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最終目的(2 / 2)

????如今,宮外遞來的消息,就是最後的明證。想不到,庸王妃會將嫡長子托付給德太妃,當年,她們的關係,並不是太好的。

????“庸王妃是個聰明人。她知道,能夠護佑上官恒的,除了他的嫡親祖母,不會有別的人了,況且德太妃這些年靜心禮佛,所有人都忘記她了。誰會想到,庸王府的血脈,會躲在她哪裏?”慕太妃笑著說道,即使身著孝服,她當年的容色,仍可見十分。

????“可是……世上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我絕對不會讓她有機會,去護佑這一點血脈!還要她眼睜睜看著,她的血脈,最後是攏在了我手中,受我拜服,敬我信我!這是她欠我的!”慕太妃隨即說道,眼裏像是淬出了毒汁。

????當年,德妃給她下藥落胎,讓她絕嗣,這是她們兩人之間的血海深仇,不死不休!如今,她就要將德妃的血脈奪過來,留作以後大用!這是德妃欠了她的!

????“把那個地址速給舅老爺送去,一定要在德妃的人去到之前,找到他們兩個人。庸王的血脈,兄長定必有大用!如果這個孩子沒有找到,那麼謀劃了這一場,就沒有了意義!”想了想,慕太妃這樣說道,吩咐青鳶下去辦事。

????這一場謀劃,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庸王府的子嗣,她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

????且不說紫宸殿和朝暾宮對兩王謀反的種種在意,在京兆朝堂之中,朝官們則是一片靜寂。昨晚發生的突變,不少官員是到了早上才知道,庸王和憫王竟然反了,那些死士,那場激戰,罪證確鑿!

????君親無將,將則必誅!

????這是大永的鐵律,朝臣們對此事沒有任何儀論,不能不必不敢!

????兩王回京致祭,到如今的集眾謀反,隻是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這短短半個月來,先後發生了皇後落胎、庸王被圈、兩王謀反這樣的大事,震得朝臣們的心肝都在抖啊抖,他們隻能以局外人的心態,看著這接踵發生的一切,根本就不能融入其中。

????隻有韋景曜、沈華善這樣朝臣,在老淚縱橫之後,才感受得到那幾乎要壓頂的危機。這幾件大事,就是因為發生得太快速、太順理成章,反而讓人覺得不對勁。

????景興帝剛剛登基,就頒下召兩王回京的旨意;到重華殿設宴,出了皇後落胎的意外,然後庸王被圈;再到兩王召集死士,在京兆謀反,製造了京兆流血夜;然後是兩王落敗被擒被囚,大局落定。

????這一切,仿佛在有人操控一樣!所有的事情,都是景興帝參與其中,事情最後的走向,也對景興帝極為有利。有謀反一事,兩王的勢力傾盡,他們必不能保存性命,這樣一來,幾個分封王都沒有了,景興帝登基之後的威脅,就沒有了!

????最得利的,就是景興帝了!然而,事情的真實狀況是這樣嗎?沈華善對此表示懷疑。景興帝甫登基,就做了這麼多事情,而且自己作為顧命大臣,竟然沒能提前收到一點消息,這令他感到萬分詫異!

????從長泰三十八年開始,沈家就開始接觸十二皇子,到現在,有六年多的時間了。這六年裏麵,沈華善也看著景興帝做了很多事情,也知道景興帝時不時會犯抽,但是,那都是有跡可循的。

????可是,景興帝登基之後,做的這幾件事情,卻讓沈華善一次次感到意外。計算的周詳精密、辦事的狠戾、做局謀事的決殺,都超出了沈華善對他的理解。

????究竟,是他從來沒有真正了解景興帝,還是帝王心術真的能改變一個人,抑或,景興帝的背後,另有高人坐鎮?

????想到這個可能性,沈華善覺得自己的呼吸一窒。高人?是什麼高人?敢以帝王為子,敢以朝局為棋?所謂的,又是什麼?是為了輔助帝王?還是為了什麼?

????種種未知,讓沈華善的眉頭緊皺。他忽然發覺,這京兆的朝局,混亂得自己都看不清了,看不清,自然什麼都做不了。這樣下去可不行!

????想到西寧道和嶺南道的謀劃布局,沈華善心裏在想,京兆如今的情勢這樣,必須要做出改變了,不然,隻能被動地看著這一切而無能為力,這是沈華善不能容忍的事情!

????想到這裏,沈華善匆匆寫了一封書信,然後叫來了沈餘憲,吩咐道:“將此信速送去嶺南,讓他們回來吧……”

????布局,得重新調整了。(未完待續。。)

????ps:??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