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一百六十六章 宋欽宗難歸宋廷秦會之秘密和議(1 / 2)

完顏亶、完顏宗弼最後采納了海陵王的建議,讓欽宗到陝西、河南二地,去做金人扶持的傀儡皇帝。

宇文虛中一聽,心裏萬分著急,他想:海陵王用心極其險惡,其目的就是利用欽宗的特殊身份,為金廷爭取到更大的利益。欽宗既不是張邦昌,也不是劉豫,他所代表的是宋廷宗室,假如海陵王的陰謀得逞,就會極大地削弱漢人的反抗意識。基此,宇文虛中向金帝奏疏道:“早在太宗初期,完顏昌建議:讓徽、欽父子替代張邦昌、劉豫,是為大金朝廷的傀儡皇帝,說是徽、欽二宗能起到別人不可代替的作用。其結果呢?被主戰派官員全盤否定,當時虛中出於對宋室的同情,也極為讚許魯國王的意見。其中緣由,完顏宗弼大元帥最是清楚。

當時,完顏杲主張殺死徽、欽二宗和一些不投降的漢臣們,然後舉兵過河,拿下汴京。徹底滅亡大宋朝廷。他有著對宋強硬的“鷹派”人員的擁護和支持。其代表人務是完顏宗翰和元帥等人。而完顏昌則主張以漢治漢,理由是金國代理人的最佳人選不是張邦昌,也不是劉豫,而是徽、欽二宗。

完顏昌是這樣分析的:徽、欽二宗有著任何人都不可代替的作用,大金的目的是征服大宋。他們可做金人辦不到的事情,扶植其他人,隻能招徠宋朝臣、民的激烈反抗。漢人的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堅不可摧,即使是李綱、宗澤這些主戰人士,也要考慮如何為之。李綱是號召力和軍事能力皆極高的宋廷官員。兩次大戰都是因為他的領導和指揮,才使金國敗北。要不是宋朝廷自己的種種原因,那當俘虜的就不是徽、欽二宗,而是金室宗親。大宋的戰線過長,不是金人想要怎樣就能夠怎樣的,要靠漢人自己來管理。金人無所擔當,坐收納貢之利,豈不美哉!他的主張得到了“鴿派”人士的讚許。其人員有太宗完顏晟、虞王完顏宗英等人的支持。

記得元帥當時是指著完顏昌大聲嗬斥:“你是個為宋人講話,替宋人著想的叛徒、逆賊。李綱、宗澤又能如何?難道能與我們大金的實力相抗衡嗎?”完顏宗翰也不滿完顏昌的觀點,認為他是被李綱打怕了,是懦夫的表現,是長宋人誌氣,滅金人威風。結果“鷹派”人士占據了上風,太宗雖然覺得完顏昌的話在理,可是殿堂內“鷹派”人士人聲鼎沸、群情激昂,想徹底滅宋的官員怒不可遏、大肆咆哮,太宗萬般無奈,隻好依照完顏宗杲的理論和觀點,準備大肆進攻南宋朝廷,但他也要顧忌到了完顏昌等人的感受,對徽、欽二宗以禮待之。”

韓昉極其不滿地說道:“原來的國師是完顏昌建議的積極擁護者,現在為何又要反對與當時魯國王意見相同的建議。國師出爾反爾、意欲何為?”

“此一時,彼一時,時間上不同,形勢上也就不同,過去的金國有壓倒性的優勢,讓徽、欽二宗取代張邦昌、劉豫,那是為了避免宋人勤王組織和民兵組織的建立和集聚,因宋室的“太上皇”和皇帝是為金人服務。在趙構的根基未穩時刻,完顏昌當時的建議是能夠起到鞏固戰果,維持穩定的作用。可是現在就不同了,形勢對宋廷有利,幾次戰役下來,宋軍越戰越勇,越戰越多,金軍則呈相反的趨勢,若能保持現有的邊境,實行南北分治,對金廷來講,就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