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團隊差異:跳槽是單打獨鬥,臥槽是集體行動(3)(2 / 3)

在企業發展穩定的時候,一個團隊的凝聚力的重要性也許不那麼明顯,但是,在企業經營不佳、運行出現危機的時候,一個能和企業同舟共濟的團隊就顯得彌足珍貴了。職場人士選擇跳槽自保的舉措,不僅無法展示其對企業的忠誠度和責任感,更會為自己今後的職業生涯埋下惡果。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脫離團隊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在任何一次跳槽之後,都會陷入自己設下的迷局中。一旦企業出現危機就臨陣脫逃,這樣的人或許永遠也無法在職場中取得成就。

團隊精神下的跳槽悲劇

團隊精神近年來頗受各大公司的吹捧,“狼圖騰”、“狼性團隊”等各種有關團隊精神的術語在企業管理界瘋傳。毋庸置疑,團隊精神對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員工的頻繁跳槽卻對企業團隊精神的培養十分不利,出於這種考量,企業在選擇員工時就會刻意避開那些頻繁跳槽者。

一般說來,團隊發展會經曆四個階段:組合期、磨合期、共識期和發揮期。在第一個階段組合期,成員對團隊規則不是很清楚,團隊成員之間彼此還不熟悉,因此就會因為陌生而互相猜忌。在組合期內,員工們即便花了功夫和力氣,也不一定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在這個階段,團隊目標和員工的個人目標都處於一種摸索的狀態。第二個階段是磨合期,在這個階段,團隊成員慢慢開始彼此熟悉,但衝突和敵對的情況還會不時上演。由於此時團隊各成員對自己的工作職責處於一種慢慢熟悉的狀態,因此團隊信息往往會不夠通暢,有時甚至會導致混亂的局麵出現。跳槽者往往是在這個階段,由於對團隊領導或者團隊成員心生不滿而憤然跳槽。團隊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就是共識期。在此階段,團隊成員一般會認真執行或修正既定計劃,並且能及時修正所建立的工作模式,對團隊有一定的忠誠度。到了最後一個階段發揮期,團隊成員的效率較之以前大為提高,成員之間溝通性加強,並且願意接受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不過,即便是在後兩個階段中,員工們也會因為不能融入團隊而產生跳槽的念頭。

隻有在團隊合作的前提下,職場人士的才能才會被極大地發揮出來。而頻繁跳槽就像是單打獨鬥,給跳槽者帶來的效益遠遠低於團隊合作下臥槽者所擁有的。此外,跳槽還會讓職場人在長時間內辛苦建立起來的團隊合作精神毀於一旦。如果團隊合作精神還未培養起來就貿然離去,那麼職場人士隻會成為盲目跳槽的犧牲者。因此,隻有通過不斷磨合,團隊精神才能夠顯現出來。在這個磨合期內,員工由於不能忍受磨合所帶來的不適而跳槽是不夠明智的。

2008年,由於公司發展迅速,某集團董事局決定將業務發展到外埠。出於管理最優化、工作最高效的考慮,董事長建議在上海建立一個總公司,以供調配所有子公司。為了便於全麵管理子公司、精簡企業機構、人事行政網絡一體化管理,組建一個綜合性辦公室的要求迫在眉睫。經過社會招聘和公司內部選拔,原總經理辦公室助理蔣庭脫穎而出,被選為辦公室主任。

蔣庭出生於1984年,雖然在新組建的辦公室成員當中年齡最小,但是綜合能力卻非常強,而且他還是同濟大學金融專業的在讀博士。他在擔任總經理助理期間,工作表現優異,很受總經理青睞,因此他能夠競聘成功。可是,人事行政部的員工都是老員工,最小的也比蔣庭大上10歲,所以,對於蔣庭能不能管好這些員工的問題特別讓公司管理層擔憂。

果不其然,這個部門一成立就出現了問題。不論是公司內部調派還是新招來的員工,蔣庭這個辦公室主任的年齡都比他們小,這就形成了“大兵小將”的尷尬局麵。不僅管理下屬是難題,讓下屬們正確調適心理也是難題。下屬們個個都經驗老到、特長多多,他們提出的問題常常讓蔣庭恨不得早出生幾年。蔣庭剛上任的時候意氣風發,覺得自己肯定能夠大展拳腳,可是第一次周會結束後他就有了怯意,他向原先的同事抱怨道:“什麼叫考驗,我可算是體驗了一回!我現在就像在火架上烤一般難受啊!”