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的教育》附記(1 / 1)

兒童教育應當情感重於理智,家庭和學校合作,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境地。本書作者就是采用兒童的日記體裁,記敘了一學年來學校和家庭裏的一些平淡的事跡。敘事雖無驚人的筆法,但是情感的深刻,事件的逼真,人物的親切,卻躍然於紙上,令人讀來對於親子的愛,師生的情,以及友朋之間的交誼,有了澈然的恍悟。尤其是那種兒童之間深切的情愛,那種突破了階級觀念的超然的真情直感,讀著的時候,即使是成人,也會不自禁地淌下了眼淚。所以無論學校的學生,學生的師長,孩子的父母,都有閱讀這部作品的必要,因為它教導做父母的怎樣教育子女,做師長的怎樣教育學生,做學生的怎樣接受師長與父母的教育。作者用“愛”和“情”字作為基礎,把兒童教育裏各部門的組成分子,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完成了一種理想的愛的教育。因之《愛的教育》這部書,可以說是兒童教育的“聖經”。

《愛的教育》原名《考萊》(Coure),按照意大利原語,是“心”的意思。日譯本改名為《愛的學校》,夏丏尊的華譯本,改名為《愛的教育》。因為書內的事件不隻限於學校的事件,也旁及家庭和社會的事態,所以改名為《愛的教育》是比較合適的。本書原作者是意大利的亞米契斯(EdmondodeAmicis,一八四六~一九〇八)。他初為軍人,後來從事於著作,曾經遊曆世界各地,晚年的思想是一個社會主義者。這部具有自然而樸素風格的《愛的教育》,在一九〇四年即已銷行三百版,是他全部著作中銷行最廣的書。

這個縮寫本,約相當於原著的篇幅五分之一,是根據夏丏尊的華譯本(開明版)改寫。夏氏的華譯本,主要是根據日譯本轉譯。大概過於忠實原文的緣故,有若幹造句比較生澀,有若幹日本的詞,如“時計”、“新聞”(即報紙)等,都沒有譯出而直接采用。本書則力求通俗、簡素而中國化,人物的名字和篇名,也略有改變。原著中的“每月例話”,因為和正書的發展並無直接關係,所以一律刪除。但是全書中的幾十個最最感動人的場麵,卻已經完全收在這個集子裏了。

一九四八年十月

(原刊上海永祥印書館一九四九年三月版《愛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