3克(磨汁和服),生地黃24克,芍藥9克,牡丹皮9克。
【用法用量】 上藥4味,取飲片,加水先浸再煎,分服。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適用於1.溫熱之邪,深入血分,熱甚動血、吐血、衄血、便血者。2.熱入營血,神昏譫語,發斑,斑色深紫,舌絳起刺者。3.蓄血發狂,漱水不欲咽,腹不滿而但言痞滿,大便黑而易解者。今常用於急性熱病敗血症。
【加減方】 濟生犀角地黃湯《嚴氏濟生方》犀角粉0.6克(分衝)、生地黃、赤芍、丹皮各10克、升麻3克、黃芩9克。功能清熱涼血,瀉火養陰。治胃火熾盛,吐血、衄血、便血,舌紅苔黃,脈象滑數者。
【方義分析】 本方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治熱邪入血之證。其治當清熱、涼血、解毒。故方用犀角為清熱涼血解毒的主藥。配伍生地黃,亦能涼血養陰,芍藥有赤白之分,此處當用赤芍以涼血化瘀。丹皮可瀉血中伏熱,涼血散瘀。四藥相伍,故可清熱解毒,涼血散瘀。對血分熱毒之證可以有效。
本方與清營湯相比,清營湯是涼血藥中配伍清氣泄熱藥,故具有透熱轉氣之功,因之適用於熱邪初入營分,尚未完全動血之際。而本方純由涼血藥組成,著重清熱涼血化瘀,故治療血分燔熱之證。兩者有著輕重之分,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