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中國方劑學領域,不知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張浩良先生者屈指可數。張老德高望重,醫術精湛,老當益壯,誨人不倦,高風亮節,聞名遐邇,巍然中華醫界一道景觀。大師躬耕教壇六十載,不僅桃李滿天下,更以素質教育的特長和貢獻引得世人眾多的景仰。
素質教育在傳統社會是無足輕重的,那時“知識就是力量”。隨著時代的進步,這曾經的真理時過境遷。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提出了“知識的知識”才是力量。所謂知識的知識就是智慧,就是老子“勢成之”中的勢,就是張浩良先生《白話湯頭歌訣》這樣睿智的表達。許多人以為素質教育起源於近年對新經濟挑戰的認識,殊不知浩良教授在幾十年來的教學實踐中早已先見地將傳統教育“傳道、授業、解惑”即古今發現和驗證的自然界物質係統在不同層次上的“勢結構”演示,與現代教育的“找勢、造勢”進行了巧妙恰當的疊加,使教學成為一個不斷意識的過程,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意識流的形成和湧現,並逐漸積累成知識的知識。這是張老教學和專著價值的一大特色,是大專家深厚底蘊的厚積薄發,也是素質教育的率先實踐。
李德昌先生曾強調信息化社會中的學習者麵對一個處處需要創新的時代,因而學習過程必須要使情感勢與意識流的作用發生非平衡相變和非線性分岔,才能產生智慧達到創新,在大情感勢中激勵情感勢即學習熱情和愛的勃發,於是成為現代教育的核心主題。張浩良教授為核心主題的實現找到了一條捷徑,他對中醫事業乃至對中華文化深深的摯愛,也為後學作出了光輝的榜樣和哲人的引導。
張浩良教授這本書,用通俗的傳統的語言講解方義,用創新的內容分析方義,用密切結合臨床的方法指導運用。這完全是科學實用的一本好書,願讀者、學生、病者、中醫愛好者一讀。
這樣的大師,這樣的專著,讀之受益終身,故樂而薦之。
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導師
博士生導師
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湯一新
庚寅季秋,於四川省樂山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