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 / 1)

智行江湖 序

日戀巒山朝勝夕,

月照深穀不肯離。

星多一夜便觀盡,

度年如日道景奇。

這首詩便是明朝人稱‘神手還春’的神醫蕭如鵲為落仙穀所作,其大概意思便是:太陽眷戀穀中巒山不肯離去,以至白晝多過黑夜;月亮也照著深穀不肯離去;星星便也是如此,以致天上繁星雖多,但都跑來看穀中景色,穀中之人當然也可在一夜之間看遍天上星星;穀中之人(當然是指蕭如鵲)度年如日,也隻能稱讚一句景物奇也。前三句雖說很誇張,但最後一句便也確實如此。

蕭如鵲當年遭仇家追殺,在江南杭州附近偶然遇得這‘落仙穀’,且在此穀中建了一處名為‘避塵居’的小宅院,作了一首‘三真一假’的詩,名為“望穀興歎”。

蕭家世世代代的傳人都是文武雙全的俠客,隻因蕭家世世代代的傳人都會收集天下各類書籍,無論是武書醫書、佛道經集、奇文異事、四書五經,均傳於後人。而蕭家的人便從小就學習這五花八門的書籍,也自會有一番本事,以便日後再行收集各類書籍……

到了蕭如鵲這一代,蕭如鵲便自小專研武功,又苦學醫道成了後來的神醫。但隻因收集了一本名為《印魯秘錄》的書籍,以致遭致別人眼紅,所以才避難於‘避塵居’中。

但世俗之人,如何避塵?隻因在‘避塵居’中親題匾額,便被‘護龍四門’中專打探情報的‘玄武門’發覺。雖說已離蕭如鵲隱姓埋名之時過了近三十年,但誰能麵對上千本奇書和《印魯秘錄》中隱藏的秘密而不心動呢?避塵居遲早會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