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做他們的夥伴——幫助智力殘疾人(2 / 2)

心靈筆記

親愛的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就有那麼一些和你們年齡相仿的智力殘疾孩子,他們需要關愛,他們需要朋友。利用節假日,約上幾個小夥伴,去他們的學校看一看,結識一些新朋友吧。活動之前,先做個計劃,把你們的想法記錄下來吧。

社會上,有些人對智力殘疾人有許多偏見和誤解。通過學習,同學們一定對智力殘疾人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試著寫一封倡議書,號召更多的人去關心、愛護他們。

讓我們心裏布滿陽光。

——“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語

同學們,幫助精神殘疾人,可以從關注孤獨症兒童做起。孤獨症兒童,不願與人接觸,成長過程中少言寡語,言語交往能力差,固執任性,墨守成規,反對做任何改變。對玩具等某些物體,過分依戀,不能分離。他們情緒不穩,對刺激反應過度或不足。你了解他們嗎?你知道他們的生活嗎?事實上,他們更渴望與人交流、溝通,更渴望我們的關愛。讓我們慢慢了解孤獨症兒童,試著去關心他們,請伸出你溫暖的小手,讓我們輕輕地靠近他們——小手,讓我們輕輕地靠近他們——

做他們的玩伴,給他們帶來快樂

孤獨症兒童不會玩,不會與同齡人做遊戲。這是他們的社會認知缺陷的突出表現,也是他們不快樂的一個原因。衝破這種障礙的有效辦法就是,我們來充當他們玩耍、遊戲的夥伴。你可以陪他們玩各種簡單遊戲:拿個東西讓他騎著“賽馬”;讓他坐在你腿上“騎大馬”……你還可以引導他們玩更有意義的各種遊戲:追逐、藏貓貓、比賽……遊戲和好的玩伴是孩子情緒最好的穩定劑。在你的幫助下,孤獨症兒童不僅獲得了精神上的快樂,同時也學到了一些遊戲的技能及規則。

幫助他們做一些簡單的康複運動(口腔運動)

1.將嘴巴張開至最大(或說“啊”),停留3—5秒再放鬆 。

2.將嘴巴向左右伸展(或說“一”),停留3—5秒再放鬆 。

3.撅嘴呈圓形(或說“嗚”),停留3—5秒再放鬆 。

4.將嘴形從“啊”變成“一”(可不發出聲音),連續3—5次。

5.將嘴形從“啊”變成“嗚”(可不發出聲音),連續3—5次 。

6.將嘴形從“嗚”變成“一”(可不發出聲音),連續3—5次 。

7.將嘴形做出“啊—嗚”( 可不發出聲音),連續做3—5次。

8.將嘴巴用力閉緊吸住,並做出“啵”的聲音。

9.將嘴唇向內用力吸,並做出小鳥的叫聲。

溝通小技巧

講話要緩慢、平和,內容要簡明。如果要向他提問題,或吩咐他做事,每次隻能說一件事。一下子說好幾件事,就會使他無所適從。

講話的態度要專注而親切,即使他看起來注意力分散,也不要忽視他。

經常用語言和行動來表現你對他的關懷和摯愛,有時談談對童年生活的回憶,或許可以創造一個比較愉快的氣氛。

不論他在生活和學習中取得了多麼微小的進步,都應加以鼓勵,借此重建他們的自尊和自信,盡量避免抱怨和責備。

叮鈴鈴

對孤獨症兒童不能用不禮貌的稱呼,更不能隨便開玩笑,欺負他們,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心。應該像稱呼其他同學或其他人一樣,在稱呼的口氣、語調上要親切、親近。

小同學由於身體還沒有長大,而有些精神殘疾人的病情又有所不同,個別人可能還會有暴力傾向。所以在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幫助的精神殘疾人,我們要懷著一顆愛心和真心,表達對他們的理解和關愛,但一定要量力而行,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向成年人求助。

走進他們

有人說孤獨症兒童是來自其他星球的孩子,他走不進我們的內心,我們也走不進他的內心。去理發店剪頭這樣看似極其簡單的事情,都會使他們排斥、厭煩、哭鬧,每次理發師和家長們都特別發愁。不知道有愛心的同學們,你們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來幫助這些孩子。

有人說孤獨症兒童是來自其他星球的孩子,他走不進我們的內心,我們也走不進他的內心。去理發店剪頭這樣看似極其簡單的事情,都會使他們排斥、厭煩、哭鬧,每次理發師和家長們都特別發愁。不知道有愛心的同學們,你們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來幫助這些孩子。

孤獨症兒童缺少語言溝通,無法與小朋友正常交流;缺少朋友,讓人無法走進他們的內心。“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不如約上他們一起去公園、郊外吧!趕快向他們發出你的邀請,一起寄去的還有你的真誠和善良。

邀請函

小朋友:

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來到,在我們自己的節日裏,我們

邀請人:

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